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 人体模式是指人体和地面之间的电阻模式,为发生静电放电时,电荷从人体流向地面所需的最小电阻。当我们走在地面上时,人体与地面之间会发生静电摩擦,产生电荷。如果地面的电阻较大,就会导致电荷停留在人体表面,形成电荷积累,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接触导电物体,就会发生静电放电,损坏电子设备或者引起不适感,因此,esd 人体模式对于电子设备生产、维修以及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让电子设备在生产、维修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受静电影响,各国制定了esd 人体模式的标准。以美国标准ESD S20.20为例,它规定人体与地面之间电阻最小值为1.0×10^6欧,最大值为1.0×10^9欧,这种模式下可以保证静电电荷在限定的容差范围内自由放电,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其他国家也有对应的标准,如日本JIS等。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以及人员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 esd 人体模式的存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应穿静电防护服或鞋,使自己与地面接触电阻越小越好,防止静电的积累;
2、工作人员的办公桌、电脑椅、地面等接地良好;
3、电子设备的制造、维修以及使用时应该遵循相应的地防静电标准,如地防静电核心标准 GB/T 17626.2-2014。
esd 人体模式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生产、维修以及使用过程中。在这些领域,esd 人体模式被广泛应用,比如在电子生产线上,工作人员需要穿静电防护服,防止自身电荷,同时电子设备也要遵循地防静电标准,保证设备的质量。在医疗领域,esd 人体模式也非常重要,如手术室会要求医生穿静电防护服,防止自身电荷影响手术用具,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