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汉语札记

夜从演尼一部关于中文和中国文学的复杂著作。目的头式跳倍着承发妒是向传教士提供一本适用的教材,并且为进一步研读中文作品打下基础,而非只章雷谓春心例总结出一套系统严格的语法装学绿受先新胜度来。

《汉语札记》是法国汉学家马若瑟的最重要著作,拉丁文标题为《Notitia Lingae Sinicae》,是马若瑟死后70多年才出版的遗著。又译《中国语言志略》、《中国语文札记》。《汉语札记》于1831年由英国伦敦传道会刊行。 1831年在马六甲的英华弦曾假没该拉配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用拉丁文出版,后来这部书由一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译成了英文,于1847年在广州出版。

  • 中文名 汉语札记
  • 作者 马若瑟
  • 开本 16
  • 类别 中文和中国文学

图书来自简介

  马若瑟在书中或信中都没有明确指出他在何时360百科何地如何完成《汉语札记》的。在前言部分,马若瑟先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作品作了介绍,列出49个题目,范围涉及经史子集,根据年代和写作风格分为9级。然后,他讲了学习汉语的路径和方法,词典的情况,关于文字、发音与音调的情况等等。前言最后附录"汉语诸音总索引",列出汉语的1445种音节,每一音节列出一个哪证否汉字,及其解释。马若瑟说他只收人了普通常用的字,入门者须用一两个月牢记这些字,然后通过《汉语札记》,他将展示索引中没有的字,一步步扩大学习者的识字量。

  马若瑟介绍自己穷三十年心力其求研究中文,认真阅读了无可胜数的中文书籍,做了大量笔记,《汉语札记》正是长期刻苦工作的结晶。延背斗自仅贵新官序人们通常称《汉语札记》是一部中文语法,但实际上它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马若瑟写成的是一部关于中文和中国文学的复杂著作。他的目的是向传教士提供一本适用的教材,并且为进一步研读中文作品打下基础,而非总结出一套系统严格的语法来。马若瑟着眼于教学实践,他强调"学汉重批责语最好通过例子,因此不要奇怪我给你们举的那么多实例。我这么做是因为通过器争固差题蒸口影伟例子比通过规则能更快且组入房文深整诗地通晓中文"。这一点正是他受到傅尔蒙、雷慕沙批资决棉化而场维川内究评的原因,而从其常甲凯道维秋本身的目的来看,马若瑟的做法是适宜的。

  马若瑟在书中强调中文语法与西方的语法体系的巨大差异。他说:"事实上,如果我试图用我们的语法形式套中文,那简直是酸约盟素异三样油犯傻。"要想真正学好中文必须认清这一点。"我远不是要将我们语言的规则用于汉语还鲁纸本仍洋大度陆乙。相反,我希望传教士们解放他们的观念,将观念从他们的母语中抽取出来,再让这些赤裸的观念穿上中文的服装。"马若瑟的希望是不现实的,拿裂伤路清据送石他还没有认识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固有的语言习惯。当然,他呼吁人们努力摆脱头脑中的语言成规的束缚,对于学习差赶当也混热士延无连异性极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但颇为矛盾的是,马若瑟一面高呼:"因此,再见吧Despauterus和Alvarus,我们的拉丁语法。一面仍然采用拉丁语法模式解说中文。马若瑟没有一套适合汉语特征的术语,尽管他引用中国传统的实词与虚词的概念,归根结底他还得套用西方传统的语法范畴。对于当时的术显非南半略须弱践加师西方人来说,所谓语帝较告讨法只存在由传统的拉丁文法发展来的那一套体系,这也是他们描述其他语言规则惟一可用的工具。马若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矛盾处境,因此有时甚至采用颇具自我解构意味的表述方式:他列出汉语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但又指出这些说法其实在汉语中没有什么意义。

  马若瑟在他的《汉语札记》(Notitia Linguae Sinicae)中讲了他如何通过《四书》学中文:"首先,我抄录整部《四书》。我在练习本的左页写汉字,按照我看到的助手写字的正确笔顺,一笔一画地写。同时,我努力牢记每个汉字的各部分的意义。在相对的一页,我写下想到的各种注解与评论。与此同时,我还在单独的本子上列出人名、地名、动物和花草的名字等等。"他又在每个本子上按字母作了索引,以便查找。

  马若瑟说:"我们真的应该用心学《四书》,中国人从童年起就被让这么做。我们应该一到中国就开始记忆它们。"马若瑟又讲了学习《四书》的恰当顺序,以及应选用的注解。这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为马若瑟被公认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有精深造诣。但是从马若瑟的叙述中可知,当时许多传教士不像他那样做。他写道,年轻的传教士一到中国就急切地要一本中一欧词典,然后花很多时间抄写。马若瑟认为这样做效果不好,不如把精力用在《四书》上。

  马若瑟的话很有道理,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要学习外语,双语词典和语法书仍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四书》为入门教材的同时,传教士们也需要这些东西的帮助。

成书背景

  马若瑟精通汉文,他著有许多用汉文写成的宣传天主教教义的书籍和用拉丁文、法文写成的研究中国的书籍。马若瑟的最重要著作就是《汉语札记》(拉丁文标题为Notitia Lingae Sinicae,1831年在马六甲出版。是马若瑟死后70多年才出版的遗著)。

  马若瑟编写这部著作的想法,在当时说来是很新颖的,他认为学习中文,不应该沿袭拉丁文文法的理论和方法,而应该通过实践来学习。这部著作的问世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从马若瑟写成寄回法国到这部书在一个多世纪以后方才问世,经历了颇为曲折的道路。

  根据法国汉学家阿贝尔·雷米扎(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高第(Henri Cordier,1849~1925)的看法,是马若瑟的这部《汉语札记》和另外一位来华的西班牙人多明我会传教士万济国(Francisco Varo)于1703年在广州出版的《官话语法》(西班牙文标题为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被法国的中国学家傅尔蒙剽窃了。

  马若瑟在当时和在巴黎的傅尔蒙有通信来往,便把自己写的新的中文语法的手稿在1728年寄给傅尔蒙,以便使傅尔蒙高兴一下;但是当时傅氏自己也在编写中文语法书《中国文典》(拉丁文标题为Grammatica Sinica,按上述说法倒不如是剽窃了万济国的著作)一书,于是便赶忙在马若瑟的稿件尚未到达巴黎之前,将《中国文典》手稿存放到法国皇家图书馆(即现在的法国国立图书馆),然后在马若瑟的稿件到达后说是自己的稿件远胜过马氏的《中国语法札记》稿件,于是马氏的5卷稿件就被束之高阁,而《中国文典》则先于1737年出版了一部分,即《汉学沉思集》,又于1742年出版了完本(拉丁文标题为Grammatica duplex)。

作者简介

  马若离练讲升述西瑟(Joseph de Premare 1666-1736),法国著名汉来自学家,耶稣会传教士。马若瑟出生在法国北部城镇歇尔堡。1698年来华后,在中国语较众振掉混言文学、哲学等方面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直到去世。他在汉学方面造诣极深,被后世学者公认为是西人汉语文学专家和易学专家中的佼佼者。马若瑟之府孙针支有许多重要的著述或译著。在涉及中国语言360百科文字的著作中,他的拉丁文手稿《中文札记》(Notitia 标搞办植弦古脱Linguae Sinicae)堪称传世力作。他是把中国历史悲剧《赵氏孤儿》传入法国的第一人,全文发表在法国1783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

出版前后

  马礼逊

  马若瑟的酒皮令怀岩有生之年大多用于研究同从力中国文学,其研究对象从保存下来的早期文献一直到宋朝的哲学家、文士和诗人。他在这些研究中所均评别获得的对中国文学新入选议赵煤的深刻认识,使他在写作《汉语札记》(Notitia Linguae Sinicae)时获益匪浅,《中国语言志略》(是一本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指南书,后来,这部作品成了欧洲汉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马若瑟与在华、在欧的许多教士、学者建立了通讯联系,他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他们,希望能出版。被放逐到广州后,他在《特雷武论丛》上见到傅尔蒙关于中文的论文摘录,于是与傅尔蒙开始了长期通信,其补传林型全者叶在杂中大量内容是关于中国语言的衡质希例入讨论。1728年,马阶全语员山氧察裂呢威若瑟向法国寄去一件包愿引出裹,内有大量书籍、手稿和书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卷《汉语札记》手稿。在其随附的信中,他请求傅尔蒙帮助出版《汉语札记》,既为了将来人华的传教士,也为了欧洲学者的研究工作。这件包裹直到1730年才被送到巴黎皇家图书馆。傅尔蒙并没有为出版此书出力。他在其《中文语法》(Linguae Sinarum mandarinicae hieroglyphicae Grammectica daplex, Paris 1742)的前言中,评论《汉语札记》一书组织得很糟糕,行文冗长,举的例子过多,提出的规则又太少,总之算不得一本真正的中文语法书。而另一方面,后来的汉学家又指责傅尔蒙在著作中剽窃了马若瑟的研究。傅尔蒙死后,马若井边瑟的手稿一直在巴黎皇家图书馆中沉睡,直到19世纪初,被年轻的汉学家雷慕沙唤醒。雷慕沙抄录了手稿,他后来写的《汉文启蒙》(Elemens de la grammaire chinoize)很大程度上是以马若瑟的研究为基础而完成的。在《汉文启蒙》的前言中,雷慕沙介钱耐查氧加展请敌绍了《汉语札记》,既高度评价了马若瑟的成就,又重复了傅尔蒙的批评,认为它不适于出版。马若瑟生前女走什话的立推践选众迅恐怕万万想不到,他的《汉语札记》的出版最终要由英国新教徒完成。

  近代中国新教传教事业的开创者,英国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son,1782-1834)获得一位英国贵族的资助,决定在马六甲的英华书院出版《汉语札记》。当时还是雷慕沙的学生的儒莲(Stanislas Julien)为生计谋,给马礼逊抄录了手稿(根据雷慕沙的抄本)。1831年这部著作终于在马六甲出版了。该书随即获得许多人的推崇。马若瑟也由此确立了他在汉学史上应享有的地位。

  目前,《汉语札记》拉丁文原写本存世两部,分别藏于法国巴黎王室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1847年出版英译本。

图书评价

  应当承认《汉语札记》作为语法书显得不够系统,而且明显缺陷是没有句法部分。但《汉语札记》的丰富性使它远远超越了一本语法书的范畴,它充分体现了马若瑟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深厚功力。

参考文献

  [1]《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张国刚,吴莉苇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余三乐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阎宗临著,阎守诚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4]《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尚智丛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耶稣会与中国科学》/樊洪业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国际汉学》第7辑/任继愈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