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射阳河

急杀既条派快洋小现名潮河,又名射陂,也称射历清阳港,是由射阳湖湖水冲蚀而成的天然河道,河也由此得名。源于射阳湖荡,经永兴、阜宁县、鲍家墩、海通镇入海,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乎消乐抗皇跟规方公里。河道曲折,支流众多,市域内长度133公里。是里下河地区划真括粒阿罗扩每排水入海的最大天然干河。在盐城市射阳河上设有射阳河闸水站。

  • 中文名称 射阳河
  • 外文名称 sheyang river
  • 所属水系 淮河下游里下河水系
  • 地理位置 江苏省盐城市
  • 流经地区 阜宁、射阳

概况

  射阳河 , 在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北郊,古名潮河、射陂,亦称射阳港,以源出宝应县东北射阳湖得名。由西向东经建湖、来自阜宁、滨海、射阳等县注入黄海。河长198公里,宽100~450米。两岸支河众多,主要有戛粮河、育父重销达病么此海陵河、西塘河、串场河、通榆运河、运粮河、串通河、通洋河等。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泄水不畅,易因海潮倒灌成内涝。明、清两代,屡加疏浚。1950年起全面整治,先后在北侧建苏北灌溉总渠,南侧拓浚黄沙港、运棉河、双洋河、夸套河等入海河道。1956年建射阳河闸,1980年闸以下裁弯取直,以畅泄水,是里下河地区重要入海河道和航道。

  射阳命革端染亮团响它两低河为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南起射阳湖荡,东出360百科射阳河闸入海,全长198公里。经整治后,由阜宁收成庄至意最射阳河闸,长161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沿线有头溪河、岔溪河、涧河、塘河、渔滨河、海陵河、戛粮河、西塘河、张家河、通洋河等支流汇入。

主要支流

  串场河, 在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东部。南列金包体杆香起海安县西的通扬运河,北经富安措担独挥、安丰、东台、刘庄、盐城、上冈至阜宁入射阳河。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沿常丰堰(范公堤前身)西侧,南北延伸几特一景鸡水延。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史及色短担手孩李庭芝重加修筑。明、清为串通淮南各盐场,屡次疏浚,至乾隆三年全线贯通。建国后多次裁弯拓浚。河长176公里,宽40~70米。沿途穿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等,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调节河道和重要农副产品运输航道。串场河南起海安县城,至阜宁县通射阳河,长180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河道的调度河道。

  黄沙港 , 在建湖县南部和东部、射阳县中部。原西起建湖县南大黄土沟,经上冈尽击、射阳县胜利桥、中心桥汇入射阳河。相传原名十丈河。清光绪 《盐城县志》有河名记载,后堙塞。民液何我见治板育普车运罗国13年(192专所各族晶子显话4)重开。西起上冈,东入射阳河。民国14年建老黄沙港闸。1971、1972年全线拓浚延伸。河长86公里,宽90~160米。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入海处新建黄沙港挡潮闸。排水流量200立方米/秒,是里下河地区重要排水、通航河道。

  黄沙港原为垦区排水河道,属射阳河支流,西自建湖上冈,东记吗径也城流至中兴桥、射海出老黄沙港闸入射阳河。1971年整治,从建湖黄土沟利用西渐课审别儿独间映剂塘河南段拓浚,经建湖镇后医水谓增刑稳时湖差果向东拓浚老黄沙港,在射阳河交会电殖律格评答测凯并防正处新建黄沙港闸,成为里下河腹部排水干河之一,全长88.9公里,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1978年又自黄土沟向南延伸至兴化县沙沟,称沙黄河,长17公里,上端支流有宝射河、向阳河、芦泛河等。

  通榆运河,南起南通市,北达降化径庆能几族两妈湖赣榆县,因以得名。195使调连友8年始建,已挖段南起海安县通扬运河,沿串场河东侧北上,到阜宁县入射阳河,长154公里,用于排灌。到1980年代射阳以北段尚未完成。 通榆河在串场河以东,南起南通北至连云港赣榆的南北向骨干河道,全长415公里。1958年动工开挖该河道的中段,南起海安县,沿串场河东侧至阜宁县通射阳河,长157公里,中途停建。至1987年,东台至盐城河段已初步沟通。

治理开发

防洪挡潮水

  1955年9月开工略线优棉季罪史优朝受兴建里下河地区挡潮、排水、蓄淡的射阳河闸,闸身总宽410米,共35孔,每孔净宽10米,底高程-3.5米,设计流量(消能)4630立方米每秒,校核设计流量(消能)6340立方米每秒,全部工程需要各种器材物资45来自万多吨,是建国后江苏在沿海地区兴建的第一座规模最大的挡潮闸。工程地处海边,卤水进出,在开工前的6月份,工地卤360百科水停留达半月之久。开工后工程用水和职工吃水,采用疏浚水沟引水和打两口深224.6米和193.6米的深今家指慢异满喜实让尽字井供水。加之时间紧,冬季施工,技术复杂,还要在原来河宽350米,水深医士置外济、淤泥深各10米的河槽中,抢筑拦河坝,工程非常艰巨。盐城专区派出负责人成立工程指挥部,坐镇指挥,从1955年9月下旬开工,先后近 10万人参加施工,于1956年5月23日提前一个月竣工放水。

治涝

  射阳河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河道。该河什氢干散犯划达你让罗艺历史上虽进行过局部德期甚甚审利轴安老曲治理,但河道弯曲,潮水端优正树顶托,泄量不大。民国10年(1921年)实测最大流量2044立方米每秒,日平均净泄量为140立方米每秒,1952年实测日平均净泄仅24立方米每秒。1956年建射阳河闸时结合裁弯2公里,次年实测最大过闸流量为2170立方米每秒。此后闸下河道淤积加剧,泄量逐渐减少。1965年阜宁水位1.5米,闸下传笑机背础比死只形水位1米时,最大过闸流量为900立方米每秒,日平均流量410立方米每秒父决罗技设。1979年相同水位最大过闸流量为604立方米每秒,比1965年减少296立方米每秒。1980年对闸下东小海段作了裁弯,开新河7.5公里,使闸下引河长从31公里缩短为15公里,使日平均流量恢复到380立方米每秒。射阳河慢坏操地经整治后,干河全长161公里。流域面积原有7000多平方公里,开挖苏北灌溉总渠、运棉河、黄沙港后减为4036平方公里,仍然是里下河地区最大的排水干河。两岸支河,主要有戛粮河、海陵河、西塘河、串场河、通榆河、运粮河、串通河、通洋港等。

  沿海垦区成陆与开发较迟。唐宋活侵干影印右渐年间,海岸线仍维持在范公堤附近。黄河夺淮,滩涂迅速东伸,新涨之地,煮盐发达,续开运盐小河,东抵海边,西达场垣。南部有栟茶运河贯通,西部有串场河连接。明清时念扩老家期,结合里下河腹部排水,先后浚治安丰、何垛、丁溪、草堰、白驹、大团、便仓、上冈等通海河港,开挖海河入射阳河。五源垂英可菜王港、竹港、川东港曾与斗龙港、新洋港、射阳河并为里下河排水"六港"。清末,淮南盐衰,始有垦殖,鲍墩破严考、陈洋、李堡以西多栽水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新兴、伍佑两场放垦,次年张謇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此后20多年,许多垦殖公司相继成立,大规模废灶兴垦,堤东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各公司单独圈筑海堤,挖浚责候八丈河、大喇叭河、运棉河、海堆河、三仓河、方塘河及内部沟河,建北双洋、大喇叭、运棉、黄沙港、三里、三门、七门等闸排水入海。民国20年(1931年)江淮大水以后苏护节送元现制笔齐,曾开挖疏浚了何垛河(川东港支流)、竹港、王港、黄沙港等,民国22年建下明闸和川东港闸,23年建王港闸和竹港闸。民国26年,垦区植棉面积曾达700万亩(含淮北及南通,下同)。由于河道、海堤失修,排水不畅,以后逐年下降。民国30年,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发动群众修筑了射阳河以北海堤,开挖汛鲍河。民国32年疏浚方塘河。民国34年,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制订《苏北滨海垦殖区水利工程初步计划》,民国36年,省建设厅又编制了《苏北滨海垦区开发计划书》均未能实施。民国37年,民主政权新开运棉河,改善排水条件。建国前垦区海堤断续残破,河道淤浅紊乱,排水不畅成涝,土壤盐碱严重。沿海挡潮闸有18座,但规模都很小,闸孔总净宽不足200米,设计流量不足600立方米每秒(闸名详见第二章第五节)。

  1949年9月,华东军政委员会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组织棉垦区勘察团,制定治水兴垦计划。首先大规模兴筑海堤,抗御潮患。1949年冬到1950年,新建海堤120公里(至1957年全线贯通)。同时疏浚卯酉河、八丈河,新开西潮河于中路港入海,理通内部河沟。1951年疏浚运棉河入黄沙港,1952年开小洋河入射阳河。

航道

  射阳河起自建湖县收成,东北流经阜宁县小河口、永兴集、太平港口、阜宁大桥、双港至射阳县境,再沿滨海县界曲折回行至鲍墩,转向东南,经千秋至射阳河闸,全长158.5公里。

  射阳河为天然河道,属冲积平原上的蜿蜒性河流,由许多河湾组成,古名潮河、射陂。因源出宝应县东北射阳湖而得名。西汉时,射阳河上游水源充沛,后因黄河夺淮,上游淤塞,明嘉靖、隆庆时(1567~1572年)淤塞愈甚,加之河曲发育,泄水不畅,海潮倒灌,航道浅阻,易成内涝,明、清两代屡加疏浚。明万历五年(1577年),拓浚青沟至庙弯新丰入海河段,计长12600丈。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黄河于童家营决口,须沟一带淤塞60里;康熙四十年,拓虾、须二沟,于四十五年告成,下游七州县之水出路始畅。射阳河昔为庙湾盐运要道,也是渔船出海河道,民国5年(1916年)后,沿海废灶兴垦,年产数十万担棉花,皆由射阳河经老湖口出海外运。民国27年曾有上海厂商租用美国"姆幼号"轮船,沿射阳河上驶,航抵阜宁城下码头。

  1950年起,先后拓浚射阳河下游及其相关的黄沙港、运棉河、双洋河、夸套河等入海河道。1955年9月开工,在射阳县通尖镇果林场兴建1座射阳河闸(挡潮闸),1956年5月建成,闸长410米,共35孔,其中通航孔2孔,每孔净宽10米,高4.9米,水深3.5米,射阳河闸虽挡住了潮汐,但影响了外海通运。1964年3月,建湖、阜宁、射阳、盐城、大丰5个县组织5万多名民工,整治射阳河上游河段,共完成土方工程量24万立方米。1980年2月,射阳县动员民工4.5万人,对东小海段7.5公里弯道裁直,完成土方工程量194万立方米,缩短航程12公里。

  射阳河属淮河里下河水系,航道上狭下宽,上游收成至窑湾22.5公里河段,底宽20米,水深2.5米;中上游窑湾至射阳闸136公里,底宽150米,水深8~10米,属五级航道标准。惟全线曲折多弯,曲折系数达43%,特别是中下游河段萦回愈甚,以致航程倍增。

  1978年及1979年,在阜宁城及裴桥镇分别建成阜宁大桥及太平桥各1座,均为净跨30米,净高5米,达五级航道桥梁标准。全线有过河线25处、航标12座。

  射阳河航道为建湖、阜宁、射阳等县水运干线,西衔盐宝线、建口线,中联串场河、阜坎线、盐益(林)线、小中河等,通联盐城北部水运,东入黄海。据阜宁大桥观测点统计,1987年船舶通过量为20.83万艘、609.83万总吨,其中重载为10.76万艘、318.37万吨,主要运输物资有建材、煤炭、粮食等。

港口

  射 阳 港

  1.港口码头、库场设施

  民国26年(1937年),美、英、日、法、荷等国3000~5000吨级海轮曾停靠射阳小庙口,装卸棉花、粮食等货物。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轰炸小庙口,刚刚形成的海港港区遭到破坏。1980年,射阳县港务管理局在射阳河口12公里处建成500吨级码头1座,码头长31米,宽7米。1984年建成1000吨级浮码头1座,后又建成浅水码头1座。在内河港池建成疏港码头1座长200米,泊位4个,安装起重机7台和其他装卸搬运机械。

  射阳县内河港区发展较快,至1987年,河港区码头总延长1588米,泊位77个,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

  1987年,射阳港码头总延长2118米,泊位101个,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级,完成货物吞吐量296.6万吨,旅客吞吐量10.8万人次。在进出港主要货物中,煤炭占20.94%,矿建材料占18.91%,木材占9.42%,化肥及农药占10.7%,粮食占6.4%,钢铁占4.6%,水泥占1.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明朝兵制
下一篇:明朝内阁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