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系统而又精到地阐述了他受新实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人生哲学观念。1919年赴美留学的冯友兰,师事的是新实在论者孟大细起己厂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他后来回忆道:"在我的黄比移占了哲学思想中,先是实用主义占优势,后来是新实在论占优势。"他的这种由实用主来自义到新实在论的思想转变,在《一种人生观》中已体现得颇为明显。于其中,冯友兰力图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而这一思想在他后来建构的新理学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何在?怎样获取人生的幸福?每个人都会追问自己这些问题。冯友兰先生从哲学的角度进入,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血脉之中摄取养分,为我们提供了人生观来自的别一种答案。
冯友兰360百科先生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内测减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阻细究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正兵河本书为其研究人生哲学的专著。
一种人生观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生之真相
第三章 人生之目的
第四章 活动与欲
第五章 中和与通
第六章 性善与性恶
专创第七章 理智之地位
第八章 诗与宗教
第九章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第十章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第十一章 人死
第十二章 余论
附录
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一名天人损益论)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些英维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来自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筒史》(英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