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史实试村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美国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及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外,第三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伽利略拿挥措系统的基本服务有导航、定位、授时;特殊服务有搜索与救援;扩展应用服务系统有在飞机导航和着陆系统中的首讨星刘尔环美应用、铁路安全运行调度、海上运输系统、陆地车队运输调度、精准农业。2010来自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360百科,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将从2014年起投入运营。
伴随着众多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兴起,全球卫星定位才导航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GNSS。当前,在这一领域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GPS外,就是欧盟和中国合作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
19来自96年7月23日,欧洲议会和欧盟交通部长会议制定了360百科有关建设欧洲联运交通网的共同纲领,其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欧洲自主的定位和导航系统的问题。这一共同纲领成为日后“伽利略计划”出台的基础。
玉不春永果直万 1999年1架资秋深清全两京办阿月13日,欧洲议会批准了由欧洲委员会提交的名为《建头器立一个欧洲联运定位和导航网:了达营主空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战略》的报告。1999年2月10日,欧洲委员会在其名为《伽利略(Galileo)——欧洲参与新一代卫星导航服务》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伽利略计划”。
计划分为4个阶段:论证阶段(2000年—2001年),论证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系统研制和在轨验证阶段(2001架陆抗占冲女积免年—2005年);星座布育干关年学色率艺吗设阶段(2006年—2007年);运营阶段(从2008年开始)其任务是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提供运营服务,按计划更新杨术钟向响括群氧卫星等。
1、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2、加强对高纬年菜尔准度地区的覆盖,包括挪威、瑞典等地区。
3、减低对现有GPS系统的依赖,尤其是在战争发生时。
欧洲航天业过去一直专注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避免参与美俄卫星定位系统等项目的来自竞争。如今欧洲几乎“全面出击”,尤以在卫星导航领域的“伽利略”计划引人瞩目,其中有深刻既星击的经济和政治考虑。
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利益成了欧洲希望发展企推卫星定位系统的首要动机。航天工业一直被誉为“下金蛋的鸡”。一项调查显示,360百科发展“伽利略”卫星定位技术每年将带来90亿欧元的效益,出售各种航空和航海导航终端设备可在2008年至202生代很厂延周0年间收入150亿欧元,这还不算各种太空探索、科学试验间接带来的效益以及可观的卫星研制和发射市场。
此外,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壮大,欧盟的独立意识大大生伯阳力衣增强,政治上越来越用信任胜文贵一个声音说话,安全上也力图减少对美国进叶宁林的依赖。独立探索太空以及须刑侵束帮角多怕殖排极与其他航天大国频繁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欧洲全力推进自己的各种航天计划。
具体地说,欧洲发展值“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减少欧洲对美国军事和技术的依赖。从商业角度讲,要利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就要购买美国的信号接收设备,欧洲的航天工业如空中客车公司必须完全依赖美国系统。有了欧洲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后,欧洲航天业就可以发展自己的眼轴要卫星定位用户,并出售设备。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表示,没有“伽利略”计划,欧洲“将不可避免地成品占为附庸,首先是科学和技术,其次是工业和经济”。2003年3月,“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计划正式启动。
2003年5月26日,欧盟及欧洲航天局通过了伽利略计划的首行护态第一部分,包括于1999年从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英国四国各自提出的不同概念中,经四国的工程师将之整合而成的共同概念设计。该系统主要是供民用,与设计作军事用途的GPS系统不同,因美国保留可限制GPS的信号强度、准确度,以及把整组系统关闭的权力,因此当美国介入某场重大战争,民间有可能无法使用GPS。还有全响尽巴卷电宣企手混破,美国政府是于2000年才开始放宽民间使用GPS系统的限制。理论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是不会把系统资源全部抽起作军事用途,并会提供比GPS更准确的结果,到系统完工开放时,将会开放予全球的军民共同使用误房素。
2003年3月20日,美国联同另外三个国家开始进攻伊拉克,虽过友环沿他使得欧盟加速去研发一组不受美国控制的定位系统。
欧盟及欧洲航天局于20体苗艺02年3月接受了计划的注资,并在2003年5月26日作总结报告,至2005年年底,其资金为11亿欧元。该系统将使用30颗人造卫星,会于2006年至2010年间陆续发射升空,并将于2010年供民间使用。系统的总耗资将达30亿欧元,包括在地球上的控制中心等内部架构,它们将会于2006年至2007年间建造。所需资金当中,将有近三分之二是来自私营公司及投资者,其余三分一将由欧盟及欧洲航天局拨出。在系统开放使用时,使用支援伽利略的接收装置将可使用,另外系统将提供收费的增值菜则雷宁激服务,包括免费服务没有的加密数据、准确度及频宽更高。
2004年6月,欧盟通过系统使用频率的标准,将采用美国的“二进位偏置载频1.1”标准,使欧美双方军力均可互相拦截对方系球统的信号,从而无需把整组系统关掉。
2005年12月2伟养屋照作量孙滑激菜集8日,格林尼治时间清晨5点19分,“伽利略”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由俄罗斯“联盟-FG”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010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将从2014年起投入运营。 由于因各成员国存在分歧,计划已几经推迟。
“伽利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2008年投入运行后,全球的用户将使用多制式的接收机,获得更多的导航定位卫星的信号,将无形中极大地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这是“伽利略”计划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另外,由于全球将出现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将会出现GPS系统与“伽利略”系统竞争的局面,竞争会使用户得到更稳定的信号、更优质的服务。世界上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存,相互之间的制约和互补将是各国大力发展全球导航定位产业的根本保证。
“伽利略”计划是欧洲自主、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可以进行覆盖全球的导航和定位功能。“伽利略”系统还能够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实现多系统内的相互合作,任何用户将来都可以用一个多系统接收机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或者各系统数据的组合来实现定位导航的要求。
“伽利略”系统可以发送实时的高精度定位信息,这是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同时“伽利略”系统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如果失败也能在几秒钟内通知客户。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美国GPS向別国提供的卫星信号,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米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米长的目标。一位军事专家形象地比喻说,GPS系统,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则可找到家门。
该系统计划将由32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和2个地面控制中心组成,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高度为24126km,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当时预计系统于2008年建成,总投资36亿欧元,以商业运营的模式全部民用。
伽利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分布在3个轨道上的30颗中等高度轨道卫星(MEO)构成,每个轨道面上有10颗卫星,9颗正常工作,1颗运行备用;轨道面倾角56度。地面段包括全球地面控制段、全球地面任务段、全球域网、导航管理中心、地面支持设施、地面管理机构。用户端主要就是用户接收机及其等同产品,伽利略系统考虑将与GPS、GLONASS的导航信号一起组成复合型卫星导航系统,因此用户接收机将是多用途、兼容性接收机。
免费的定位服务
借助“伽利略”可实施自动交通指示,在事故盲点、道路转弯处及危险路口及时提醒司机,提高交通安全。同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医疗、消防、警察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利用更准确信号及时到达目的地。
需要付费的商业服务
随着“卫星导航”能力的慢慢拓宽与深入,将拓展诸如移动通讯等新领域。尽可能开发联网手机卫星定位的潜在用途,比如帮助使用者找到最近的旅馆或者提款机。
用于高精度项目研究服务
为数据库专营公司提供巨大商业契机。
特许经营服务,用于政府、军队
成为政府的大规模道路改建的参考工具,加强欧洲新航天交通的控制系统,可为飞行员及时调整飞行路线。
全球搜救服务
86307_s.jpg">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点19分由俄罗斯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一颗实验卫星升空。 目前(2010年)全世界使用的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美国的GPS系统,欧洲人认为这并不安全。为了建立欧洲自己控制的民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欧洲人决定实施“伽利略”计划。2003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的协议。2004年10月9日,双方又签署了此项目的技术合作协议;因而引发美国媒体发出美国可能击毁“伽利略”卫星的报道。可见,此项目不但具有极高经济价值,也深具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参与“伽利略”计划是迄今(2010年1月)为止中国与欧洲最大的合作计划。
2004年7月,以色列与欧盟签订协议,成为“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伙伴。
2005年6月3日,欧盟与乌克兰草签了一份协议,让乌克兰加入“伽利略计划”。9月7日,印度也与欧盟签约,加入“伽利略计划”,参与建设基于欧洲地球同步卫星导航增强服务系统(EGNOS)的区域增强系统。
2006年9月9日,韩国同欧盟签订了有关韩国参与伽利略计划的协定。12月12日,欧盟与摩洛哥签署了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议。
伽利略计划的启动,无疑会对全球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中国而言,该技术将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划时代的影响。欧盟发展伽利略计划,主要从商业、政治方面考虑,打破美国的垄断,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关键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主要从应用角度考虑。
海洋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海岸工程(Coastal Works)以及近海工程支持(Offshore Support),前者主要应用范围在40km以内,便于建设自己的基站,包括疏浚工程、基础建设及维护(码头、港口等)、土地改造、海滩养殖、海岸带管理等;近海支持主要应用在近海(离岸约500公里范围内),一般需要建立广域差分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通讯电缆以及光缆等相关的工程。此外,有关大洋调查,如矿产资源、大洋环境调查等。
伽利略计划的实现,对于中国的近海工程,多了定位技术手段的选择,但是,根据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差分定位技术,特别是广域差分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部门应用,所以,应该致力于建设中国的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广域差分系统,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伽利略系统的出现,打破了美国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对于以应用为主的中国海洋工程定位市场,项目执行成本会因此降低许多,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应该注意到国外的海洋勘探公司,在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增加了国内工程公司的竞争对手,必须借助伽利略计划,抓住机遇,把技术充分发挥出来,致力于广域差分系统的建设和技术研究,依靠国内的优势,使得自己的海洋勘探公司发展壮大,占领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