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拉车寨自然村

来自车寨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老格木村委会,属于山区。该村位于仁和镇北边,距离村委会1.7 公里,距离 镇1.7公里。国土360百科面积0.18平方公里钟已林口做,海拔1,598.00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等农作物。

  • 中文名称 拉车寨自然村
  • 行政区类别 自然村
  • 所属地区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老格木村
  • 面积 0.18 km²
  • 海拔 1,598.00米

村情概况

  该村有耕地263.00亩,其中人均耕地1.42亩;有林地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户,有乡村人口185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人来自,劳动力87人,其中从事见挥讨住若境钱陆第一产业人数85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40万元,故据还界图路语农民人均纯收入 2,0360百科57.00 元。农研议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3.00亩(其中:田38.00亩,地225.00亩),人均耕地1.42亩,主要种植包谷、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有无等资源。

基础设施

  来自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通、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1.7户饮用井水,有3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39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360百科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 %和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 %和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7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7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内委西然,拖拉机 0辆,摩托车3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16口;已完成"一池末刚小担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有效灌溉率植西首查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均节呀宗财耐游响保里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 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龙强政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除奏流放跑如宁民东职声4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80万元,占总收入的32 %火执;畜牧业收入39.00万元,占总收入的 62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6头,肉牛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0急比革饭间令把境刻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 2 %;第二、三产业收入2.40万元,占总收入的 4 %;工资性收入3.30万元,占九或动出底越伤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2,057.0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人(占劳动力的 %医试器略称极巴织),在省内务工4人,几移密质那间便乎待心到省外务工3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畜牧业头几那婷聚原重(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本县(县内、省内、省外、国外)。2008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62 %。该案气村目前正在发展水稻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杂交我调长等座构红薯产业。拥有企业0刻翻相继支尔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9户,共乡村人口185人,其中男性96人,女性89人。其中农业人口1督业请85人,劳动力87人。该村以 族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候形散置世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7 %;享受低保26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7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老格木村中心学校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仁和镇中心学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70公里,距离中学1.7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 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6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低保人员名单、各种补贴、村干部报酬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抓炒大虾
下一篇:天门民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