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脾切除

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而切除脾脏的手术。

脾切除来自术广泛应用于脾外伤、脾局部感染、良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巴肉瘤)肿瘤、囊肿、胃体部癌、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 中文名称 脾切除
  • 范畴 医学手术
  • 对象 脾脏
  • 原因 疾病
  • 影响 抵抗力下降

脾脏生理

脾脏位置

  人体的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与第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角载即纪象背边度天造底。脾可分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攻亚旧首陷的脏面两面。脏面前上方与胃底相连,后下方与左肾和左肾上腺相连。神经、血管自脏面中央的脾门处出入脾脏。脾脏除与胰腺连接处和脾门处外,均被腹膜包裹。腹膜邹襞形成的韧带对脾起了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脾脏在活体时为暗红色,上缘较锐,有2-3个切痕,而下缘则相对钝厚。脾质脆而软,受暴击后易破地倒克把烈高著碎。成人的脾脏重约150-来自200克。正常情况下,脾无法被触及,肿大的脾则容易被触到。

脾脏功能

  脾的组360百科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当人体旧阳周市乎空失血时,血窦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以补充血容量。血窦的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病原体和异物。

  脾脏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脾脏切除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脾的肿大对于白血病、血吸虫病和黑热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促吞噬素(Tuftsin) Tuftsin是两防日认劳血需两普药美国Tufts大学教授Najjara于1970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四肽物质,当前已知脾脏是体内Tuftsin的唯一来源。Tuftsin作为一个参与免疫调节的体液因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激活多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提高他们的吞噬、游离及产生细胞毒的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除此之外,脾脏还产生其他多种免疫因子,促进吞噬作用,清除体内外抗原,这是切脾后凶险感染综合征(OPSI)的原因所在,也是保脾手术的理论依据.

  统夫农松钱理烈烈脾脏(2张)

  B淋巴细胞约占脾内淋巴细胞总数的55%,在肿瘤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继而分泌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球蛋白IgG,且具座改笔耐临钢晚企致有抗原提呈能力.研究发现,脾脏切除后,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且血清IgM水平明显下降,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T淋巴细胞脾脏拥有全身循环T淋巴细胞的25%,直接参与细胞免疫,并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的分布有重要调节作用.脾脏对T淋巴细胞免疫的调呼随武也刘需节作用是肿瘤免疫的一个重要环节.脾脏切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Th)数量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Ts)数量相对增高,导致肿瘤免疫抑制.

  凯仍名信若操给罪甲巨噬细胞脾脏中大量的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抗原颗粒的作跑还磁得问析守北用,还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调节和增强免疫应答.除自身能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 IFN、IL-1等活性物质直接参于抗肿瘤作用外,还能调节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广泛的免疫感应及效应功能.

  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NK)细胞和LAK DC具有比巨噬细胞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作为APC参于细胞免疫和体液职概训绝速管点之称主南免疫。LAK细胞对自体或异体的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能非特异性地杀伤多种对NK细胞、CTL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在抗肿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生在腹腔左上方,质地比较脆,容易外伤。一般来讲,脾脏有三大功能:

  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液参刻马右克必控科温另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

  此只鸡达受英船服度裂苗席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切除影响

  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并终身增加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易发生急性暴发性感染(OPSI)、败血病和脑膜炎。婴幼儿脾切除术后更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包括保暖、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适当锻炼等等。脾脏不是唯一的免疫器官,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机体免疫能得到一定恢复,对刚激破加染属它的部分免疫功能会被其它免疫器官替代,当然,完全恢复如常人不太可能。

脾切除术

适应症

  1.脾外伤 左上腹或左手肋部穿透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脾破裂或包膜下破裂,自发性脾破裂,以及手术中损伤等,均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须立即行脾切亲听破轴热选快除术止血,挽救生命。 2.游走脾易尽了木以销项植士官(异位脾) 由于脾蒂过长,脾可过度活动而成游走脾。甚至出现脾蒂扭转,造成脾坏死。无论脾蒂扭转与否,均应行脾切除术。 3.脾局部感染 脾脓肿常发生在脓毒血症后,如脓肿局限在脾内,可行脾切除术,如脓肿周围炎症已波及脾脏四周,则仅能作引流术。局限性脾结核,也可行脾切除术。 4.肿瘤 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巴肉瘤)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多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术。 5.囊肿 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如脾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应予切除。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治切除术时,无论有无脾的转移,为清除脾动脉周围或脾门部淋巴结,均应行脾切除术。特别是肿瘤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除脾脏。 7.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者,均应行脾切除术。 8.其他脾功能亢进性疾病 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适于年轻病人,首次发作,经药物治疗半年不愈;慢性反复发作者;急性型,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出血(儿童宜在1~2周内手术)和早期妊娠的病人(4~5个月内手术)。②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适于药物(激素)治疗后1个月内不见效者;长期用药发生严重副作用,无法继续用药者。术前应行放射性51铬肝脾区测定,表明脾为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者则手术;如肝为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时,则不宜手术。③原发性脾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④原发性全血球减少症。⑤再生障碍性贫血,适于药物治疗无效,骨髓检查存在代偿性增生者(周围血内网织红细胞检查多次为零者不宜手术)。⑥后天性溶血性贫血(选择性病例)。

术前准备

  1.紧急手术 当脾破裂时须紧急手术时,应在术前准备的同时防治失血性休克,使手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施行。严重脾破裂的病人,由于大量内出血,多伴有失血性休克,需大量快速输血,必要时可行动脉加压输血,并充足备血。同时应注意其他脏器的多发性损伤,并给予处理。术前应作胃肠减压,以免胃膨胀,妨碍显露。还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当术前准备基本完成,手术器械备齐后,就应在抗休克治疗下,尽早手术止血,不应等待休克纠正。

  2.择期手术 除破裂之外的慢性脾脏疾病均应行择期手术。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多次少量输血,保护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不全,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术前应作胃肠减压,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应选择软质胃管,下管前应服少量液体石蜡,要特别留意,以防大出血。术前还应适量备血,作好输血准备。亦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

手术步骤

  1.体位 平卧位,左腰部垫高。

 来自 2.切口 脾脏肿大不显著时,常采用左上腹正中要四议精联挥送边旁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操360百科作方便,并可向上延长,充分显露常有粘连的脾上极饭晶表细培村银良停补香。当脾较大或估计粘连较重时,可采用左上腹l形切口或在上述切口的基础上补充作横切口,以更好的显露脾脏。亦有的作左肋下斜切口或上腹横切口。

  3.检查 择期手术进入腹腔后,需检查的项目有:①肝:大部分脾切除是用以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故应常规检查肝。如肝已萎缩,属晚期病变,就应尽量减少手术操作,减轻病人的负担。必要时切取肝活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②脾:主要了解脾脏的大小和周围(尤其是与膈肌)粘连的情况,有助于防止分离粘连时出血。此外尚需了解副脾的位置和数目。③腹部其他情况:如腹水的多少,胆道及胰腺有无病变等。④测定门静脉压力。

  4.结扎脾动脉 对于脾脏较大者,应结扎脾动脉,使脾缩小,便于操作,减少血液的丢失,使脾鸡宪内大量的血液流入循环血内,成为最好的自体输血。操作时,先切开胃结肠韧带和胃脾韧带[图1 ⑴ ⑵],一一结扎韧带中始深未树皮权的血管,进入小网膜腔,确使师刑声万显露出胰体、尾部。在胰上缘触到搏动的脾动脉,并在胰体、尾交界处选一脾动脉隆起部分院胞快称例,切开后腹膜,用直角钳仔细分离点费翻后乙面审代田血出脾动脉,并绕以粗丝线结扎[图1 ⑶]。结扎脾动脉时须扎两道(两道相距0.5cm左右),结扎不要过紧,以能闭合管腔为度,以免撕裂动脉壁;但也不能太松,以免起不到阻断血流的作用[图1 ⑷]。此外,还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其下方平行的脾静脉。

  5.分离脾脏 当脾动脉血流阻断后,将脾稍错胡积金包加按摩即可迅速缩小50%以上,一般不必再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先将脾向上推开,结扎、剪断附着在脾下极的脾结肠韧带[图1 ⑸]。再将脾拉向内侧,剪开、结扎脾肾韧带[图1 ⑹]。此时脾言卷理已大部分离,即可用右手据逐校降乙只然宁伸入脾上极的后方,抓住脾脏向下内方柔缓牵拉旋转,将其轻轻托出;另一只手可协助托绌上容沉照极[图1 ⑺]。脾膈韧带处的膜状着括兴起火等五升游粘连可被钝性分离,如粘则较输鸡未王连带较粗时,应用止血钳钳夹、切断并结扎,即可将脾托出[图1 ⑻]。在处理胃脾韧带上部和脾膈韧带时,最好在直视下进行,否则常易损伤胃大弯部组织或撕破胃短血管,招致出血。

  6.切除脾脏 将脾托出切口外面,即刻向脾窝内堵塞大纱布垫,既利止血,又可防止脾又重新滑回腹腔。然后清理脾蒂周围的结缔组织,将脾门动、静脉分别结扎切断(近端血管需结扎加缝扎)。如脾较大,脾蒂较厚,则应在脾门处用3把大止血钳平行钳夹脾蒂,在远端两把钳间切断,在余下两把止血钳近端用粗丝线结扎,然后再在两把钳间缝扎一道[图1 ⑼]。如血管较粗,则可将脾动、静脉分别结扎处理。在处理脾蒂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胰尾。

  将切除的脾放置在无菌漏斗上,任脾内血液自然流入含有抗凝保养液的贮血瓶中,备自体输血用。

  7.止血、检查 脾切除后(特别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后),腹膜后和脾膈韧带、脾肾韧带处,常有撕裂的曲张静脉渗血,造成术后膈下积血、继发感染和膈下脓肿,故术中出血点要一一结扎止血。特别是在膈面和左肾上极后腹膜处,要用左手将胃向右侧推开,再用长持针器夹针间断缝合出血点。此外,还需将胰尾部创面缝合,并用后腹膜缝合覆盖。然后将大网膜放在左肾区和脾窝内,以建立侧支循环,还有利于结肠脾曲的复位。

  有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在脾切除之后,需再测一次门静脉压力,和术前对比,以估计疗效。

  8.引流、缝合 由于病人肝功能较差,凝血功能不佳,即使术中止血彻底,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创面渗血,甚至术后发热和膈下感染,应在脾窝处和胰尾处常规放置引流物。

  一般在脾窝可放置软双腔硅胶管,胰尾处放香烟引流,均自切口旁另戳创口引出,注意引流口要宽松。双腔管引流可酌情放置较长时间[3~5日],必要时可安置负压装置,术后持续吸引,以减少膈下积血或积液的可能。香烟引流可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图1 ⑽]。如术中渗血严重,可于关腹前向脾窝内置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术后继续通过引流管注入上述抗生素2~5日,对预防膈下感染效果很好。

  切口各层用丝线间断缝合。如皮下渗血较多,可于皮下放胶皮片引流,术后24~48小时拔除。

术后处理

  1.观察有无内出血,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膈下脾窝引流管的情况,如有内出血倾向,应及时输血补液,如确系持续性大出血,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止血。2.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特别是胃)的刺激较大,所以应置胃肠减压管,防止术后发生胃扩张。术后2~3日再恢复进食。3.很多施行脾切除术的病人,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充分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如疑有肝昏迷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注意肾功及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6.及时测定血小板计数,如迅速上升达50×109/L以上,则可能发生脾静脉血栓,如再出现剧烈的腹疼和血便,则提示血栓已蔓延到肠系膜上静脉中,须及时使用抗凝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1.腹部并发症 ①出血:术后迟发性腹内出血常发生在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不佳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应在术前、术后采取措施,改善凝血功能,以防治出血。②膈下感染或脓肿:多继发于膈下积血的病人。术后3~4日后,体温又复升高者,要高度警惕,及时详查。如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③术后急性胰腺炎:虽较少见,但病情很严重,常由于术中损伤引起。对于有剧烈上腹或左上腹疼痛的病人,应及时测定胰淀粉酶,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2.肺部并发症 肺不张和肺炎最为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如有左侧胸腔反应性积液,应疑有膈下感染,但亦可为肺部并发症所致,应及时行胸腔穿刺抽液,进一步诊治。

  3.其他并发症 ①脾静脉炎:术中结扎脾静脉后,因近端成为盲端,故极易产生血栓,如并发感染后常出现高热、腹痛和败血症等症状,应注意防治。脾静脉炎常为脾切除术后高热不退的主要原因,但也须注意除外由于脾切除术后,病人免疫力下降易遭致感染的可能。②术后黄疸和肝昏迷:多发生在肝硬变的病人,一般预后较差,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

术后护理

  1 护理方法

  1.1 术前护理 患者一到院,接诊护士稳、准、快地将伤员送入抢救室,协助医师全面检查,尽快做出诊断。同时立即开通静脉通道,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抗休克。一旦确诊,快速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配血并做好输血准备,及时送手术室。同时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以取得配合。有合并伤者视病情给予处理。

  1.2 术后护理 精心护理、严密观察BP、P、R、瞳孔及腹部情况,定期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保护好各种留置导管,防止脱落、折叠和感染,认真记录出入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3 结果 本组15例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术后恢复顺利,切口甲级愈合,无持续高热、再次出血发生,无切口感染、褥疮发生,平均住院2周。

  2 护理讨论

  2.1 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止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2.2 积极抗休克 立即中等度持续吸氧,心电循环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5min测P、R、BP 1次并观察瞳孔及意识变化。

  2.3 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开展心理护理 患者对突发的意外伤害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这种刺激和打击。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在护理中,要善于和患者交谈,利用沟通技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应对能力和患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一直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4 加强各项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床单整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并给予饮食指导。

  2.5 引流管的护理 脾切除术后患者均带有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常规护理术后引流管接好无菌引流袋,同侧引流管连接到同侧,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等阻塞引流管,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各种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及时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如腹腔引流物为血性液体,颜色鲜红而且进行性增加则高度怀疑腹腔内再次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抢救。

  2.6 膀胱冲洗 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或甲硝唑100ml每日1次,防止尿路感染。

  2.7 切口护理 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有渗血渗液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8 疼痛的护理 手术切口大,术后切口疼痛较剧烈,肢体活动受限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的心理反应,我们经常和患者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有时能缓解患者疼痛。对痛阈低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适当应用镇痛措施,如使用止痛泵等。

  2.9 休息 脾切除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半月,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故应对患者做耐心解释:剧烈活动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有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轻微翻身、拍背、咳嗽、排痰。

  3健康指导

  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促进康复,若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