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亚菊

亚菊(学名:Ajania pallasiana (Fisch. ex Be来自ss.) Poljak.)是菊科、亚菊360百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中部茎叶卵形,长椭圆皮境形或菱形。全部叶有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下面白色或灰白色。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宽钟状。总苞片4层,外层长椭圆形,中内层长卵形。边缘雌花约3个,花冠与两性花花冠同形,管状。雌花与两性花花冠全部黄色,外面有腺点。花果期8-9月。

布于中国黑龙江东南部;俄罗斯及朝鲜也有分布。生于河谷滩地、林绿草丛中。性喜凉爽和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高燥的环境。不择土壤,但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亚菊色纯质厚,株形饱满,适于丛植;叶绿银白镶边,轮廓分明,与绿叶相映成趣花开繁茂,金黄亮丽,是优秀的观花、观叶地被植物。广泛用于花坛,花境,或布置假山、路缘、草坪绿地等。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亚菊
  • 拉丁学名 Ajania pallasiana (Fisch. ex Bess.) Poljak.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点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通常不分枝,被贴伏的短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枝及花梗上的毛较多。中部茎叶卵形,长椭圆形或菱形,长2-4厘米,宽1概派名么-2.5厘米,二回掌状或不规则二回掌式羽状3-5裂。一回全裂,二回为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茎上部叶常羽状分裂或3裂。基生叶和下部茎叶花期枯萎脱落。全部叶有柄,柄长0.5-1厘米,两面势延良续次主演毛资异色,上面绿色,无毛或有极稀轴盐办具供而送疏的短柔毛,下面白色或灰白色,被密厚的顺向贴伏的短柔毛。

亚菊

  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宽钟状,直径6来自-7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长椭圆形,长2.5-3毫米,中内层长卵形,长约360百科4毫米。全部苞片有光泽,淡麦秆黄色,边缘无色透明宽膜质,而外层苞片顶端有半透明蜡质扩大的圆形附属物。边缘雌花约3个,花冠与两性花花冠同形,管状,长3.5毫米,顶端5齿裂。雌花与两性花花冠全部黄色,外面有腺点。瘦果长1.8毫米。花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东南部;俄罗斯及朝鲜也有分布。 生于河谷滩地、林绿草丛中。性喜凉爽和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高燥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也有较好的抗热性。不择土壤,但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严身满化读失低的砂质土壤,忌连作与积涝。

繁殖方法

 来自 繁殖用扦插、分株、压条的方法繁殖。扦插在生长季乱究别十绝车希节进行,插穗取带2-3个360百科节的枝条,长度5-10厘米,在疏松透气的基质中扦插,保持空气和土壤湿度,半月可生根。分株在秋冬季进行,老植株2-3年分株一次。因亚菊易产生根蘖,压条繁殖可刻伤根蘖部,覆土生根后,分离出新株。

栽培技术

  选择向光处栽种。在中国南方可露地越冬,但冬季要减以全宽少浇水和施肥。土壤偏碱植株生长较好。

病害防治

  亚菊枯萎病又名疫病,是亚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发掌映兰功富孔病率不高,但危害大,植株遭论概社诉此病害侵染后,很快萎蔫枯死。发州热宣病初期,地上部顶端生长缓慢,一个分枝或数个变为淡灰色,失去光泽。发病后期,枝条萎嵩下垂,最后枯萎,叶片颜色变淡。常常是植株的一侧枯萎明显。幼株受害时,造成畸形。解剖病茎,可以看到维管束中有变褐色的条纹,条纹从根部一直扩散到茎的最上部。从下向上逐渐变淡。引起病两于看害的主要原因是病原细菌记字针衡酸盐在病残件中及土壤存活,来年随工具在修剪,摘心及搬运中扩散,自植株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最适合温度为27-32℃,湿度90-100%,温度15℃以下,湿社乙斤心度低于80%时病害很少发生方由促。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该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减少侵染源,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二是选取无病插穗进行繁殖齐见关五还含。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发病较重的地区,要对土壤、花盆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使用旧盆、旧土和不腐熟地基肥。小苗移植时要避免伤根,所用工具用7为却句0%酒精或1%甲醛水浸泡后字船席际倍呢部使用。四是扦插前将插条放于1片言斯令长养省000倍液链霉素或(氯霉素、土霉素)溶液中浸泡4小时。

主要价值

  色纯质厚,株形话充微饱满,适于丛植;叶绿银白镶边,轮廓分明,与绿叶相映成趣花开繁茂,金黄亮丽,是优秀的观花、观叶殖分学地被植物。广泛用于银帝花坛,花境,或布置假山、路缘、草坪绿地等。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输别-无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传媒翻译
下一篇:冯宝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