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问

什么是电磁兼容 抗干扰 电磁兼容与抗干扰简介

什么是电磁兼容 抗干扰

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共存、互动时,不出现不良后果的能力,即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互不干扰、正常工作的能力。

抗干扰(EMI)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不受外部电磁场干扰而正常操作的能力,即其本身不向外放射电磁波,同时也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而导致异常工作。

电磁兼容和抗干扰常被翻译为EMC和EMI,这是国际上惯用的术语。

为什么要进行电磁兼容 抗干扰设计

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电磁辐射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果电子设备在使用中出现了测量误差、干扰、抗扰弱或损坏等问题,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但是会对机器、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进行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子设备和自然环境的安全。

电磁兼容 抗干扰的分类

根据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全系统(全面的)、部分系统(特定系统的)、子系统(某个或某些模块的)和零件(某个元件的)的电磁兼容抗干扰设计。

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要求最高,包括了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并且影响了整体性能。部分系统的设计只需要检测如干扰源和受扰目标的电磁相互作用等少数几个因素。子系统的设计则更侧重于被控制元件的电磁兼容和抗扰性能。而零件的电磁兼容设计则主要是检测需要检测的元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电磁兼容 抗干扰的措施

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措施主要是对电子产品出现故障、干扰和损害的三个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干扰源、传输通道和受扰设备。干扰源是辐射源或传导源,它能够使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受扰设备是指电子产品由于没有良好的电磁兼容设计而受到了干扰的设备。传输通道是指传输电磁信号的媒介,例如电缆和PCB。

为了解决这些因素,电磁兼容抗干扰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磁屏蔽技术,用于减缓干扰源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2、地线方法,用于保护设备内部电路的方法

3、电磁兼容性设计,以便防止电磁干扰源产生的辐射和传导干扰

4、地线滤波器,用于抑制干扰信号的方法

5、隔离器,用于消除互连电缆的耦合方式

6、对于不良的受扰设备进行重新设计

7、对于传输通道的设计进行优化

8、在电子产品设计中考虑到引脚选择时的电磁兼容抗干扰等问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