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来自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毛跟挥吧吃额州四使君登惠义寺》是唐代大诗杜甫流寓四川时所写的诗篇。全诗八句四十字,上四句咏寺,下四句感怀。

  • 中文名称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 创作年代 盛唐
  • 作者 杜甫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出处 《全唐诗》

作品原文

  陪李能初价菜那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①。

  莺花随世界②,楼多笑往报阻头期磁尽阁寄山巅③。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④,潇洒共安禅⑤。

注释译文

  海息证①虚空不住天--"虚空"语出《楞严经》:"虚空寂然。"杜修可曰:取佛书不住相意,谓天运无常以成四时。

  ②莺花--语出唐孙逖诗:"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璎珞经》:"无来自量世界,尽观众生。"丘迟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人合之曰莺花。

  ③楼阁--语出周王褒诗:"建章楼阁迥。"

  ④金印--语出《晋书》:周颙曰:"取金印如斗大。"

  ⑤潇洒共安禅--"潇洒"语出无名氏诗:"高揖半肉斯或座须阶阳谢时俗,潇洒出樊笼。""安禅"语出《法华经偈》:"安禅合掌。"江总诗:"石室乃安禅。"

创作背景

  这是杜甫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流寓四川时,陪同川东北地区(果州,今四川南充市;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阆州,今四川阆中市;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四位太守,游览梓州著名的慧义寺所写诗篇。

作品鉴赏

  "春日无人境,来自虚空不住天"杜甫在四川虽是寓公幕僚,生活清苦,平常诗作不离"忧患"二字。但一进入寺庙,心境就为之一变。虽陪同四位长官到寺庙游春,但也如"无人境",不把权贵放在眼中,当然,彼此也是朋友,杜甫也犯不着去白眼。这里"无人境","不住天",真是有"我法二空"包裹宇宙的境界和气概。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沿途所见,无处不春光大好,莺花随路、啼香伴人。而惠义寺那巍峨壮观的"楼阁",就飞耸在山巅之上。"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登上惠义寺的山顶,环看这四周的春光,杜甫再也压抑不住自己"迟暮"、年衰无为的失落感。尽管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但至此时仍是一无所有,不由一阵阵感到"惘然"和茫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好佛好禅的人不少,上至朝廷部院,下至州县,没有谁不常到寺院来祈祷,或参学一些佛理,并习练一些修行方法。但这仅仅是一种从外面的欣赏而已,并没有真正进入佛门,在座诸公,谁敢于把自己的"金印"解下,辞官解籍,再遁入空门。没有,世人终究是舍不得那个"金印"。若真的舍得下,那么大家一起共同"安禅",才真正是"潇洒"得很。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360百科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四略图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超几议促货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照字到每包区略基加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