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什么是反窃电 反窃电的定义和原理

什么是反窃电

反窃电(英文名:Anti-Tamper,简称AT)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对计算机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设备等电子系统进行控制保护和隐蔽加固,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被窃取和篡改。

反窃电的技术手段

反窃电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防护

硬件防护是指通过对CPU、存储器、IO接口等硬件电路进行控制和加固,增强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能,从而抵御攻击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见的硬件防护手段包括:

1. 电磁屏蔽;

2. 打孔钎焊;

3. 嵌入式芯片包封等。

软件防护

软件防护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软件设计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防止系统被攻陷。目前主要涉及包括软件代码混淆、硬件和软件协同设计、安全芯片保护以及软硬件墙防护等方面。

通信保护

通信保护主要针对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加密通信、防抵赖等技术手段,防止敏感信息被窃取和篡改。如:常见的安全通信协议有HTTPS、SSH、SFTP等。

物理保护

物理保护主要是指对设备本身进行加固,防止信息系统被物理攻击造成的损坏和泄漏。物理保护还包括门禁、红外设备、监控和防抄袭技术等。

反窃电技术的应用

反窃电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军事、民用、商业各个领域,如军事通讯、密码锁、高安全级别的计算机系统、智能手机等设备。反窃电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保护了国家和个人的敏感信息,推动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