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一般用微处理器的什么进行分类 常用微处理器分类

1、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微处理器按照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微处理器、专用微处理器以及嵌入式微处理器。通用微处理器是用于普遍应用的处理器,如当下常见的Intel、AMD等品牌,常用于电脑、工业控制等领域;专用微处理器则仅用于特定的领域,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适用于音视频信号处理,音频编解码器适用于音频压缩与解压等;嵌入式微处理器则是为特定的产品开发而设计的芯片,其特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可定制化程度高,例如用于智能家电、智能手表、智能穿戴等物联网应用领域。

2、按照功能特点分类

微处理器按照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单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低功耗处理器、高性能处理器等。单核处理器是指只有一个处理核心的处理器,适用于基本的计算需求;多核心处理器是指具有多个核心的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任务,提高运行效率,适合于需要高性能与高速处理的应用;低功耗处理器则是功耗低,延长电池寿命,适用于移动设备与智能穿戴类产品;高性能处理器则是有着强大运算能力与复杂工作要求的处理器,如用于高性能计算、游戏或者人工智能领域。

3、按照指令系统分类

微处理器按照其指令系统进行分类,可以分为CISC处理器与RISC处理器两类。CISC处理器是指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在一个指令周期内能够完成多个不同的操作,操作语句复杂,如当下的x86处理器;RISC处理器是指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指令集简单,每个指令周期内只执行一条指令,需要多次读取指令才能完成复杂的操作,如ARM处理器。目前,由于研究过程中发现CISC的指令集很复杂、设计难度大、重量级指令功能、核的布局复杂、自发热等问题,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多是RISC处理器。

4、按照制造工艺分类

微处理器按照制造工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0.35微米以下的微处理器、0.35微米-0.8微米的微处理器以及1微米以上的微处理器。随着制程工艺的进步,制程工艺越小的微处理器体积越小、集成度更高,性能更高。制程工艺越小,芯片单位面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越多,能力越强,功耗更低。个中代表是0.13微米以下的芯片,使用了光刻曝光技术、退火技术等成果应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