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导引

"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可见,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来自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也是气功中的动功之一,与现代的保健体操相类似。

  • 中文名 导引
  • 特    点 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
  • 性    质 俯仰屈伸运动
  • 亦    称 道引

内容简介

 指给 导引,亦作“道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指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流通,促进健康。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俗称医疗保健体操,又有俗来自称肢体导引为外导360百科引、内气运行为内导引者。

  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消精火不哥斯元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三国时期的华佗把导引术式归纳总结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导引疗法的特点,且简便易行,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了推进作用。

  导引法是中国古代医学上主要治疗方法的一种。从医疗意义来说,它是充分发挥、调动内在因素、积极地防病治病。从保健意义上看,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

历史起

  导引术起源很早。唐朝司马承祯《服气精义空茶先弱该视论导引论》云:“夫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宣通面责响逐误压原玉投序,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其义信然。”

系协延说形聚地  <吕氏春秋·古乐>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界苏法便革九策名,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此古人为通利筋骨所制之舞蹈,实为导引之雏看支树形。此后,至迟在战国时期,医学家和神仙家分别从治病和养生排包二苗侵讲能河丰目的出发,相继将它发展为导引术,使之流传于世。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中央者(按指中原地区—引者注),介境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皇唱阿沙火尼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蹻每植激按即按摩,表明医学家将它和按摩术相结合为人治痿厥寒热病)。

  《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表注言握评深越明神仙家将它和行气术相结合进行养生,以至出现了彭祖那样长寿的人物。

田滑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有四十四个演练导引动作的人物图像,图中人物多著庶民衣冠,男女老少均有,表明导引术在汉初已普及于社会。

  《华阳国志·汉中志》称,张鲁“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往来焉家。”鲁母之有“少容”,盖为修炼行气、导引术所致。曹操招致的方声井获画士群中,甘始善导引行气。在他的影响下,曹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此后各派中多有以此术名世者。

  《魏书·释老志》称,太上老君授寇谦之“服气导引口诀之法,遂得辟谷,气盛体轻,颜色殊丽。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续文献通考》谓楼观道士马俭“从孙彻学道,授五符真文、断谷服水、行气导引,遂役使万灵,制御群邪。”

研究名家

  唐代著名茅山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研究导引行气术之大家,《旧抗束源优只向剧宗武创主唐书·隐逸传》称其“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所著《服气精义论》主论行气,又辟专节《导引论》以述导引全保阳散力拉你。直至宋代,导引和行气等术一起,一直为道教各派所共习。现存《正统道藏》中收有不少记载导引术的著作。葛洪《抱朴子·杂应》篇记录过 “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虎据”、“兔惊”等九种导质率基加架却引术势名称,但未记录具体作法。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除记录几种按摩术外,对“狼踞鸱顾”、“五禽戏”等几种导引术势作了具体记载,并绘制过《导引养生图》一卷(已佚)。

  孙思《千金要方》卷八十二《养团道光对圆指神座性》篇记有“天竺国按摩静负富合极湖法”、“老子按摩法”,虽题名按摩,实为导引。唐代又出有导引专书《太清导引养生经》,其中收载有“赤松子导引法”,“宁封子导引法”,“虾蟆行气法”(为行气与导引相结油肉毫合)、“彭祖卧引法 ”、“王子乔导引法”、“道林导引要旨”等多种,皆详载具体作法,或十势,数十势不等。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六又收“玄鉴导引法”,除具载十三势的作法外,又指明某势治甚病。宋道士蒲虔贯著《保生要录》,分“养神气”、“调肢体”等来自六门,调肢体门提出“小劳术”导引法,简便易行,为后世所推崇。宋人托名许真君之《灵剑子》,有《导引势第八》载导引十六势,写明每势补益某脏腑,于何季节施行。以上诸书所记导引法,可谓千姿百态,式样繁多,为我国导引术之一大宝库,宋代出现的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及太极拳等,就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出来的。在以上众多导引术中,有不少曾对当时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有的还广360百科泛流衍于近现代。

  其中最早的要数被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记的华佗“五禽戏”,它模仿虎、熊、鹿、猿、鸟等五种鸟兽活动形态,编制出一套导引程式,用以健身,确有很好效果。《东找加初立确范然正统道藏》所收《太上老君养生诀》亦录此“五禽戏”,署华佗授广陵吴火轮介友粉地一停翻兵普。这套导引术一直流传下来,明人周履靖在所著《赤凤髓》和《万寿仙书》中,将它加以改进,减少动作难度,并与行气相结合,除了文字说明外,还绘制出程式图谱。清人更于五种术势之外,加入向后顾望的“鹗顾势“和摇头摆尾的“狮舞势”,称作“七禽戏”。可见“五禽戏”对后世影响之大。

  孙思邈《千金要方》所记“老子按摩法”(共四十九势)、“天竺国按摩法”(共十八势)和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导引论》所石拿微装自有拉记“养生操”(共十七势),都曾在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前二者还被明人高濂收载于所著《遵生八笺》之《延年却病笺》中。再次,约北宋末出现的“八段锦”,也曾在社会识刑家掌上长期流传。其术势口诀(八句),最先被北宋末南宋营自怀初人曾慥《道枢》所记录。其后称名许旌阳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将其口诀整饬为句子整齐而有韵的八句。《修真十书》危取清研针针左管报身卷十九除所记口诀为三十六句(有韵)外,又记八段的具体作法,且绘制术势图像配于每段之下,称名 “钟离八病船达少航对层话护段锦法”。至清代己六或杆青林重具则工边,《易筋经图说·附录》再将等阳离整《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之口诀进行修饬,成为更加通畅易懂的八句。不仅如此,此八段锦又在明初演化为十二段锦、十六段锦,明初道士冷谦的《修龄要旨打发东烟政注财尼》和其后的几种书中皆有记载。可见八段锦影响之广泛和流传之久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气功界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整理工作,创制出很多的导引术势,向社会推广。实践证明,它们对提高人民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著作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李泌绝粒五六载,身轻能行于屏风上。引指使气,可以吹烛至灰。导引,骨珊然有声,号锁子骨。”

  △元邓牧《洞霄图志.司马天师》:“居天台山,事体元潘先生,传辟谷导引术。无不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耳中人》:“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日,若有所得。”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唐·王冰注:“导引,谓筋骨,动肢节……导引按蹻,中人用为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抱朴子内篇·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详载其法,谓“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

  △道经中列有大量导引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