茝,汉语三级字, 读作茝(chǎi),古书上说的一来自种香草,即白芷(zhǐ流王占动支真)。
基本面执队犯少卫过压剧字义
●茝chǎi
◎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详细字义
◎茝chǎi
〈名〉
(1)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即"白芷" [Dahuria angelica]
山茝,藁本也。--《广雅》
茝兰芳。--《汉书·礼乐志》。注获:"即今白芷。"
侧载臭茝。--《史记·礼书》
沅有茝兮 澧有兰。--《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多用于人名
基本词义
◎茝zhǐ
〈名〉
香草名。即白芷 [Da那盐弦破hurian angelica]。如:茝若(茝若。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茝药(即白芷)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并丑止切,音齿。《玉篇》来自香草。《说文》嚣也。齐谓之茝,楚谓之离。《尔雅疏》茝,芎藭苗也。一名蘪芜。《礼·内则》佩帨、茝兰。《史记·礼书》侧载臭茝,所以养鼻也。《博雅》山茝,蔚香、藁本也。
又《韵会》通芷。茝阳,地名。详360百科芷字注。
又《广韵》昌绐切。义同。
统一码:U+831D
五笔:AAHH
仓颉:TSLL
郑码来自:EHVV
四角:44712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