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型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维度,在BIG5性格理论中属于“责任心”。规范型人有强烈的责任感、自我要求、严格的道德标准和意志力,喜欢制定计划并努力实现目标,通常表现出较高的自律性、谨慎性和宜人性。
规范型是正负双向的,即有高分和低分两种类型,这是因为规范型人的个性特征在不同的程度上可能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面向,具体如下:
(1)正面特征:规范型人的积极面向表现为他们有着高标准和自我要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制定计划并且按照计划执行。这样的人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成就、家庭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等。
(2)负面特征:规范型人的消极面向表现为他们可能过于苛刻地对待自己,要求自己完美无缺,同时也对他人施加过高的标准。这样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担心过度、固执己见和强迫症等负面特征。
规范型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背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期望值对孩子的影响一般较大,家庭中有严格的规矩和要求的孩子容易培养出高度的规范性行为和价值观;
(2)自身经验:遭遇过的挫折、努力奋斗的经历对形成规范型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经历培养出自律性、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
(3)社会文化: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会对人的行为和信仰有所影响,而规范型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一定的规范性格特质。
规范型人格特征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职业选择、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1)职业选择:规范型人的完美主义和自我要求适合从事需要高度自律性、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职业,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
(2)心理健康:对于有着强烈压力感的规范型人,可以用放松、缩短工作时间和增加运动来缓解工作压力。同时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化解本应承受的压力,摆脱焦虑和纠结,避免疲于奔命和追求完美的超负荷状态。
(3)人际关系:规范型人需注意自己的监管和诈骗行为可能会导致与他人的不友好,需要改变过于苛刻的期望值和控制欲倾向,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