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来自亦名松陵江、笠泽江 ,发源于苏州市吴觉育井右此拿乐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瓜泾口,由西向东,穿过江南运河,在今上海市黄浦公园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 与东江、娄江共称"太湖三江"。
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但长江入海口仍360百科被叫作吴淞口 。
上击圆其粒鸡垂止低吴淞江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嘉定、青浦以及上海市区 。以北新泾为界,错始定尔家孔陆轴从吴淞江上游被老百姓称为吴淞江,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后上海人称之苏州河校跟容。吴淞江的别称"松江"是今上海地年走东练油传击区古代行政建置"松江府"的命名来源兴着张基育训铁属用,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审传喜双每副个古代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吴淞江下游近许理海处被称为"沪渎" ,是上联感受海市简称的命名来者费持培如第毫判源 。
吴淞江是吴地重要的航运枢纽。吴淞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4公里,平均河宽约40至50米,总流域面积为855平方公里,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吴淞江,古名"松江",来自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后汉书·左慈传》中有"所少吴淞江犯包用各况与鲈鱼"的记载 。东晋咸和年间在吴淞江口修筑沪渎垒,故址在今青浦白鹤镇旧青浦西,成为军事重镇。
吴淞江水来自太湖,古代的太湖称震泽,太湖湖水通过松江、娄江(今浏河一线)和东江入海,便是所谓的留校阻气合"三江"。《尚书·禹贡》里有一句话,"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三江"都曾是水量浩瀚的大江,尤以中支松江为最宽主流。 多部史籍记载,松江很长时间内,宽处在10千米以上,江面宽阔,气势澎湃,有诗为证:"吴360百科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至唐朝中期,大诗人杜甫在《戏题画山水图歌》中写出"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著名诗句未自酸型慢国久。 直至北宋,青浦县松江河段尚"面阔九里",妒故雷团排者不仍是太湖水泄入东海的主依每顾示种卫团单要通道。唐宋时代的吴淞江浩浩荡荡向动奔流,绝非今天的苏州河可比,河口最宽处呈喇叭型,有20里宽阔,"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 。
西晋时期吴人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遂弃官归力吴,他思念的菰莼与鲈鱼玉,正是吴淞江的特产,有"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世的宋词中屡次出现这个乐举紧歌典故,辛弃疾词中也有"闻道莼鲈正美"。
自宋末元初开始,由于战乱失管、泥沙任促出土淤积,水利选官失人、措施不当,加上地方官府纵容民众大肆围垦造田,使吴淞江江面日益缩小。蒙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华亭府更名为松江府后,松江正式更名为吴淞江。
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工部尚书夏元吉率众疏浚范家浜,上接黄浦引淀泖之水,自今轴贵急不倍黑油紧外白渡桥至复兴岛东的古南跄口入吴淞口。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故有"黄浦夺淞"之说。到1有事担法陆卷片含农569年,海瑞主持吴淞江治理时,判断"黄浦夺淞"趋势无法逆转,遂确立"由黄浦入海"的方针,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长江入海口被称为吴淞口。南宋咸淳《玉峰续志》卷九已记有吴淞江口一名。明永乐二年(1404年)开浚范家浜,引黄浦江于今复兴备然聚吗岛附近合吴淞江,所以明代即说"吴淞江口,即为黄浦混措口子"。吴淞口外本有吴淞外沙碍航,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左导供笑堤及右顺坝导流冲沙,并防止长江泥沙灌入,吴淞外沙逐渐消她袁防义宽始走律失。
上海开埠后,来沪外国人曾溯河往上,发现可以乘船直抵苏州府城,于是力医述兴财松识里长静英文标准译名便为"Suzhou Creek"。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首度在正式文本中别旧器,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后来上海市区的民众也逐渐称之为苏州河。但苏州河北新泾开始的待械精行上游地区民众和教科书等官方仍称之为吴淞江。
吴淞江属于太湖水系,发源于太湖瓜泾口,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及上海市的青浦、嘉定、闵行、普陀、长宁、静安、虹口、黄浦区,在外白渡桥入黄浦江。长125公里,其中上海市境内河段长53.1公里。河口泄流量约10立方米秒,今是黄浦江最大支流。
吴淞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是江南地区上海以及苏州的主要水上交通线和重要航道。
吴淞江兼具航运、灌溉、泄洪、排涝之利,可通行60~100吨级船只,是上海市与太湖流域间重要的内河航道,年运货量在1700万吨以上,中上游可灌溉农田6.6万余公顷。
吴淞口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与浦东新区凌桥镇之间,其东界自河塘灯桩至引导灯桩附近,口宽400余米,长约1.8公里。经历年疏浚,现涨潮时水深可达8米以上,一直为上海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咽喉门户。
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
吴淞江是中等感潮河流,潮流界在来自嘉定区黄渡,潮区界在青浦县赵屯。河口(黄浦公园站)多年平均高潮位3.12米,多年平均潮1.83米;北新泾多年平均高潮位2.78米,多年平均潮差0.72米,历年最高潮位4.14米(1928年9月16日360百科)。 平原感潮河流速很慢,一般为0.1-0.2米/秒,最高位潮时流速也只达到0.58米/秒。这一状况多括决定了,它具有天然的弱质,倘若受到污染,极易遗留长期的影响。
上海地表水总补给量593.5亿立方米,本地径流18.6亿立方米,占3.1%;上游太湖来水量100.6亿立方米,占16.0%;长江进潮量474.7亿立方米,占80%。
所在地 | 河名 | 长度(公里) | 讫止地点 | 备注 |
---|---|---|---|---|
吴江、三胞下则害井况团陈云余湖滨 | 大运河 | |||
吴江、同里 | 长绊路 | |||
吴江、车坊 | 大轮港 | 5.1 | 澄湖 | |
吴县、车坊 | 席墟港 | 澄湖 | ||
吴县、淞南 | 石泾港 | |||
吴县采话强少到、淞南 | 甪直塘 | |||
吴县、淞南 | 青小港 | |||
吴县、淞南 | 富利塘 | |||
昆州山、南岗 | 小直港 | 建公路已坝 | ||
头致硫搞早职指件必笑亚昆山、张浦 | 大直港 | 5.3 | 南塘港 | 按老吴淞江 |
昆山、张浦 | 张浦港 | 4.8 | 支浦港 | |
昆山、张浦 | 新塘港 | |||
昆山、千灯 | 老吴淞江 | |||
昆山、千灯 | 千灯浦 | 17.2 | 赵田湖 | 有四座桥梁束水 |
昆山右正原种河方成管、千灯 | 陆虞浦 | 17.2 | 秧田湖 | |
昆山、石塘 | 大石浦 | 13.4 | 南石浦 |
所在地 | 河名 | 长班听冷度(公里) | 迄止地点 | 备注 |
---|---|---|---|---|
吴江、秋省素解读烧湖滨 | 顾塘港 | |||
吴江、湖滨 | 侵河存助制望据密大运河 | |||
吴县、郭巷 | 零流愿读矛支次多孩洲大齐港 | |||
吴县、郭巷 | 水仙浜 | |||
吴谓县、车坊 | 大浦港 | |||
吴县、车坊 | 戈浦港 | |||
吴县、车坊 | 摇车湾港 | |||
吴县、车坊 | 螳螂港 | |||
吴县、车坊 | 薛港 | |||
吴县、车坊 | 三恩港 | |||
吴县、车坊 | 石泾港 | |||
吴县、车坊 | 旺嘉塘 | |||
吴县、委孙斜塘 | 斜塘 | 6.0 | 金鸡湖 | |
吴县、斜塘 | 东港 | |||
吴县、斜塘 | 冯里浦 | 5.0 | 沙湖 | 风里浦 |
吴县、胜浦 | 清秋浦 | 7.0 | 娄江 | |
吴县、胜浦 | 新浦河 | 4.9 | 友谊河 | |
吴县、胜浦 | 简谱港 | 4.5 | 友谊河 | |
吴县、胜浦 | 界浦 | 6.0 | 娄江 | 昆山称界碑港 |
昆山专抓争队企改厚较倒、城南 | 南大港 | |||
昆山、城南 | 尤泾港 | 5.2 | 娄江 | |
昆山、城南 | 环龙港 | |||
昆山、城南、玉山 | 小渔河 | 4.8 | 娄江、玉山市河 | |
昆山、城南 | 横泾港 | |||
昆山、城南 | 青阳港 | 8.2 | 娄江 | 为阳澄淀泖两区域主要调节河道 |
昆山、陆家 | 桑园湾港 | |||
昆山、陆家 | 浦港 | |||
昆山、陆家 | 夏乐利居往其金才造皇驾河 | 12 | 娄江 | 1403年明夏原吉掣松入滩时导,1958年全线拓浚。 |
昆山、陆家 | 古木港 | |||
昆山、花桥 | 瓦浦 | |||
昆山棉、花桥 | 鸡鸣塘 | 穿越铁路桥孔5米 | ||
昆山、花桥 | 顾浦 |
名称 | 位置 | 起迄 |
---|---|---|
大场浦 | 宝山区南部、普陀区北部 | 走马塘-真如港 |
中槎浦 | 嘉定区段课刻宁本右首表载交东南部、普陀区北部 | 蕰藻浜-新槎浦 |
祁迁河 | 嘉定区中部偏西北 | 什国盐铁塘-横沥 |
杨泾 | 嘉定、宝山区界 | 练祁河-沙浦 |
吾尚塘 | 嘉定区东南部 | 封浜-中槎浦 |
泾北河 | 青浦区东部 | 蟠龙塘-徐泾江 |
泾南河 | 青浦区东部 | 徐泾江北-蔡家湾港 |
南泗港 | 宝山区、虹口区境 | 非卫怎概始杂丰图 蕰藻浜-走马塘 |
封浜 | 嘉定区中部偏南 | 蕰藻浜-吴淞江 |
俞泾浦 | 虹口区西部 | 走马塘-嘉兴路桥 |
盐仓浦 | 闵行区西北部清浦县东北部 | 凤溪塘-吴淞江 |
郭泽塘 | 嘉定区西部 | 江苏省界-盐铁塘 |
淀山港 | 青浦区中部 | 拦路港-淀浦河 |
曹杨环浜 | 普陀区南部曹杨新村 | |
黄泥泾 | 嘉定区东部 | 横沥-云长泾 |
朝阳河 | 普陀区西部 | 真北路-西虬江 |
新谊河 | 青浦区东北部 | 新谊村-盐仓浦 |
漕港 | 青浦区中部 | 淀浦河-青浦城河 |
漳浦 | 嘉定区中部 | 练祁河-蕰藻浜 |
●木渎港
木渎港位于普陀区西部。又称牧渎港、牧童港。北起西虬江、往南穿越金沙江路、云岭东路,到新泾口对岸稍东处入苏州河。长约2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约1.4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
●东大盈港
东大盈港位于青浦县北部。古称大盈浦。昔时港面开阔,水流湍急,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直接承受淀山湖水北流入江,后因海潮倒灌,河道淤塞,屡浚屡塞。现北起吴淞江,南流经白鹤、杜村、孔宅至青浦镇万寿塔前入青浦城河。长14公里,河面宽30米,河底高程0米,可通航60吨级船只,汛期可通100吨级船只。北口有东大盈船闸。受益农田6000余公顷。
●东茭泾
东茭泾位于宝山、闸北两区境内。北起蕰藻浜,经康家宅,南入走马塘接彭越浦。又称东高泾。民国《宝山县志》卷二云:"东茭泾南起大场走马塘,北经 浦转东折北,出蕰藻浜。"长约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9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
●北泗塘
北泗塘位于宝山区东部。北起马路河,南迄蕰藻浜。长6公里余。枯水期航道水深1.4~2.2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00公顷。河东岸为工厂、企业区。
●西大盈港
西大盈港位于青浦县西部。北起吴淞江,流经赵屯、大盈至青浦县青浦镇西南入淀浦河。原为赵屯浦,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现青浦镇石西村以南为1977年冬新开河道。石西村北老河道河面较狭,可通航20~40吨级船只;以南河段面宽40米,河底高程-1.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只。南北两端均建有船闸和节制闸。是青松大控制区的主要泄水通道之一。
●西虬江
西虬江位于嘉定区、普陀区境内,沪宁铁路南侧。起自封浜,往东经江桥,越新槎浦,过栅桥至真北路进入市区,汇木渎港折而东,经长风二村入桃浦。古虬江原系吴淞江下游,由于河曲发育,流水不畅,北宋后曾多次兴工治理,另开新河,残剩旧河道称旧江,"旧"、"虬"谐音,故又名虬江;一说因河道绵延屈曲如虬得名。1949年以后,历经1954年、1972年、1980年数次大规模疏浚,截弯取直,多处填河建房筑路,仅留西、中、东三段河道,其中桃浦以西河段(西段),1981年更名为西虬江,以区别于虬江东段。河道淤浅,自新槎浦以东至木渎港河段列为八级航道,河面宽13.26米,底宽4~8米,河底高程1米,水深0.88米,最高水位2.83米,可通航10吨级船只,主要用于运输、排涝。河水污染严重,终年黑臭。
●西泗塘
西泗塘位于宝山区、闸北区境内。又名新塘港。南起走马塘,往北经泗塘新村,注入蕰藻浜。长约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4米,可航行15~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00公顷左右。
●走马塘
走马塘位于嘉定、虹口、宝山区境内。西起封浜,往东北流经南翔、大场镇,至江湾镇淞沪铁路接小吉浦。长约20.8公里,底宽6米,河底高程0米。原走马塘至江湾镇以东分南北两支;南支经虬江至沈家行市入黄浦江,北支接袁长河、钱家浜入黄浦江。现小吉浦以东至复旦大学西北角一段已填没。相传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曾驻军江湾、大场,走马往来于此,故名。又说因走马塘为吴越王钱镠所凿,故曾称钱溪、钱家浜。可通航10~15吨级船舶。除市区河段水质受到污染以外,其余河段均有灌溉之利,受益农田约1100公顷。
●杨盛河
杨盛河位于宝山区东部。为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间人工新挖河道。以杨行、盛桥为起讫点而得名。北起西随塘河,往南经盛桥、月浦、杨行,南迄蕰藻浜。长约19公里。枯水期水深2.2~2.7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4000公顷。
●吴塘
吴塘位于嘉定区西部。北起江苏省境浏河,南流穿越练祁河,至蕰藻浜。长24.5公里。河底高程0米,能航行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00余公顷。
●油墩港
油墩港位于青浦、松江两县之中部。北起吴淞江,穿越青浦、松江两县的9个镇,汇入横潦泾。青浦境内河段从吴淞江到柘鸡塘长18.84公里,系全部新挖,1979年动工,1990年底完工;松江境内长17公里,除从古浦塘到坝河口一段2.25公里利用原姚泾河道外,其余14.75公里全系新开,坝河口到横潦泾一段3.5公里,1959年开挖,古浦塘以北到柘鸡塘接青浦段长11.75公里全系新挖。到1991年底,长35.84公里的油墩港已全线挖通。青浦段河底高程-1米,底宽20~25米,松江境内河底高程-2~-2.6米,底宽50~118米。南北两端各有船闸一座。可通航100吨级船只。是青松大控制区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桃浦
桃浦位于宝山区、普陀区境内。北起宝山区境蕰藻浜,往南经大场穿越走马塘,经杨家桥、真如镇,至曹杨新村入西虬江。曾名桃溪或桃树浦,昔时两岸多种桃树,故名。长约11公里。水质受化工废水严重污染,常年黑臭。
●真如港
真如港位于普陀区东北部。一般将吴淞江下游北岸的梨园浜和潭子湾合称真如港。西起真如镇接桃浦,往东经曹杨路、徐家桥、石泉新村、光新路,至上海油脂二厂入吴淞江。长约5公里。河道弯曲,已日益淤浅,通行5~10吨级小船。
●荻泾
荻泾位于宝山区西部。因位于杨泾之东,故亦名东杨泾。北起永宁塘,往南经罗店、罗南、刘行、顾村入蕰藻浜。长22公里余。为宝山区最长南北干河。枯水期航道水深1.1~2.4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
●盐铁塘
盐铁塘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和嘉定区中部。相传西汉吴王刘濞和五代吴越曾先后疏浚以运盐铁,故名。又称盐铁河。北起江苏江阴,南经杨舍、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城厢镇,由葛隆入上海市嘉定区域,再经外冈、方泰、黄渡入吴淞江,纵贯望虞河、白茆港、浏河、练祁河、蕰藻浜等。长约150公里,其中上海境内长约18公里。蕰藻浜以北河段属六级航道,可通行100吨级船舶;蕰藻浜以南河段为七级航道,可通行5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且有排灌、调节水量之利。
●顾浦
顾浦位于嘉定区西部。南起吴淞江,北流与练祁河、娄塘河相交,经安亭镇、望新、钱门塘,入江苏省太仓市境,汇吴塘后入浏河。长1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9~1.9米,宽5~10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
●通波塘
通波塘在松江县中部。原名顾会浦,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开顾会浦,因流入华亭县城北通波门,遂改称为通波塘。北起淀浦河,流经洞泾镇塘桥,至人民河接大涨泾。长32.12公里。河面宽度,青浦境内为20米,松江境内为30米左右,最宽处在茸北镇大塔浜口为80米,河底高程在0米左右,通航能力为15~50吨级,受益农田4600余公顷,是青松大控制区内北水南排的重要通道。
●彭越浦
彭越浦位于闸北、普陀两区境。元代曾在浦旁今彭浦自然镇建彭王庙,祀奉西汉刘邦灭楚大将彭越,以镇潮神,故名彭越浦或彭公浦,简称彭浦。北起走马塘,南经彭浦自然镇,至潭子湾入吴淞江。长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0~1.5米,通行10~20吨级小船。
●嵩塘
嵩塘位于松江县北部。北起淀浦河,南入通波塘。古崧子浦南段。长11公里,底宽15米。可通航10吨级船舶,灌溉农田1000公顷。
●新泾港
新泾港位于闵行区中部。古名新泾浦,明、清和民国时称新泾。因与今嘉定区东北新泾河名相同,故改名新泾港。原从颛桥镇附近的六磊塘东北流,越春申塘、淀浦河、蒲汇塘,经过程家桥,北抵北新泾镇入吴淞江。上游在清末已淤塞成陆,现仅残留从淀浦河到吴淞江的11公里河道,枯水期水深0.8~1.3米,能通航10~2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在古代,每逢吴淞江大水时,江水可南入新泾港,经六磊塘等进黄浦江入海。
●新通波塘
新通波塘位于青浦区东部。北起吴淞江,南入三泾河。流经华新、凤溪、徐泾、赵巷。长16公里。1977年冬至1978年春利用华潮浦、嵩塘等老河身加以取直、浚深、拓宽,因其与老通波塘相平行,取名新通波塘。为华新、凤溪、重固、赵巷一带涝水南排的主要河道,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北端建有华潮浦套闸一座。底宽15米,河底高程-1米,河面宽50米。属六级航道,可通航40~100吨级船只。
●新槎浦
新槎浦位于嘉定、普陀、宝山3区交界处。1977年将孙基港、中槎浦、杨泾、蒲华塘等河道疏浚串联成一条河后,合称为新槎浦。河道南起吴淞江北岸,北流穿越西虬江、中槎浦、走马塘,流入蕰藻浜,经江桥、桃浦、祁连等镇。长约9.8公里。河底高程-1米,可通行100吨级驳船。
●横沥
横沥位于嘉定区中部。亦称横泺、横枥塘。北起浏河,往南与娄塘河、练祁河、蕰藻浜相交,至南翔镇。长40余公里。枯水期水深1~2米,河宽5~10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7600公顷。
●蕰澡浜
蕰藻浜位于嘉定、宝山两区中部偏南。西起吴淞江,东经陈行、塘桥,至吴淞入黄浦江,与吴塘、盐铁塘、中槎浦和杨盛河相交。长38公里。亦名蕰藻河。1949年前,与黄浦江、吴淞江并列为上海市三大干河。原西起中槎浦走马塘口,1959年向西疏凿到横沥,1980年再向西延伸至孟泾村附近,接通吴淞江上游。1982年加深、拓宽河道并在西端建 西水利枢纽工程,水深达3~4米,河道宽为60~100米,底宽30~60米,河底高程-2~-4米,塘桥以东能通行300~500吨级小轮。江浙两省船队可经三江口、蕰藻浜直航吴淞口,去宝山钢铁总厂不再绕道淀山湖、黄浦江,缩短航程45公里。受益农田约1.3万余公顷。
●潘泾
潘泾位于宝山区西部。南起荻泾,往北流经罗南、罗店,抵毛塘河。长约19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9米,能通行20~100吨级船舶。南段水质受工业废水污染严重。
●蟠龙塘
蟠龙塘位于青浦县与闵行区境。"以其委蛇曲折如龙之盘"而得名。又名蟠龙浦、蟠龙港、盘龙浦等。起自青浦县徐泾江,流经小涞港、北横泾,北入吴淞江。长约9公里。枯水期水深1.5米,河宽15米,通航15~2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660余公顷。
吴淞江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7.5℃,日照1534.7小时,降水量1512.8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尽管元代以后吴淞江水势渐为黄浦所夺,经济文化重心也由位于河中游的青龙镇转向下游,但围绕苏州河岸展开的经济活动经久不衰且愈益发达。
众多志书记载,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中,苏州河一直是上海通往临近城乡的主航道。主要原因当然是当时的陆路运输网络远不及水路发达和便宜,大量的消费品、燃料和工厂原料、成品,都需依靠水运。许多上海至杭州、嘉兴、湖州、苏锡常等地的客轮航班线,其上船地点就设在今河南北路至浙江北路之间,使苏州河成为当时上海内河班轮客运的最大汇集地。同时兴隆的还有货运船只和货运码头。最大宗的货物是进沪供沪人消费或经上海出口海外的蚕茧生丝、麻棕鬃刷、茶叶土产,以及稻酒鱼肉、蔬果食品、砂石建筑材料等;又有大量"洋油"、"洋布"、"洋火"、"洋参"之类舶来品与经海岸交通来到上海的南北货经由苏州河散向杭嘉湖、苏锡常富庶地区。
上海近代最早的修造船、面粉、棉纺织、丝织、化工、冶金机械,甚至水电煤器具的加工厂,都陆续出现在苏州河两岸。仅今上海普陀区范围内的苏州河岸线,就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工厂,其中的纺织厂、面粉厂、火柴厂、印刷厂、化工厂、钢铁厂、造币厂、啤酒厂、减速机厂、帘子布厂、无线电厂、制药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厂等,都曾在上海乃至全国工业经济史上创下纪录。
远在上海建县以前,苏州河就已经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公元219年,孙吴政权在现上海青浦区白鹤镇一带吴淞江南岸建造"艨艟巨舰"(大型船舶)青龙舰,带起一座发达的经济中心城镇青龙镇。唐天宝年间,青龙镇已因"依海枕江,襟湖带浦"而逐渐兴盛,成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史载日本、大食(泛指阿拉伯地区)、阇婆、三佛齐(印尼)、交趾、新罗和高丽等国的船舶,当时经常驶往青龙港。北宋致和年间(公元1113年)青龙镇"烟火万家,衢市繁盛,人文荟集,风景迷人",建有36坊、22桥、13寺、7塔、3亭,还有学校、仓库、税场、酒务、酒肆、茶楼等等。各方达官显要、蕃商巨贾、骚人墨客纷纷到此游历、居住,盛况"可与南宋京城临安相媲美"。青龙镇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吴淞江。
纵观苏州河两岸,自华漕以下直至河口,老工业建筑与相关的商业物流服务建筑鳞次栉比,如今已成为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最好见证。它们的功能布置、建筑形态、工程材料、细部装饰中,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经济、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的信息密码与价值,向今人、后人展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其中许多建于上世纪初甚至前世纪的产业建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除工商建筑外,还有大批社会服务性综合性建筑。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苏州河沿线(不含外滩与北外滩)列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的,就有40多座,此外还有数百座建筑已被公认为具有保留价值。
苏州河文化中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天后文化"。"天后",即"妈祖娘娘",是中国道教中一尊地位很高,又具浓烈民间色彩的神只。上海有多处以供奉妈祖为主的神庙,但唯有位于苏州河、河南路桥堍的天后宫,规模、形制、影响最大。因为这不光是民间纪念妈祖的处所,也是清廷末年试图改革维新、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发展经验的一个特设机构。
吴淞江沿岸的园林、书画、出版、教育、电影等文化事业也相当发达。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位于上海城区的苏州河段先后建成了18座大桥。19世纪所建多为木结构,20世纪初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桥中不少为租界工部局所建或改建,因此一般桥梁都集中于苏州河东段,且多带有浓郁的欧洲城市拱桥风格。自外白渡桥以西,分别有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福建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等。
截至2013年,苏州河从河口至外环线,现共有桥梁30处31座(不含轨道交通桥梁),从东至西分别是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山西路桥、福建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乌镇路桥、新桥路桥、南北高架桥、恒丰路桥、普济路桥、长寿路桥、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镇坪路桥、宝成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华政校园内的华政桥、凯旋路桥、中山西路桥、内环线高架桥、万航渡路桥、古北路桥、泸定路桥、中环真北路桥、祁连山南路桥、外环吴淞江大桥。
历史上的苏州河水质清澈。二十世纪初,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苏州河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综合调水是2008年年底起为消除苏州河干流黑臭的主要措施。苏州河综合调水措施成为苏州河整治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调水主要通过吴淞路闸桥涨潮关闸、落潮开闸,将苏州河水体变成由西向东单向流动的河流,使河内的污水不再因潮水的涨、落而上下回荡。为了配合综合调水,木渎港、彭越浦、新泾港以及蕴藻浜等河道的闸门也相应实行调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