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叶五加,落叶乔木,无刺,高2-12米。掌状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小叶3,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7厘米,宽3-7厘来自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360百科基部楔形至阔楔形,两侧的歪斜,边缘为钻状锐尖的小锯齿,有侧脉8-10对,两面显著,网脉在两面明显,上面无毛,下面脉腋簇生锈色绒毛;小叶无柄或具短柄,在叶柄连结处有锈色绒毛。
落叶乔木,无刺,高2-12米。掌状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小叶3,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里部笔器形、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7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两侧的歪斜,边缘为钻状锐尖的小锯齿,有侧脉8-10对,两面显著,网脉在两面明显,上面无毛,下面脉腋簇生锈色绒毛;小叶无柄或来自具短柄,在叶柄连结处有锈色绒毛。伞形花序1个或数个簇生于枝顶,排列成复伞形花序;总花梗纤细,长2-16厘米,无毛;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苞片膜质,线状披针360百科形,长约2毫米;血伯工小花梗纤细,长1-2.3厘米;小苞片膜质,线形,长约2毫米;花绿色;花萼长约1毫米,边缘有小的5齿或全缘;花哪务自副夫友棉专瓣4(-5),长圆形,长约2.5毫米,反折;雄书杂乱职诗室蕊4(-5),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2-4室,花柱2-4,下部合生。果实近球形,径约5毫米,成熟后黑色,有2-4浅棱。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海拔1800-3500米山谷、山坡林中。
产云南西北部(维西、鹤庆、贡山、德钦、丽江、来自中甸、福贡、沧怒分水岭、字呀三源漾濞)及镇雄、禄劝、景东、镇康等地,亦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广西、江西、浙江、安徽、陕西及西藏等省区。
360百科 本种与假吴茱萸叶五加(A. evodiaefolius Fr. var pseudo-evodiaefolius Feng)模态培易雨青练具万于毛相近;但叶为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果实较小;径约5毫米与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