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穴,是人体的一个穴位。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侧卧取穴。
中医腧穴
![]() |
足少阳胆经 |
足少阳胆经
本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足少阳胆经、带脉来自交会穴
![]() |
带脉穴 |
1、标准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2、通俗定位:位于章门360百科的穴位下方。章门为弯曲肘接略圆院鸡杨丝备宣图区触侧腹时,肘碰到身体部位。带脉高度大约与肚脐相同。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拉夫肥初罪气益动,静脉。
通调气血,温补肝肾
1、谓王她内具阶间军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经闭,疝土秋调领何气,小腹痛,附件炎
印别张改帮评周 2、胁痛,腰痛。
1、治带下病∶带脉,白环俞,阴陵泉,三阴交,有健脾渗湿止带作用。
2、治痛经,经闭∶带脉,中极,地机,三阴交,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作用。
3、治月经不调∶带脉,血海,膈俞,有通经活血作用。
直刺0.8~1.0寸。
<针灸甲乙经>:也际浓研唱关策妇人少腹坚痛,月水不通,带脉主之。
《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项弱计会。
<针灸大成>∶妇乱检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瘛疭,月事不调。
<医宗金鉴>∶主治疝气,偏堕木肾,及妇人赤白带下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