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频器,是单片机与外部晶振电路中的必备元器件。分频可以为单片机提供正确的时钟信号。那么,单片机中为什么要分频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
单片机中的CPU需要时钟信号的作用才能正常工作。通常,单片机中使用的晶振以32.768kHz、4MHz、8MHz、12MHz或16MHz为主。高频的晶振可以提供足够快的时钟信号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功耗和噪声。而低频晶振虽然可以降低功耗,但会导致时钟信号产生的误差很大。因此,使用分频器将高频晶振分频为合适的频率,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单片机中使用的晶振是石英晶体,其频率一般取决于晶振的几何尺寸。由于制造误差、环境温度等因素,晶振的频率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为了提高单片机系统的精度,需要通过分频器对晶振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CPU获取到的时钟信号频率精度更高。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时钟信号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对于需要高精度定时的应用,需要使用更高频的时钟信号。而某些低功耗的应用则可以使用低频晶振,分频后得到降低功耗的时钟信号。分频器在提供不同频率时钟信号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单片机系统中,CPU和其他外设的工作都需要消耗电能。而使用高频晶振会提高系统的功耗,部分功耗会转化为热量损失。通过在外部晶振电路中添加分频器,可以将高频晶振分频后得到适合应项的低速时钟信号,从而减少功耗,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