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温度对晶振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的 温度如何影响晶振?

1、晶振的工作原理

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是一种使用晶体的机电谐振体,是电路中操作频率非常准确的元器件。它能将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其工作原理是在特定的电场下,晶体会振荡,振荡会引起晶体中的电场变化,然后又会改变电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振荡回路,从而达到了产生固定频率的目的。

2、温度对晶振的影响

温度是晶振产生振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晶体内抑制高次谐波的非线性量变化,从而改变其机械振动特性,从而使得振荡频率相应地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的机械参数变差(如质量、弹性模量等),因而其谐振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同时,晶体中的扰动会增强,导致信号振荡频率的偏移量增大。此外,晶振周围的感温元器件如稳压管、晶体管等也受温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晶振供电电压的变化,从而影响其工作。

3、晶振种类对温度的响应不同

不同种类的晶振对温度的响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晶振分为TCXO、OCXO、VCXO等种类,其中TCXO(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晶振的温度漂移,故而不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较高,价格也相对昂贵。而普通的OCXO、VCXO等因为缺少温度补偿,所以会受到较大的温度影响。

4、晶振稳定性和温度

晶振的稳定性通常是指频率稳定性,即晶振输出频率的相对变化量。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晶振自身的几何形状、材料、温度、驱动电路等因素。温度是影响晶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温度不稳定时,晶振的频率也会随之漂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加装温度补偿电路、加热保温等方式来尽可能减小晶振温度漂移,从而提高晶振的稳定性。但是,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下,此类措施可能也不能完全避免晶振的频率漂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