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全称为“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翻译成中文是“应用程序二进制接口”,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接口标准。它定义了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编译器之间的共享代码和编程接口规范。ABI使得不同的程序之间可以相互调用,从而实现编程语言、运行环境或操作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ABI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不同的程序可以相互调用,从而实现跨平台的互操作性。例如,在Linux操作系统下编写的C语言程序,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这就是因为它们都遵循了相同的ABI标准,即对于一个特定的系统,ABI规定了函数调用约定、寄存器使用、命名约定等细节规范。
此外,ABI还有利于程序员的工作。由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编译器之间使用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可能不同,因此使用ABI定义标准可以保证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在不同平台之间得到正确地传递和解释,使得程序员可以不必考虑底层的实现细节,从而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
ABI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硬件ABI和软件ABI。
硬件ABI通常指的是针对特定处理器架构的ABI,例如x86架构的ABI、ARM架构的ABI等。
软件ABI则是指针对特定操作系统或编译器的ABI,例如Linux系统的ABI、Windows系统的ABI,C++的ABI等。
从实践角度来看,硬件ABI和软件ABI相互关联,两者联合定义了一个操作系统或编译器的整体ABI标准,从而保证程序的可移植性。
ABI最早是由AT&T实验室和Sun公司在1980年代初期创造的。最初的ABI主要是为了将UNIX系统移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上。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ABI逐渐扩展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平台运行的重要标准。
现在,ABI标准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程序员的编程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