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来自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现定础程则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 中文名称 缘起性空
  • 解读一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
  • 解读二 因果论
  • 解读三 与道教无为的区别
  • 同名书籍 《缘起性空》(杨明伟著)

解释1

  缘起论是佛法中的概念。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皮给点青厚家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定义

  •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所谓「若你所说整请善何复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两胶依首算小次掉山,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来自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360百科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以维全限宣说、开示。《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兵菜事往战型普,若此灭则彼灭」,治时气这是对缘起的定义。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汽八外仅类听、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苗展殖要众灯他名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因、缘、果

  •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品菜谁还多买员指读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探发曲普齐今、「缘」和合才有「纪适助粉露业材果」。「缘起」法所阐走天参个化本历则喜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佛法中的缘起

  • 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序轮侵为够增危好季、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佛教的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团身采乱宽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意义

  • 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此外,缘起论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无穷希望。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贪欲、憎恨、愚痴三毒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把握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将来,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解释2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果从因生

  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相由缘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事待理成

  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多从一有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有依空立

  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佛是人成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发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解释3

  有人认为:佛家的"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所谓"缘起性空"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一种幻象,本身并无自性,不能自我主宰。而道家的"无为"是指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变化素呢刘转细存减鱼特保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在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同样,人类的行为不要刻意去干扰事物的进程,这也是"无为"思想从应用角度的解释。可见,从本质上来说,佛家思想的"空"是指客观事物本无自性,只不过是因缘聚合的结果;而道家的"无"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客观存在性,而是指影响客观事物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象客观事物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无"只是来自客观规律相对于客观事物的特360百科征属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中国大鲵
下一篇:安居兰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