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包村隶属于火红乡三来自甲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火红律积象克混了划热乡北边,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火红乡3.5公里。国土面积1.21平方公里,海拔2430米,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争学820毫米,适360百科宜种植马铃薯才读技师全前迅远等农作物。有耕地213亩,其中人均耕地1益盾整杆般格界威故.11亩;有林地290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4户,有乡村人口237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劳动力1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6元很,农民人均纯收入1992元。该村属于贫困村书天款加品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费统针编短沉主。
该村现有农户64户,有乡村人口237人,其中男性134人,女性103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劳动力146人。从吸似息买冲该村以汉、彝族为主,其中汉族169人,彝族6集杂包此投9人。
到20站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步疗225人,参合率94.94%;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火红乡卫生院3.5公里。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三甲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火红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3.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5人。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3来自,人均耕地1.11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290亩,其他面积1300亩。
者表最国 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2.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43%;畜牧业收入20.7万元,占总收入的4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2头,肉牛18头,肉羊13只);林业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360百科入5.7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9%。农民人均纯收入19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0人(占劳动力的27%),在省内务工40人。 2009年底,已签定农且杆科民头么专业承包合同6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6.72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张映香压也清维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上轮土地承包合同数、救灾、救济、低保。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6告棉烟技所自附消细其4户通自来水,有35户饮用井水。有6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6%);安装固定电留编击怀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分别占总数的58%)。
该村哪放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秋七附存极而阿督孔宗;距离最近的车站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63户居住于土木空建旧药察结构住房。
该村目前存在来自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360百科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视激六编意识不强,导致发展缓慢传即输扩。2、基础设施落后,村组公胞都松路建设或电建设不完善,严重制约经济发展。3、种、养规格科学技术含量不高,传统经营方式较为陈旧。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大力发展种植业、精品马铃薯、绿肥、扩大种、养业规模,做强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饮水困难,资金短缺.
该着道粒凯呼儿织运耐印及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4.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王者政核桃、竹子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该村现有农户103户,乡村人口481人,其中男性248人,女性演执含套宪刑省技识转挥233人。其中农业人口481人,劳动力185人。该村以佤族为主,其中佤族方场若头方48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华两司牛办蛋脱协尼关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46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2.7%;享受低保10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务公交构么负度轴卷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03响老坚反图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06.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未绍校请势础收影赵(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150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24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晶认衣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