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川峡四路

川峡四路,两宋时期行政区划,合称"四来自川"路,"四川"作为地理区划由此得名。包括益州路、梓州路、利州、夔州路,共计四路。

  • 中文名称 川峡四路
  • 合称 "四川"路
  • 包括 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
  • 行政区划 宋元时代

川峡政区渊源

  1)前蜀:天佑四年(907),王建在成都称帝,置10大节度使,分治川峡地区:

  天雄节度使(治秦州,今甘肃秦安)

  武兴节度使(治凤州,今陕西凤县)

  武定节度使(治洋州,今陕西洋县)

  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昭武节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广元)

  武德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

  永平节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

  镇星阳活可何江节度使(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2)后蜀:应顺元年(934),孟知祥在成都称帝,新置10大节度使,分来自治川峡地区:

  雄武节度使(治秦州,今甘肃秦安)

川峡四路(北宋1111渐吧原影将治着年)

  武定节度使(治源州,今陕西洋县)

  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昭武节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广元)

  保宁节度使(治阆州,今四川阆中)

  武德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

  永平节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

  宁江节度使(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政区变迁

  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在汴梁(今开封)称帝,建立北宋。

  乾德三年(965),北宋灭后蜀,改"节度使司政区"为"转运使司政区",初置成都府"西川路"。

  开宝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于奉节置"峡路",川峡盆地遂分为东、西两大政区。《长编》载:

  ①"峡路"治夔州(又名云安郡,今奉节),领"遂、合、渝、泸、昌、开、达、渠、巴、蓬、资、戎、涪、忠、抗存将肥句顺相阻抓万、夔、施十七州及广安、梁山、云安三军" 。

360百科  ②"西川路"仍治成都府,自目九角略杆准氧领"黎、雅、眉、嘉、邛脚油效建文体、蜀、成都府、彭、绵、汉光天课特屋攻训载马、简、梓(今三台)、陵、维、茂总济宣、荣、果、阆、龙、普、利(今广元)、兴、文、剑、兴元府(今汉中)、壁、集、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怀安二军"。

  ③黔州改隶"荆湖路"。

  历史上,夔州(今奉节)长期控遏三峡水道续陈由香针航未商全绿和井盐,另立"峡路"之后,致"峡盐悉趋荆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盐也无法保证了!所以,太平兴国元年(设广沙保防干说右倒供下976)十二月,宋太宗赵使坐匡义急"命西川转运使申文纬遥兼峡路,峡路转运副使韩可玭兼西川路"(《长编》卷17)。

  太平兴国二年(977),再分"西川路"于更断带体但利州(今广元)置"东川路"。川峡地区遂并列"成都西川路、广元东川路、奉节峡路"三个政区。此时,梓州(今三台)仍隶属成都西川路著相德称山界调龙,而兴元府(今汉中)则改隶广元东川路。宋代"西川、东川、峡路"的政区命名,均源自隋唐以降川峡地区传统称谓。唐宋四川盆地,"西川"特指以成都为中心的今川西平原及其周边一带;"峡路"特指以夔州(奉节)为中心的今川江水道以及川东鄂西一带;两者之间的盆地丘陵地带则为"东川",或并入西川、或归入峡路,无常态。

  太平兴国七年(982),东川路并入西川路,则广元利州、汉中兴元府重新并入成都西川路。川峡地区复为"成富复渐觉值胡依含专都西川路、奉节峡路"东西两大政区。原属奉节峡路的巴州、蓬州划归成都西川路,而西川路的梓州(今晶听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荣州(今荣县),以及荆湖路的黔州(今彭水),则改隶奉节峡路。此时的"峡路"政区大致与北周隋朝时期的信州(坐模和解继检动角今奉节)总管府辖区近是山值农地将热者我际盟似。

川峡四路(南宋1208年)

  淳化五年(994),降成都府为益州,仍治成都县。

  至道三年(997),天下正式定制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长编》卷42)。其中,川峡地区循旧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置"奉节夔州路、三台梓州路",且"四路"统一以各自的"行政治所地"命名。

  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三峡奉节县);即"川东"。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南宋初期,迁治今四川泸州市;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广元市),北宋末期,迁治今陕西汉中市;即"川北"。

  其中,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转运使>马亮转任成都益州路转运使;增置广元利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转运副使>张志言出任广元利州路转运使。

  奉节峡路更名奉节夔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使>丁谓转任奉节夔州路转运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副使>李防出任三台梓州路转运使。

  至此,原"川峡两路"最终裂为"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四川"作为地理区划由此得名!

  川峡四路中,唯"成都益州路、奉节夔州路"为原有的两大旧路,其行政治所比较固定。嘉佑四年(1059),益州路先更名"成都府路";其后,嘉佑六年(1061)益州改名成都府,治司不变。

  后分置的"利州路、梓州路"两路,行政治司则变换繁杂。尤其宋蒙战事之后,利州路辖区和军政中心的变迁更是频繁。北宋初,之所以得名"利州路"而非"兴元府路",就是因该路行政治所,即转运司(漕司)一直设在广元利州,而非汉中兴元府。《舆地纪胜》卷183:"皇佑三年(1051),提、转不许同在一州,故宪居兴元,而漕居利州"。可知此时的利州路行政中心仍在广元利州,汉中兴元府仍隶属广元利州路!北宋后期,西北战事紧迫,军政合制需要,利州路行政中心才前移汉中(兴元府)御敌,路名仍沿用旧名未改。梓州路行政治司最初设在三台梓州,《舆地纪胜》卷155:"皇佑中,田况请复置司遂州(今遂宁)",至少熙宁六年之前,才回迁三台梓州。徽宗末期,北宋已是风雨飘摇,重和元年(1118)梓州改潼川府,梓州路更名"潼川府路"。"徽宗一朝,侈大其制,凡建府二十又四",有尊号已无尊位之实。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

宋朝行政制度

  两宋时期,地方实行三级来自行政区划管理

  一级行政区:路

  二级行政区:州、府、军、监

  三级行政区:县

  北宋,川峡四路分设"成都益州、广元利州(后迁汉中)班应四写看钱领提时欢海、三台梓州(后迁泸州)、奉节夔州"四路首府。

  "州、府、军、监"行政区划虽然同级,而"州府"官职品秩分六等:都督、节度、观察、防360百科御、团练、刺史。

经济地位

  就经济地巴故调位而言,川峡四路(四川)与两浙路(江南)成为宋代最主要的两大经济区。

  章如愚在盛赞当时南方经济的兴盛时,就是把剑南以南的四川与长江以南的江南相提并论的。他说;"长江、剑阁本到品如结防土资举油以南,民户止当诸夏中分,而财赋所入当三分之二。"四川以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物产丰富,在宋代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

  北宋时,宋朝管辖区总人口达到1亿左右,而四川人口突破1千万大关,占总人口的1/10以上。南先训走洋声茶村牛指农掌宋时,宋辖区总人口接近6500万,而四川人口发展到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5以上。北宋时,宋辖区补浓即二阿总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积达29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2%。南地求继查松宋时,宋辖区的总面积为172万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积达32员甲简似听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9%。

  四川物产丰富,如被称为"国之所资,民恃为命"的茶叶其年产量便高达2千万斤,几乎占全国茶叶年产量的2/3。"天下商税,四蜀独重"。熙宁七年(1074)商税总额为641万贯,而四川一地即达166万贯之推减沉老多,约占总额的26%。便术军川峡四路"土植宜柘",北宋政府一年布帛的总收入为1135万余匹,而四川一局任父做评散千宣游地即达179万余匹,约占布帛总收入的16%。如果以锦绮、鹿胎、透背等高级丝织物计算,四川所占比例更高。

  到了南宋,四川场死的经济地位越发重要。绍兴三十年(1160),宋朝军粮不计四川"为米三百万斛",而四川一地即供应军粮156万余斛,占南宋全国总额的1/3以上。孝宗末年以后,南宋政府一年的缗浅总收入为8200万贯,其中包括茶盐榷货、经总制钱、上供和买十世没督间调船地杂木折帛、四川钱引等项,而四川钱引一项即达3300万余贯,约占总收入的40%。高宗时,南宋政府九觉一年的酒税总额为1400万贯,而四川一地即达690余万贯,约占总额的40%。总之,四川在宋代经济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很研伟汽良高的地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川岛镇
下一篇:黄斑红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