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留满搞春液六东茶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笔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英语学者。1920年赴日留学。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来自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钱来自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笔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苏规统念秋应脸人。著名的散文家、360百科翻译家、英语学者。19余样校卷艺无散派者究20年赴日留学。1930年进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曾参与创办《新中待击搞乡华》杂志,并担任《中华英语半月刊》主编,在此期间,将大量精力放在英语读物的翻译、编写、出版方面。1936年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美语言文学。1939年回国后任武汉、东吴等大学教授。曾与鲁迅、茅盾、田汉、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参与文化运动。1947年春,前往台北创办台湾大学文学院并任院长。六十年代赴新加坡,先后任义安学院、新加层印剧标翻双信观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1972年底,以70高龄退出讲台,后移居美试记采壳国纽约。
液陈始底右 钱歌川一生发表了大练示行零点量散文与英语教学资料,高护大希工苦坏仍他丝英包括《翻译的基本吸头拿抗由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英文疑难详解续篇》《论翻译》《简易英文文法》《简易英文动词》《美国日用英语》《英语造句例解》等,影响深远。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决兵应顾继差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发吸包解查小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席妈财世阿天能力。
重版补记 1
一 一个古老的问题 1
二 约定俗成万物名 5
三 岂有此理必有误 9
四 严复说的信达雅 14
五 佛经的翻译方式 19
六 批评的和实用的 26
七 直译和意译举例 30
八 译文第一要通达 35
九 首先要了解原文 40
(1)理解字句的含义40
(2)字句以来自外的含义44
(3)找出典故的来历49
(4)分辨英美的作者53
十 中英文中的虚字 60
十一 不能翻译的字句 65
十二 两国语义不尽同 69
十三 在动手360百科翻译之先 73
十四 选用适当的字句 76
十五 英空欢译中五种方法 80
(1)省译法 80
(2)增译法 83
(3)倒译法 84
(4)改娘译法 86
(5)简译法 88
十六 英文长句的译叠请求法 90
(1)在关系代名词处切断93
(2)在关系悼试副词处切断94
(3)在副词处切断 94
(4)在动词处切断 94
(5)在名词处主非边提策心期切断 95
十七 容易译错的字句 96
(1)英译中 96
(2)中译英 108
十八 二竖的故事试译 120
原文 120
语译 121
英译 121
附录 翻译实例评述 123
例一 123
例二 126
例三 127
例四 132
例五 138
例六 142
例七 144
出版后记 149
钱歌川先生以两类著作闻名于世。
一类是散文,量多质优。据陈子善统计,他在大陆和海扩达转临席外总共出版了《詹詹集》、《流外集》、《偷闲絮语》、《北平夜话》、《巴山随笔》、《虫灯缠梦录》、《竹头木屑集》等散文集二十多本,其数量超过了林语堂和梁实秋,仅次于周作人;陈子善说他读钱氏的散文能"感受到一种修凶束几跨养,一种直率,一曾执日种亲切,一种人生的推机富兰色担态度,就像他的笔名'味橄'的含意那样,如嚼橄榄,深有余味,甘美无穷", 铁苗毛重然叶五同屋井清有英国散文的味道,闲散,渊博,隽永。
另一类是英语教学资料,影响深远的就有《翻译的屑乘漏基本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英文疑难详解续系况造倍阶属场篇》、《论翻译》、《简易英赵控周维领包沙朝刻婷个文文法》、《简易英文动词》、《美国日用英语》、《英语造句例解》等,都是基于他数十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凝炼而成,有些被大学采用作为教材。与一般的英语教学资料相比,钱氏的英语教材富有浓厚的文学底蕴。作者在书中的举例,多出自欧美文豪作品与中国粒酒古典文学作品,这让报记第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求德布创耐花工放双会相字句锤炼及语言感受能力。
这本《翻译的基本知识》典型配随地体现了钱氏作品的特点,在不长的篇幅中,读者既能了解翻译的别板室乡失架范北组众历史与理论知识,又能有足够的例句学轴习翻译的具体技巧,是不可多易并临验代六得翻译基础入门书。
在此要特别感谢张兆龙先生,是他不辞辛劳帮助我们联系远在美国纽约的钱歌川的女儿钱丽娜女士,我们才得到了钱先生著作的出版版权,使得这兴似圆振之传善路任些优秀的著作得以在大陆出版。《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英文疑难详体地绝继气解续篇》也会陆续与读者见面,敬请期待。
这本小书问世以后,竟意外地引起学术界一些朋友的注意,使我感到颇为兴奋。首先是南洋大学的同僚,年轻的史学家曹仕邦先生的来信。他提出好一些读后感,其中有一条是最有耻墓遥意签狼永义的,可供爱好或从事翻译的人参考或研究,所以我转录在此,并附我本人的答复,以待博雅君子的核定。
"原书一二四页至一二五页'二竖故事的试译'文中,先生将'余得请于帝焉矣'句中的'帝',译作the late king,后学觉得似宜改用lord一字来译较好,原因有二:
(a)春秋时代最高统治者是'王',而不是'帝'。至于秦、齐互称东、西帝,是战国末年的事,即快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才发生的。所以这里说的'帝',可能是指'天神','上帝'而言。
(b)先生已经指出英文是一种含糊的语文,因此我觉得利用它的含糊特性来翻译,似乎更要圆通些。英文的lord,既可作'上帝'解,也可作'大人'解,所以在此为'天神'固可,为'先王'亦无不可。"
曹先生提出的这种高见,给了我在翻译时选辞拣字上很好的示范作用,不过我当时执笔翻译那句古文时,也曾为得在emperor,king,ruler,duke,lord诸字间加以抉择而有所迟疑,最后采用了king,是根据下面两条规律来决定的:
(1)卒葬曰帝。(见《大戴礼·诰志》)
(2)措之庙立之主曰帝。(见《礼·曲礼下》)
意即一位国君,在生为公为王,死后便可称之为帝。如果在生是称帝的,死后则称先帝,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上说的"先帝创业未半"之类。
翻译是要字斟句酌的,曹先生虽未尝从事翻译,却有这种翻译的精神,值得佩服。因为他提出异议,我才有机会说出我翻译那一个字时的苦心,为那些不假思索随意照字面翻译的人树立一种楷模,以期减少翻译上的错误。
在同一文中王叔岷先生也曾告我,"公疾病,求医于秦"句中的"疾病"作"疾甚"解,幸亏我译为suddenly fell ill(一听就病倒了),意思相差不远,虽没有用serious一类的字眼,但后面说景公已病得神智不清,其病情的沉重可想而知了。
此外,新加坡文学界的元老连士升先生,也在报端写了一篇《海滨寄简》,专谈读了《翻译的基本知识》一书后的感想,可视为一种书评,现节录一部分如下:
谈到翻译,你可以说是斫轮老手,本质上,你是个作家,在散文作家里你有一定的地位。你精通英文和日文,在分析和了解上,绝对不成问题。此外,你有几十年翻译的经验,乐此不疲,越运用越纯熟。加以多年来,你在各大学里,所担任的多是翻译的课程,熟能生巧,心得自然比较一般畅晓两三种语文的人多得多。因此,当我没有拜读大著以前已经有了信心,读完之后,更觉得名不虚传。
说来实在不容易,任何一技的成功,完全靠累积的功夫,而关键又在于浓厚的兴趣,和有恒不懈的努力。
只因你对于翻译很有兴趣,所以你才能够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功夫,来研究和传授翻译。翻译家不但是本国文字的作家,而且是外文的爱好者。在没有动笔翻译之前,必须对于原文有深刻的了解,要达到这目的,各种字典、辞典,以及有关问题的参考书,必须齐全。你很幸运,几十年来都在大报馆、大书局、大学校工作,公共图书馆的设备,大可补充个人藏有不足的地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一个作家或翻译家多么努力,假如没有得力的工具,他的工作效率将大为减低,甚至根本没法子进行。
一个人最怕自视太高,唯我独尊,对于别人的成就,根本不放在眼内。你是充分了解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的人,因此,你时常研读各著名翻译家的作品,看看人家的优点在哪儿,缺点又在哪儿,然后取其精华,删其芜杂,以便树立自己的翻译方法。的确,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一种原文,百人译出,尽不相同。有的对原文的了解不够深刻,有的对于有关学问完全外行,有的要做急做章,不免流于疏忽,有的中文太差,译出来的东西,比天书还难读,诸如此类的事情,时常可以见到,在这儿,研究翻译,尽量采用别人的长处,如发觉别人翻译有错误,就应以"哀矜勿喜"的态度,提高警惕,免得重蹈覆辙。
其实,谈理论并不难,最难的是取譬引喻。初出茅庐的人经验不够,他们不是食古不化,便是食洋不化,没法子提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作得力处,在于实例很多,使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种深入浅出的功夫,证明你的确是个行家。
在第九章"首先要了解原文"里,你特地选出五十字,注明同一字而英美的意义不同。举一反三,聪明的读者不难了解同一文字,而含义却是那么歧异。这会提醒他们以后阅读书报,尤其是把笔为文,须加倍小心。
你幼时在故乡打好巩固的中文基础,后来留日,又留英,长期的努力,使你在中、日、英三种语文上,达到优游自得的乐趣。因为你学了日本学术界勤学苦练的功夫,对于外文的进修,多是脚踏实地,所以在翻译和写作上,绝对不成问题。这两三天来,我细心研读揣摩你的"二竖的故事试译",这才了解你的英文写作的能力实在高明。你把《左传》一段古文,先译成浅近的白话文,再译成琅琅可诵的英文,这一套真实的功夫,不由得不使人肃然起敬。
平心而论,创作困难,翻译也不容易。作家只须精通一种母语,翻译家至少须畅晓两种以上的文字。虽然作家还需搜索枯肠,博访周询,找出许多材料来证实他的理论,而译者却可节省这些麻烦,把人家既成的作品拿来照译,但是在行文上,作家可以自由发挥,而翻译家须受原文的限制,有的可译,有的不可译。有的虽能做到信和达的程度,但因时间和地域的关系,一篇译文,读来全不是味道。
最后,我非常同意你的建议,一切译文必须以逻辑为标准。假如译文不合逻辑,读起来完全不像话。译者必须自己先把原文彻底了解,才可下笔。原意完全明白,译文合乎逻辑,那么"信"和"达"的两大条件已经做到了,至于"雅""不雅",见仁见智,各人的看法不同,只好不去管它了。
(文见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新加坡《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