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人工放电需要根据不同的电缆类型和放电目的选择适当的放电方法,目前常用的放电方法有三种:
(1)交流放电:适用于直径大于1 kV的电缆,在放电前需要给电缆施加高电压,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是否有放电现象,以判断电缆是否存在隐患。
(2)直流放电:适用于直径小于1 kV,且长时间未使用的电缆。在放电前需要使用带电极挑选出故障点,然后给故障点施加高电压进行放电。
(3)脉冲放电:适用于大直径、特殊结构或长时间运行电缆的故障检测。使用高压脉冲对电缆进行放电,其特点是触电能力强,放电效率高。
电缆人工放电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电,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根据故障类型选择放电位置:如金属接头的电缆,应选择接头处进行放电;导体裸露处的电缆,应该在裸露处进行放电。
(2)根据电缆类型选择放电位置:不同类型的电缆在放电位置上要有所差别。
(3)在放电前需要用专业工具找到故障点,以保证在合适位置进行放电。
电缆人工放电具有高压、高温等危险性,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衣、安全帽等。
(2)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电缆表面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放电,排查故障。
电缆人工放电过程中,需要注意放电后电缆的处理,避免对电缆造成二次损伤。
(1)放电后应及时清理电缆表面,去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
(2)对于有可能对电缆造成损伤的操作,如切割、焊接等,应该在放电后再进行,以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