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又名攻船导弹、反舰飞弹,提乐谈角是指专门用来攻击水面船只(不包含潜艇)的的铁析以讲非格导弹。其他也能够对来自船只发生破坏的导弹不包含在这个类别当中。

  • 中文名 反舰导弹
  • 中文别称 攻船导弹、反舰飞弹
  • 构  造 弹头段,导引段,推进段
  • 攻击过程 1侦查2识别3定位
  • 发展方向 1掠海飞行的高度降低2迂回弹道3反反制的能力4射程加长5距外攻陆飞弹6提高航速7适用多种环境及载具

​相关历史

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705反舰导弹,它是文中提及的鹰击-7导弹的出口版本

  第一次正式使用空对舰导弹是在英阿尽调众听牛队定甚问引马岛战争,由阿根廷空财政军超级军旗战斗机发射法制飞鱼空对舰导弹,有人可能误认为FritzX与Hs29来自3是最早应用实战的空小家过爱粒大对舰导弹,其实这两种并没有动力装置,是收凯任呼村包须了士众最简单的目视制导炸弹。

  点侵婷国杂家父书父现代以主动雷达导引设计的反舰导弹第一次成功使用是1967年由埃及蚊子级导弹艇发射苏联制造与提供冥河导年传看电坚弹,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

基本信息

  世界上最早的反舰导弹是

  反舰课刻放却存跑电争导弹

  德国于二战末期研待手准亮界九照虽制的Hs-292反舰导弹,在1944年末投入实战并击沉多艘盟军运输船。

作战应用

  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级导弹快艇发射苏制SS─N─2“冥河”式舰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敌舰的首次战例。

  1982年6月12日在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中,阿根廷发射岸基飞鱼(MM - 38)反舰导弹击中英国格拉摩根号来自导弹驱逐舰,还用机载飞鱼反舰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主要构造

  们物晚非述构月营福临板反舰导弹一般组成数个主要的部分:弹头段,导引段,推进段

弹头段

  弹头,也称战斗部,是提供破坏力360百科的主要来源。战斗部根据选米际个轻述厚住杀伤方式的不同分为报呢急啊表演封读两类:半穿甲型战斗部、爆四死养群越转破型战斗部。半穿甲型战斗部的最前端怕普声否岁一般采用钝形的高硬度钢制成,采用延时引信,在导弹击中目标后,弹头前面的钝形钢可以撕裂舰体,等待导弹的战斗部完全进入船体之后,延时引信起爆。这种战斗部对舰体内部的杀伤效果非常理想,爆炸产生的巨大气压会导致船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坏,被击中船只即使不会立即沉没,也要经过长期而又繁复的修理工作才有可能恢复战斗力。爆炸式战斗部一般采用接触即爆或者预设炸高,爆炸之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破片,对甲板上的人员和精密的雷达天线具有非常好杀伤效果,不过对舰体本身的杀伤并不严重,即一般不致使舰只失去航行能力甚至沉没。一般来讲,弹头重量愈高的导弹破坏力虽大,但也会严重限制可以发射的载食重向日什车希原具大小。

导引段

  导引段是协助导弹追踪输西娘海什取发错山带目标和进行控制的部分,常见的导引方式包括乘波导引、主动雷达导引与红外线导引等。根据制导方式的不同,导弹也具有不同的弹道。最早期的无线电制导导弹在发射之后受到发射者的无线电指令的引导,调整弹道,攻击目标,一般弹道比较简单,但是抗干扰能力较差,只要在制导争优语华织意反草的无线电波段上进行干扰,导弹几乎无法命中目标。主动雷达导引的的导弹的弹道一案长土滑推策条转溶外货般由计算机根据弹上的电子海区图预设,发射之后一般先爬升到经济飞行高度,以一定的速度飞行,当接近目标时,弹上的雷达开机,锁定目标,同时导弹进入攻击状态。攻击状态的弹道有两种,一种是导弹降低到海面10M以下飞行,躲避对计矛起越喜方雷达的侦测和防空导弹的拦截,同时加速,直至命中;还有一种是导弹先降低高速,在距离目标5公里左右的距分色做粉际且虽离是突然爬升至具海面几百米的目标上空,然后突然掉转向下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加速俯冲,这写该组冲种末端弹道利用大多数军舰的防卫武器的盲区在头顶的特点,攻击成功率较高。

移坚鲜校每末绿器进段

  推进段提供导弹飞行的动力与改变航向与姿态的能力,常见的推进方式分为火箭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最亚乐扬两种。火箭发动机是反舰导弹最初的形态的发动机,在动力舱内预置氧化剂和还原剂,发动机工作不依赖外部的空气。这种发动机的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很容易达到超音速,一般采用这种发动机的导弹全程平均速度较高,但是由于火箭重风停全那义进被两款燃料技术的限制,这种动力舱的价格非常昂贵,且体积巨大,一般的中近程、中小威力的反舰导弹不适于采用。目前诉需,采用这种推进方式的导弹集中于俄罗斯生产的远程、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中(这种导弹是苏联时代对抗美国航母的专用导弹)涡轮发动机的原理与喷气式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原理相似,有肉粮由政全安项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两种。这种动力段内只携带燃料,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由外界的空气中的氧气提供,所以采用这种发动机的导弹一般有明显的进气口。由于对空气的依赖和加速性能上的不足,一般这种发动机的导弹不具备超音速能力。涡轮发动机最值得称道的是飞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这使得这种动力段能够帮助导弹以相对较小的体积飞行较长的距离,同时在飞行过程中也便于制导和控制。北约国家生产的反舰导弹一般采用涡轮发动机。

发展要项

  1、现代反舰飞弹以不再是庞然大物,其外型也不在像飞机一般,而呈现细、长的流线外型,以求能具有最小的雷达截面,而使目标艇的雷达不易察觉,而易於袭击目标。

  2、现代反舰飞弹的飞行高度多控制为贴近海面飞行,尤其接近目标的一段,近乎掠海飞行,以使飞弹能在水线附近贯穿舰深且避免飞弹被目标发现与被目标舰艇的防卫武器摧毁。

  3、现代反舰飞弹的导引方式,中途导引部份已由光学视线导引,进步为雷达乘波导引在进步为惯性中途导引;配合其终端弹道的红外线归向或主动雷达归向导引,因而成为全自动、射后不理(FireandForget)的飞弹。

  4、现代反舰飞弹的发展多是延续的。由最初的一型发展成性能更加的二、三型,并且是多功能的---同一种反舰飞弹,在增加或减少一些组件后,就能成为岸射、空射与潜射式,因而减少了研究发展的费用与制造的成本,保修与后勤补给的作业也得以简化。

  5、现代反舰飞弹出厂时已与储运筒(箱)、发射轨条组合为一整体---可称为筒(箱组飞弹,成为拨发、储运与上(发射)架的单元,也是作为发射弹道的依据,简化了维护与操作的作业程序。

发射型态

  反舰导弹发展到近代,已经可以从多种型态的载具上使用,包括从各类飞行器上发射的空射型,由地面发射的陆射型,由水面舰艇使用的舰射型以及自潜艇发射的潜射型。许多导弹在经过少许改装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载具上使用,不必另外发展专用衍生型。

攻击过程

  发射反舰飞弹攻击目标的第一个步骤是标定作业。其内容包含三部份:

  侦查(detection)--首先发现远处一个目标。

  识别(identification)--继而辨识所发现的目标是己方(或友方)的船舰,或是敌方的船舰,或仅只是商船。

  定位(location)--若判断目标是敌方的船舰,且值得以反舰飞弹攻击,则必须时时能测得其位置座标,不断输入射控系统与飞弹之导引系统。

  完成这三个程序的标定作业,而透过射控系统所发射的反舰飞弹,才有可能命中目标。

发展方向

  由於近代的舰艇武器装被的设计都以反制反舰飞弹作为重点,许多的反制装备陆续发展服役,如中远程的反弹道飞弹、干扰丝及近程的近迫武器系统等等,所以反舰飞弹为了避免为这些系统的雷达侦测发觉,遭受干扰或击毁,抑或为了扩展反舰飞弹系统的用途,能以最少的资金,获致最大的效果,势必要作改良的工作,以因应未来的海战型态。

掠海飞行的高度降低

  压低飞弹在终端导引时的飞行高度,以避免因接近目标,容易为目标的雷达察觉。且可以在水线附近,直接贯穿舰艇,引爆并破坏重要的部位。

迂回弹道

  此方式仅於挪威制岸射式企鹅飞弹使用,主要是为了避开海岸线上天然的障碍物,清除海岸防卫上的死角。而运用於水面上的攻击,似乎可以让飞弹选择一最佳的攻“入射角”,依风向或防卫武器的死角,避开干扰及摧毁,命中目标。

反反制的能力

  一如空对空、地对空等等飞弹,所具备的反电子干扰的设计一般,反舰飞弹也要“智慧化”,对于干扰亦具有反反制的能力。

射程加长

  射程加长并不一定代表要攻击更远距离的目标,在此,是构想配合一种再搜寻的系统,於错过目标后,仍能使用剩馀的动力,做再次搜寻新目标的动作;如果可以在此时,再配合资料链的传输,或许可以在赋予飞弹新的目标。已运用於战斧巡弋飞弹。

距外攻陆飞弹

  这是美国对於鱼叉飞弹性能的提升,运用成像式红外线寻标器与资料链,作为终端导引;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完成中途惯性导引的工作、精确定位目标与飞弹的位置,使其具有攻击陆地目标的能力。

提高航速

  前苏联与西方国家所研发的反舰飞弹,最大的不同在於弹体大小及飞行速度;前苏联所执的理由为:以大的弹体酬载更重的弹头,可以提升飞弹的攻击效果;而伴随而来的:大弹体,大雷达截面的问题,则交由更快的飞行速度,迅速接近目标,缩短目标舰艇反应的时间,以避免反制武器的干扰与攻击。但是问题也产生了!

  (1)飞行速度的增加,势必要增加寻标器系统的反应时间,所幸藉由电子科技的支援,这项困扰应只是金钱、时间与技术的问题而已。

  (2)对於海象的变化,高速下也势必要提升高度系统的反应能力,否则可能要被迫放弃,终端归向时的飞行高度。

  (3)近代反制武器的发展,已能对於察觉危机后的反应时间,做有效的运用,各型近迫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飞行速度的增加,应该要再配合其他装备,如弹头装甲等,而弹体的大小,关系到弹头的威力,与雷达截面这两个互相□触的问题;倘若能在高速、弹体细长及弹头威力三方面下功夫,使其不至於冲突,该是反舰飞弹的最高境界。

适用多种环境及载具

  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多功能,是将研发的反舰飞弹系统,做少许的改变,以装载於不同的载具上,应用各型载据的优点,达成任务的遂行,获致最大的效果。

  可选择不同的攻击模式,适用不同的海象由於海象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飞弹掠海高度,所以如果飞弹具有不同的攻击模式,可由指挥者视当时的海象状况,加以选择,必然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攻击效果。

各国系统

俄罗斯

  AS-4

  AS-6

  AS-7

  AS-9

  AS-10

  AS-11

  AS-13

  AS-14

  AS-15

  AS-16

  AS-17

  SS-N-2

  SS-N-3

  SS-N-9

  SS-N-12

  SS-N-19

  SS-N-22

  SS-N-25

  SS-N-26

  SS-N-27

美国

  AGM-84鱼叉

  BGM-109B

法国

  飞鱼反舰导弹

  AS15

德国

  鹧鸪导弹(Kormoran)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鹰-1

  海鹰-2

  海鹰-3

  海鹰-4

  上游-1

  上游-2

  鹰击-1(C801)

  鹰击-2(C802)

  鹰击-3(C803)

  C101

  C301

  C701

  C601

  C611

  C602

国际合作

  百眼巨人导弹

英国

  海鹰导弹

  海贼鸥导弹

中国台湾

  雄风一型反舰导弹

  雄风二型反舰导弹

  雄风三型反舰导弹

日本

  80式空射反舰导弹(ASM-1)

  88式陆基反舰导弹(SSM-1)

  90式反舰导弹(SSM1-B)

  91式空射反舰导弹(ASM-1C)

  93式反舰导弹(ASM-2)

  XASM-3

挪威

  企鹅反舰导弹

  NSM导弹

意大利

  海杀手导弹(SsaKiller)

  奥托马特导弹(Otomat)

瑞典

  RBS-1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外交辞令
下一篇:攻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