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管(Miller Tube)是一种具有观察和测量电子运动性质的真空电子管。它由美国物理学家米勒于1920年发明,最初用于研究宇宙射线的性质。米勒管可以通过电子经过管内的气体形成的轨迹以及光的发射来观察电子的运动状态。
米勒管一般是一个中空的玻璃或金属管,内部真空度高于10^-5毫巴。管内通常存在氩气、氖气等较容易电离的气体。当通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子从极端向另一端运动,同时进入管内的气体分子也被电离形成正离子和电子,正离子则被电场加速朝着另一极运动。
由于电子和正离子的碰撞频率较高,电子将逐渐失去能量并在管内形成光电效应,用于观察电子的轨迹和光的发射。同时,正向加电压也可以增加阳极电子的能量,从而产生更多的电离和光电效应。
米勒管由于其观察和测量电子运动性质的优势,在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观察米勒管中的电子轨迹和光的发射,可以研究电离和光电效应、原子核结构、电子束的性质等。同时,米勒管也被应用于防止高压电线的漏电、电子加速器的研发、以及医学放射学等领域。
米勒管作为早期电子管的一种,其观察和测量的能力比现代的电子显微镜等现代仪器有所不足。同时,米勒管也存在气体的氧化和分解问题,易损坏和使用寿命较短。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电子显微镜、粒子加速器等仪器逐渐取代了米勒管在部分领域的应用。
但是,米勒管在观察电子运动方面的优势仍然存在。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尝试改进米勒管的材料和结构,以适应更高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