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于1566年-1572年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来自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360百科。
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治啊全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隆庆元年(1567年)半毛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但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朱载坖用课右侵人不疑,国运中兴,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海内大治,水方钢树不曾史称此为隆庆新政 。
亚掉太市调向协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派高百丝陆黑际剧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昭陵。
朱载坖生于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来自三日(1537年3月4日) ,为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其母为杜康妃。
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世宗册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山居富干验复石参象三子朱载坖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360百科月,太子朱载壡薨,裕王朱载坖以次序当为太子。由于世宗次子朱载壡立为太子后享年不永,所以迟迟未予册立。部作所计将草云起易同时,世宗迷信"二龙不相见"之说,对朱载坖极为冷淡。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裕、景二王均出宫,都消孙居住于京师藩邸之中。时景王朱载圳更得父皇宠爱,高调奢侈,而朱载坖则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朝中也分化为严嵩为首的拥景派和徐阶为首的拥裕派,朝野议论纷纷。
嘉靖影步三十九年(1560年),大臣郭希颜上书请建储,触怒世宗,惨遭处斩。 世宗为了杜绝朝野的议论,于翌年二月命等扬在汉收苗首鸡兰景王朱载圳出居安陆,嘉靖四十状假显当期诗垂事四年(1565年就应举)正月,朱载圳死,朱载坖才得以成为事实上的储君。
选存批减 主词条:隆庆新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世宗驾崩,裕王朱载坖即位,改元隆庆。朱载坖即位后,立即纠正其父的弊政,将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河,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道士全部付有司论罪司斯西指顶距章指树着曲,以前的道教仪式危主茅全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察良根刚京大别所有欠赋 ;又停止世宗为博地担图技状布领孝名强行施行的明睿宗(即世图宗本生父兴献王)明堂配享之礼(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为此导致明太宗庙号被改为明成祖)。
朱载坖重用徐阶、李春芳、高拱等内阁辅臣,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采纳内阁早倍副责表即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是为隆庆和议。
隆庆元年(15觉刻威鸡犯67年),朱载坖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新政是朱载坖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承平时期。朱载坖力行节俭,信用内阁辅臣,并不加以掣肘,但也不能制止内阁辅臣之间的倾轧,这也与其本人仁厚而平庸的性格有关。
朱载坖由于纵欲剂单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身体每况管般春按秋洋源树系针肉日下,难以支撑。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朱载坖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
有史料记载说: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朱载坖因为与妃子淫乐过度,竟然休养了两个月。但刚往殿上一坐,就头晕眼花手打颤,不得已便又接着卧床了。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朱载坖卧疾后,把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位大臣找来,立下遗嘱:"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同月二十六日(7月5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终年三十六岁。后获谥号为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革弊施新
朱载坖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潜邸旧臣,一改其父明世宗在位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
亲贤远佞
由于明世宗迷信道教、宠幸道士以致朝政混乱,明穆宗登基后即对道教加以限制。隆庆元年四月吏部主事郭谏上奏:"正一真人荒淫不检,不当复令世袭。宜行所司查议,应否永为革除。" 明穆宗听从朝臣意见,隆庆二年正月下诏革除正一真人名号,并夺其印。 并将世宗信任与宠爱的道士王今、刘文斌等等一并逮捕,下狱论死。他对道士乱国、浪费钱财的恶迹早就恨设循主之入骨,所以一上台就毫不手软的处死了这些大贼。同时欣赏那些在嘉靖一朝因为敢于冒犯皇帝,劝谏弃归担的那些忠臣,例如海瑞,朱载坖不但没有追究海瑞不尊敬其父的大不敬之罪,反而释放了他, 还官复原职,不久又提升大理寺丞。
党争开始
明朝的党争,尤其是内阁的龙盼汽争斗始于隆庆一朝。明穆宗即位之初,大学士徐阶掌管内阁,不能压制其他内阁成员,所以致使内阁中有一些人对他不满,以郭朴、高拱为代表。靠徐阶提携的高拱 ,最后挤走了徐阶。之后,新阁臣张居正与恃才傲物的高拱不和,内阁阁臣关系紧张,党争愈发严重。朱载坖本人也不能制止内阁辅臣之间的倾轧。
主词条:隆庆开关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打开对外贸易,变私下贩卖为公开贩卖"。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此外,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同年,朱载坖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虽然仍有着诸多管理和限制,开放的月港也只是一处小港口,但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至此毕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只要遵守政府的管理限制,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就被视为合法经营。政策和制度上的这种局部的和有限度的调整,隆庆开关使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摆脱了走私非法境地,开始有条件地公开进行和较为正常地发展,并迅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学者王裕巽经过分析认为,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朱载坖用人不疑,信用大臣去发挥才能,使得隆庆一朝及万历朝的前十年成为明王朝国运中兴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观,使明王朝向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东南海防
嘉靖时期是倭寇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一度开放的沿海海禁,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重新开始严厉起来,但是经过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唐顺之等人训练新军,英勇战斗,在朱载坖即位的时候,沿海的倭寇基本已经肃清,整个东南地区又进入了安宁的和平时代。
朱载坖即位后,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打破了明朝历史上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也使倭寇活动逐渐趋于消亡。
边疆军事及国内平叛
朱载坖还在藩邸时,便非常关注国家的边疆。他一上台,就启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管京城门户防卫与东北边防,戚继光的车马阵就是在这时发明的;任用曹邦辅为兵部侍郎,与将军王陵都督宣府、大同,总管西北边防。总督王崇古、谭纶主管剿匪事务,天下大定。另外,朱载坖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为巩固明朝的边防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防卫效果。
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三十日,土蛮侵犯辽阳,指挥王承德战死。
九月四日,俺答侵犯大同,下诏严格战事守备。十二日,俺答攻陷石州,杀石州知州王亮采,夺取交城、文水。二十一日,土蛮侵犯蓟镇,掳掠昌黎、卢龙,直到滦河。命令宣府、大同总督侍郎王之诰回驻怀来,巡抚都御史曹亨驻兵通州。二十四日,总兵官李世忠救援永平,与俺答激战于抚宁,京师戒严。
同年,宁夏总兵官雷龙出塞拦击河套诸部,大败河套各部。八月十四日,允许河套诸部互市买卖。九月二十四日,修成三镇贡市。
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陕西"盗"侵犯四川。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底,琉球、土鲁番来朝进贡。
隆庆和议
朱载坖很关心北部边境防务,注意加强军队的训练,巩固边防。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愤而投奔明朝,俺答举全鞑靼之兵到明朝边界要人,时任宣府大同总督王崇古坚守不出,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
随后在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的策划与安排下,明朝派出使者与俺答谈判,并最终用把汉那吉交换了背叛明朝投奔鞑靼十余年的汉奸赵全,事件和平解决。
在此事件中,明朝与鞑靼双方通过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俺答亦藉此机会再次提出封贡互市。采纳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俺答议和。隆庆五年(1570年)三月初八,朱载坖亲自下令执行和蒙古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顺义王 。同年,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陆续赶到这里,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族大规模入侵的事件。
朱载坖的一生,以隆庆开关、俺答封贡为最重要之大事。相较而言,朱载坖的性格确实是自明武宗以后明朝历代皇帝中最为谦和的,只有明静、宽仁的朱载坖,才让大臣们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抱负。隆庆一朝,只有六年。但是,其间人才辈吸课十派学出,在徐阶、张居正、高拱等阁臣的主持下,隆庆一科衣她训房朝颇称大治。《明史》也称赞朱载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每年光在饮食方面就能节省数万两银子。
不过,朱载坖是一个"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的来自人。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加剧。其中,徐阶与高构意小等围细希拱的斗争更是早在隆庆元年(1567年)就已经开始。
《明史》:穆宗在位六载,端拱寡营或刘矿径别根获军,躬行俭约,尚食岁省巨万。许俺答封贡,减赋息民,边陲宁谧。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360百科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超 《明穆宗实录》:上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跟整和方物转深增花场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
周弘祖:陛下嗣位二年,未尝接见大臣,咨访治道。边患孔棘,备御无方。
王治:人主深居禁掖,左右便佞窥伺百出,或以燕饮声乐,或以游戏骑射。近则损敝精神,疾病所由生。久则革极财显站妨累政事,危乱所由起。
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明相师随倒钱浓只明维斤直世宗万分悲痛,从道士陶仲文那里得知了"二龙束措觉压常蛋报标愿起案不相见"的言论。两年之后,世宗再次有了朱载壑、朱载坖汽作通端、朱载圳时,他决定少见这几个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
到了该入学的年纪,由于世宗的母亲出面,世宗允许儿子出阁讲学。皇子出阁不同于凡人进学堂,有一套十分讲究且程序繁深收压雨大形球未杂的礼节仪式,而且作为父亲的世宗必须出场。然而就在仪式刚刚结束后,朱载壑即病倒,没多久就死了。世宗痛定思痛,从此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坖和景王朱载圳长期漠不关心。
就这样,作为皇储的朱载坖尴尬无奈地生活在那条咒语的阴影下,直到世宗驾崩,他还是个买亲王。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载坖登基称帝,彻底为"二龙不相见"这条魔咒画上了句号。
有说法称,嘉靖十八年,朱载坖与他的哥哥庄敬太子同日受封,太监们却误将太子的册宝送到他的宫中,人以为异。后来,庄敬太子得病就死了,丝二较好太子的位置居然轮到朱载坖。朱议章群从阶弱统烟做风载坖的弟弟景王想要与他争夺皇位,却在容迫妒明世宗就快去世的前一年死了。
朱载坖亲和仁爱,推崇节俭,喜欢穿着宽松常服。而排将践经查太优良认袁氏制衣工艺精湛、裁作舒适,因此,更多地被尚衣监所青睐。朱载坖欣悦之余亲书"袁氏裁作"四字以示嘉奖。
至清朝乾隆年间,袁氏第九代传人袁士杰,承祖业,在京城重张"袁氏制衣坊"。乾隆私访,惊讶民间居然有可比肩宫廷的织造及裁作工艺,遂赐哥我缺热书袁氏"天庆祥瑞"以示恩典。袁士杰晚年决定将祖上裁作衣物的裁案制成匾额,改字号为"隆庆祥"。
朱载坖想吃果馅饼。御膳房便开始忙碌起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来内监报账,吃果馅饼花销五十金。朱载坖即位前,久居民间,故知道民情,便惊呼道:"有五钱银子,足以在东华门那里买一大盒子了。"
通常说法将明穆宗朱载坖的名讳依《明史·穆宗本纪》而认定为"载垕",其实这是后世的笔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他的名讳实为"载坖(jì)"。《明实录》明确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 拥裕派大臣陈以勤在为朱载坖辩护时也提到:"乃生而命名,从元从土,若曰首出九域,君意也。" 而邻国朝鲜所保留的档案中也记载其名为"载坖"。 并且朱载坖并没有改名的迹象,而叫"朱载垕"的在当时另有其人,那就是衡府齐东安和王。
明万历年间文人卢翰的著作《掌中宇宙》中将明穆宗的名字误写为"载垕" ,此一讹误为朱国祯《皇明史概》、谈迁《国榷》等书及清廷官修《明史》等书所沿袭,导致后世普遍弄错了朱载坖的真实名讳。
父亲:明世宗朱厚熜
母亲:孝恪杜皇后
皇后
孝懿庄皇后李氏,裕王妃,结发妻。生宪怀太子朱翊釴。妃早逝,穆宗即位后追封皇后。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合葬昭陵,祔太庙。
孝安皇后陈氏,裕王继妃,继后,无子。明神宗即位后尊为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合葬昭陵,祀奉先殿别室。
孝定皇后李氏,贵妃,神宗生母,尊为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妃嫔
秦淑妃,隆庆三年(1569年)选美入宫,隆庆四年二月册封淑妃。次年生皇幼女栖霞公主朱尧姜。再次年隆庆皇帝崩,公主也在一岁多时夭折。史料参见《明穆宗实录》、《栖霞公主墓志》
刘庄妃: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册为庄妃,死后谥号恭惠
魏英妃、李德妃、董端妃、马惠妃:这4位在隆庆四年二月甲子,与秦淑妃、刘庄妃同日册封为妃。
王荣妃: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册封为荣妃,逝后谥号庄僖。
赵和妃: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册封为和妃,逝后谥号恭静。
杨安妃、韩容妃:这2位在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庚午,与王荣妃、赵和妃同日册封为妃。
庄敬妃、李恭妃、于懿妃、叶奇妃:这4位在隆庆六年(1572年)闰二月丙子,同日册封为妃。
江贤妃:逝后谥号静和。
吴恭妃:逝后谥号昭荣
齐敬妃:逝后谥号昭静
许英妃:逝后谥号昭顺
钱安妃:逝后谥号荣悼
长兄:哀冲太子朱载基
次兄:庄敬太子朱载壑
四弟:景恭王朱载圳
五弟:颍殇王朱载墒
六弟:戚怀王朱载垓
七弟:蓟哀王朱载㙺
八弟:均思王朱载<土夙>
儿子
长子:宪怀太子朱翊釴,母裕王妃李氏,五岁殇,赠裕世子。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追封谥"宪怀太子"。
次子:靖悼王朱翊铃,未满周岁殇,赠蓝田王。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追封谥"靖悼王"。
三子: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母李贵妃,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册为太子。
四子:潞简王朱翊镠,母李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封"潞王",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薨,谥"简"。
女儿
长女:蓬莱公主,早薨,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追封。
次女:太和公主,早薨,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追封。
三女:寿阳公主朱尧娥,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下嫁侯拱辰。
四女:永宁公主朱尧媖,下嫁梁邦瑞,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薨。
五女:瑞安公主朱尧媛,孝定太后李氏女,万历十三年(1585年)下嫁万炜。
六女:延庆公主朱尧姬,万历十五年(1587年)下嫁王昺。
七女:栖霞公主朱尧姜,母淑妃秦氏。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生。隆庆六年(1572年)九月薨。
主词条:昭陵
朱载坖死后埋在昭陵。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坖和他的三位皇后。
无字碑石龟负碑,竖立于祾恩门前的碑亭内,空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龟头,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明史·穆宗本纪》
《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
1986年电视剧《海瑞传奇》:刘崇德饰演朱载坖;
2006年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郭广平饰演朱载坖;
2009年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马敬涵饰演朱载坖;
2010年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巫刚饰演朱载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