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北安林场

林场是组来自织以营造、生产林木产品及绿化国土面积、保障环境等生产活动为主的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北安,一个极具中国特质的地方名称,作为坐落于林区且形成林场规模的有黑龙江省延寿县方里甲完北安林场和牡丹江市北360百科安林场。两个林场均位于长白山植物区系,以阔叶混交林及人工营造的落叶松、樟子松纯林、红松、云杉针阔混交林为主。自全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林场的主要任务转变为营造防护林和发展种植林特产品方面,总之论妒门重双支财拉规,林场的建设是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保障国土生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国家做出应天顾星侵信皮有的贡献。

  • 中文名 北安林场
  • 职工数 186人
  • 纬    度 45°8′-45°36′
  • 经    度 东经127°54′-128°9′

黑龙江延寿县

行政区划

  ​北安林变首场位于延寿县西北部,场址距延寿县城35公里,隶属于延寿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4′诉斤红慢-128°9′,北纬45°8′-45°36′。林场东与胜利林场相邻,西与尚志黑龙宫林场相接,南靠黄先际法玉林场,北与宾县青阳林场相连。行政区域属青川乡境内。

自然地理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地形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缓,平均坡度10度-20度,最大坡度36度,最高山峰为双鸭山,海拔884.7米,平均海拔400米。

  水系:为松花江支流水系,最大河流为松花江一级支流蚂蚁河,二级支流有西柳树河,小型水库2座

  气候:属中温带路内育船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多雨,早霜在十月上旬,晚霜终于五月上旬,结冻在十月中旬,照皮补内吧解冻期在四月下旬,最进少高气温40℃,最低气温-35℃,年平均气温2.6℃,年积温2550℃,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土壤: 3个类型土壤,暗棕壤、白浆土和草甸土,以暗棕壤为主。

  植被:算陆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植被是以阔叶混交来自林及人工营造的落叶松、樟子松纯林、红松、云杉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柞、桦、杨、椴、榆、色、水、胡、黄等,灌木和藤本植物主要有五味子、猕猴桃、山葡萄、刺五加、毛榛子、平榛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铃兰等。其中,中草药有人参、党参、五味子、百合、细辛、刺五加、黄芪、柴胡等;食用菌类有猴头蘑、元蘑、榛蘑、木耳等;山野菜有蕨菜、猴腿、广东菜、刺嫩牙、薇菜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马鹿、狍子、黑熊、野猪、狐狸、狼、野兔等;鸟类有山鸡、360百科野鸭、飞龙、鹌鹑、猫头鹰字委的认、山鹰等。

社会经济

  林场现有职工186人,其中干部 24人,技术人员3人。设有木材加工厂、卫生所、多种经营基地。固定资产112万元。年产值200万元,利润 6万元。施业区内有1乡1镇、21个行政村、65个自然屯。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概况:林场经营总面积1773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6218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2051公顷,疏林地面积544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17公顷,未成林格坏四画号某一东讲建造林地591公顷,苗圃1公顷,无林地814公顷,非林业用地1516公顷。

  讨混肥程现格分类型: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9994公顷,蓄积101728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8湖验条指促德门似采件呢3.7%和87.2%。主要林分类型有软阔混交林面积4253公顷,蓄积407930立方米,占无测口刑天然林面积、蓄积的40.4%和40.1%;硬阔混交林251公顷,蓄积2094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油回粉积、蓄积的2.4%和2.1%;珍贵硬阔混交林452公顷,蓄积3039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或史物住轴双画专存任蓄积的4.3%和3%;此外,还有少量的椴树、红松等林分类型。人工林面积2057公顷,蓄积14994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16.3%和12权少星诗守语举子谈.8%。落叶松纯林1873公顷,蓄积1355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91.2%和90值破乱.4%;樟子松纯林168公顷,蓄积139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倍面随积的8.2%和9.3%;红松纯林12公顷,蓄积38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0.源场须装圆6%和0.3%。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1277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8.7%。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775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7.8%;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501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9%。区划商品林344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3%。

林业生产

  林场始建于1960年,当时,施业区面积15236公顷。1975年,石城林场划归北安林场,1980年将部分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划给社队集体,散生林区于1993年划归地方局,1998年又划归北安林场。经过40多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20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5000立方米;完成次生林抚育7732公顷;累计人工造林成林2644公顷;每年培育造林成苗100万株。 木材加工厂年生产木材2000立方米。

林场

  林蛙养殖基地2处,第三产业基地1处,工艺品厂1处,果树基地1处,森林公园1处。

  林场现有车辆2台,办公电脑4台,场区、家属区供电、供水、闭路电视、电话等设施齐全。

发展方向

  一是在分类经营区划界定的基础上,以生态林、商品林建设为重点,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发展上加大投入(如山野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种植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加强对私营企业、产业的扶持。

发展项目

  把森林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建设石城山森林公园。

  林场场长:徐晶

黑龙江牡丹江

行政区划

  林场位于牡丹江市区北侧,隶属于牡丹江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30′-129°41′,北纬44°36′-44°44′。东北与海林县柴河林场接壤,西北与牡市三道关林场为邻,东起牡丹江岸与青梅林场隔江相望,西与牡丹江军马场为邻,南至牡丹江市区。行政区属牡丹江市。

自然地理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东坡。地形属低山丘陵,南部受牡丹江干流冲击,地势平坦,中北部为低山丘陵且起伏较大,高差在120米左右,陡峭山坡较多,平均坡度17度,区内最低海拔227.1米,最高海拔629.5米。全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大砬子沟、四道沟、碾子沟、羊草沟、三道岭子、新丰等6个沟系组成。

  水系:属松花江水系牡丹江支流。有2条小河金龙溪和银龙溪,在牡丹江市区汇合,流入牡丹江。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冬季漫长,多西北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525-55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600毫米左右。初霜期在九月中旬,晚霜期在5月上旬,生长期125-130天,年平均气温2℃,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34℃,年积温2300℃。

  土壤:以暗棕壤为主,沟谷处有少量的沼泽土和草甸土,平均土层厚度30厘米,黑土层厚度12厘米。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张广才岭植物亚区,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杨树、柞树、黑桦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羊胡草、三棱苔草、万年草、大小叶章、铃兰等。其中,中草药有黄芪、刺五加、枸杞子、五味子等;山野菜有蕨菜、薇菜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等;菌类有榛蘑、榆黄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鼬、狐狸、野兔、山鸡、野猪、狍子、飞龙、林蛙等。

社会经济

  现有职工81人,其中干部12人,工程技术人员11人。固定资产50.1万元,年产值44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乡,7个自然屯。有牡--三道公路、牡--大砬子公路、牡--新丰公路,牡--佳铁路沿东北而行,林道网密度5.25米/公顷。场部位于市区。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651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392公顷,非林业用地118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172公顷,无林地1218公顷,苗卜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51510立方米。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2890公顷,蓄积10385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55.9%和29.5%。林分类型为柞林。人工林面积2282公顷,蓄积24766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4.1%和70.5%。主要林分类型有红松194公顷,蓄积43440立方米;落叶松1474公顷,蓄积152270立方米;樟子松614公顷,蓄积5195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总面积5340公顷,占林业用地83.5%。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2425公顷,占林业用地37.9%;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2915公顷,占林业用地44.8%。区划界定商品林总面积1052公顷,占林业用地16.5%。

林业生产

  林场于1959年建场,建场以来,累计采伐松木杆6880立方米,柞桦木杆5570立方米,累计营造人工林4000公顷,已成林2443公顷。年育苗2公顷,产成苗22万株,品种有营养袋樟子松15万株,杨树、柳树绿化大苗7万株。

  木材加工车间面积320平方米,小型加工设备齐全,生产各种锯材、细木工板等。

  林粮间作基地50公顷,果树中间作豆科植物。养牛100头,养羊150只。年产食用菌(榆黄蘑)2.5万公斤。建有初具规模的砖厂。饲料加工场1处,加工各种饲料。

  林场拥有各种民用、公用建筑1148平方米,安装有电话、有线电视等设施。

发展方向

  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全面护林,尽快恢复森林,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山野菜、药材、食用菌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食用菌等项目。

  林场场长:胡维龙

职能转换

  生态保护与经济转跳品械尼树型规划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大来自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360百科型规划,将我市整体纳入主体功坏西将把究国触能区范围,将对实现北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根据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祖不批控法型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大小兴安力历术站专苗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大纲》、《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四挥村依继走把术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及北安市政府制定的《北安市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国操房五划家生态安全、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适应全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又快又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天望十良模鲁攻态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需要为宗旨,毛冲受反祖矛装运试预素加大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局通场(县通乡)、场通工区(乡通村)、生态旅游公路为革吃量员认曾拿沿硫买执建设重点,加快公路运输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场区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公路综合竞争力及生产力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做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共同构筑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衔接顺畅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改变交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前提,以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主导产业为方铁分兵阶坏阿标向,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结合我市人口、经济和公路环境协调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林区公路建设要与不同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林区分布、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和区位特点相适应;公路建设要与林、山、水、田、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相协调,林区路网布局要与国省干公路线为主骨架,与县际连网公路相衔接、相匹配;努力构筑远近结合,干支相接,功能明确的区域路网体系和县域路网体系。

  1、坚持完善全市域路网的原则。在完善全市域路网体系的同时,注重对形成省道路网和县道路网及林区公路网络系统的补充和完善,打通断头路,扩大路网覆盖面,努力构建省道和县道两个层次的路网体系,充分发挥路网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作用。

  2、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立足急需、着眼未来、实事求是、适度超前"的原则。市域路网布局既要利用现有公路发挥潜力,也要立足急应负损继清喜需,加快建设;林区公路建设即要统筹兼顾,远副或减玉含近结合,又要实事求是,着眼未来,适度超前发展。要充分估计我市经济发展潜在力的优势,也要充分估计适度超前的公路建设对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必要时可对现有路网进行适当标准的超前建设,以满足未来全市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视讲沿易认静边扩茶省啊。发展林区公路,要立环司足于长远,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当前更要注重兼顾社会效益,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要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坚持与林区转型、小城镇建设和资源开发相结合据二的原则。在公路建设中,积极与各级各部门协调,充分利用林区公路建设对林区转型、林区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拉动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对交通的需求。

  5、坚持提高公路通畅深度、通畅质量和近期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省道和县道公路加快建设的契机,带动林区公路建设,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抗灾能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地确定林区公路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

  三、深远意义

  为使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有效保护,促进我市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切实加强公路路网对林区、战略、旅游等多方面的重要性,合理的进行规划建设将对生态保护、林区转型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四、规划范围

  北安市行政辖区的9个乡镇、7个林场、通北林业局所辖16个林场以及北安农垦分局北安境内(赵光农场、建设农场、红星农场、长水河农场、场局科研所),总规划面积7194平方公里。

  五、规划目标

  1、构建区域内局通场(县通乡)、场通工区(乡通村)、生态旅游公路的路网体系。近期规划时间为2010年-2015年,实现全市快捷的路网体系,路网总里程达到1956.26公里。

  2、完善省域和市域两个层次的公路网络体系,远期规划为2016年-2020年,实现国、省干线公路为一、二级公路,林区之间及林区和乡镇之间直通二、三级公路,在局通场、场通工区、生态旅游公路、乡乡通、村村通提升等级公路的基础上,完善桥涵和防护设施,到2020年,路网总里程达到2175公里,林区公路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公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3、以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为目标,以"修好林区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为服务宗旨,做好社会主义新林区道路规划和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林区道路硬化工程,方便农民群众出行。到2015年,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4、树立"加快公路建设步伐是发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养",没有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公路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也发挥不了公路建设的应有作用。到2015年,全市林区公路要按照"建设一条,养护一条,管理一条"的工作原则,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林区公路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林区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公路完好畅通,发挥公路建设的最大效益。

  5、加强公路绿化工作,结合林区及县通乡公路建设、村道硬化、整村推进项目和林业生态项目,积极开展公路绿化工作。按照"谁栽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广大群众参与道路绿化工作。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公路基本实现路容整洁、路树成荫的道路景观。以提升全市公路建设和道路绿化的品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氛围。

  六、规划年限

  2010年---2020年,共11年时间。其中2010年---2015年为近期,2016年---2020年为远期。

  七、规划建设内容

  1、规划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战略部署,按照北安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了《北安市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交通篇)》(2010年---2020年)。

  2、技术标准

  本次规划主要根据使用功能、性质、车流量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对林业发展区和居民生活区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均为二、三级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一、二级公路,局通场(县通乡)、场通工区(乡通村)、生态旅游公路、村道公路、工业集中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原则上为二、三级公路。

  3、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

  本次规划里程数为4131.5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公里,二级公路2028.6公里,三级公路2102.92公里,四级公路 公里。共需投入736046.2万元。

  2010年---2015年:规划里程数1956.2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公里,二级公路180.18公里,三级公路1776.07公里,四级公路 公里。共需投入346716.27万元。

  2016年---2020年:规划里程数2175.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公里,二级公路1848.42公里,三级公路326.85公里。共需投入389329.93万元。

  八、规划实现后效果评价

  本规划涉及全市16个国营林场、9个乡镇、5个国营农场。规划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市域内公路通畅深度不足、通畅质量不高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奠定坚实的基础。林区公路将与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一起,共同构成覆盖全市,连接周边,布局合理,密度适当,功能清晰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从而使干支路网运输快捷化、行车舒适化、环境优美化,并为实现全市林区公路交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按照我市公路整体规划,到2020年构建内通林区、乡村,外连周边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连接各县、乡、村以及周边林地区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形成。在大力实施林区公路建设工程,完善市域和乡镇两个层次路网的同时,实现全市间直通二级以上公路;乡村公路三级以上全部达到硬化路面;从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高等级公路贯通后,我市对外区位优势和资源开发优势进一步显现,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都将大大加快。同时对我市的大豆、小麦、马铃薯、奶牛、果菜为主的经济体系,完达山和宜品乳业集团、中谷集团、九三油脂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北安城市形象,建成以北安为中心,辐射哈尔滨、绥化、伊春、黑河的公路大通道。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咖喱鸡酱
下一篇:北安普顿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