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绩溪话

绩溪话属于徽语绩歙片,乎率考状格重滑是徽州方言的代表信这跑苗案讲保灯方言之一,使用地域在今绩溪县大部,县城华阳话是绩溪话的代表性方言。绩溪话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因素,和北方官话差别大,和来自所有徽州话一样,绩溪话的强迫式的在句子中连读变调的发音特征是另一个与官话的显著差别。

  • 中文名称 绩溪话
  • 隶属 徽语绩歙片绩溪小片
  • 实用地域 今绩溪县大部
  • 相关作品 《绩溪岭北音系》

分区

  绩溪县的方言分片大致可以分三个区,以县城为代表的岭南话,和以上庄话为代表的岭北话,以临溪话为代表的临溪话,各区内部差异不大,但是区和区之间差异极大。

  其中临溪话属于歙县北乡话,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岭南话音调清脆悠扬,相对大气磅礴一些;

  而岭北话则响亮悦耳,婉转优美,堪称徽语中的苏州话。 岭北上庄曾因为很多当地人在上海经商,由此和上海的关系密切,尚好些人会说上海话,而上海流行之服饰物品在上庄也随即流行,多有所见,因影笑几朝液动科切几大此该地被称为"小上海"。

使用人口

  岭南话

  分布于绩溪县翚岭以南,以及翚岭以北的小部分乡镇(华阳镇、扬溪镇、伏岭镇、金沙镇、瀛洲来自乡、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以及宁国市南部的原洪门乡、庄村、胡乐一带,歙县的杞梓里一带。

  其中在绩溪境内的又可以再细分为华阳(县城)、板桥、荆州等,板桥与县城主要是调值上的不同,荆州话比较独特,历史上曾受浙江昌化管贵容轴哪联辖,受昌化方言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阳声韵更多的转化为阴声么歌十植今率烈韵,以及调值和连读变调的规律不同。

  岭北话

  分布于绩溪县360百科翚岭以北大部分乡镇(长安镇、上庄镇),以及旌德南部版书乡模范、联和两个村委会,原仕川乡部分地区和西南部原洪川乡一带。

  其中在绩溪境内的又可以再细分为上庄、长安、大源等,口音略有不同。

力差信境航参刚  临溪话(即歙县北乡话)

  临溪村、罗昆村、上游村、洪塘村、蒲川村、雄路村、孔灵村、煤炭山村

音韵

  声母

  21个声母

  p波 p'泼 m网 f飞 v横

  t 都 t' 毒 n泥

  ts鸡 ts' 坐 s四 z柔

  主 '局 娘 歇

  k高 k'铅 嬁 h花

  φ叶

  说明:

  *绩溪话没有全浊音(v、z除外),古全浊音今音大部分为送气来自清音,v由匣母合口字声母脱落并浊化形成,z大部分由元音i高顶出位形成,不构成清浊对立。

  *新派为22个声母,受普通话倒灌,区分泥来母,所以多一个l

  *很多洪口匣母字x声带一个很明显的浊擦,应该可以视为浊音r,本百科遵循大360百科部分资料只用一个h

 板季情察盟笔光 *φ 表示零声母

  *组让染汽际后与哪林损社猁时可以拼为ng,可以拼为gn

  * 合口呼介音u自成音节能力差,只能和 k k' 相配

  39个韵母

  里 i飞 u都 y鱼

  a杯 ua块

  贪 i骍 u猂

  θ多

  ie焦

  uei贵

  a~ 中 ia~丁 ua~工 ya~ 晕

  o~ 江 io~ 章

  e~ 二(文读)

  e总 边 ie总显 ue总需 ye总 专

  ? 白 i? 雪 u? 刮 y? 说

  o? 剥 yo? 脚

  ? 木 u黄肉府据? 骨

  ie? 七 ye? 橘

  fv 芜(有些已分析为fu)

铁食参  m 母

  n 尔耳而

  * 韵母y即普通话的韵母"鱼"

  * 在平时为了方便,可以标成iz

  * 为了方便,下列鼻化韵可以这样表示

  普通话 华阳话标准拼音 不标准拼音版

  汗: han ha~ hang

  慢: man m mao

  边: pian pe总 ban

 皮灯率却应 显: 椂愀渀 椂攀樀总 xin

  专: zhuan 礂攀樀总 jun

  岭南话单字调6个声调,轻声不包括在内。

  阴平 55 涛

  阳平 44 逃

  上声 213 稻

  阴去 35 套

  阳去 3愿古编住展备1 道

  入声 32 毒

  四呼俱全,撮口呼只拼「、'、、、φ」,不能拼其他束板众剂画护器夜束门声母。

  入声字均收「-向拉穿创?」喉塞音韵尾,单字时喉塞音韵尾不太显著,当二字组或者多字组第一个字为入声字时,「-?」喉塞音韵尾显著。

  岭南话没有「m、n、ng」阳声韵尾,只有鼻化元音「a~、ia~ 、ua~、 ya~ 、o~、 io~、 e~、 e总、 ie总、 ue总、 ye总」

  这几个鼻化元音分别对应下列各字的韵母

  「中、丁、工、晕、江、章、儿(文读)、边、显、梗、专」

  特点

  1. 岭南话包含所有徽语的共同特育会然头粉止好况点,具体不再累赘,请参阅百度百科 徽语 词条。

  2. 古知、章组开合口三等字,除蟹摄拿编超后办法消、止摄、通摄(限开口)外,今读 、'、 声母

  如:蛛礂、烧椂攀、扇礂攀樀总

  3.古止摄开口日母字,今有文白二读,文读为 e~,白读为椂

  如:儿、尔、触养型尔上式护还县能

  4.古流摄字拼「t t' n ts ts' k k' x」时,实际音值是 椂,今记作 i

  如:狗进区书等评合包又皮ki 牛椁

  5.部分古晓、匣母合口字相混,白读时混入奉母,部分混入非敷,即所谓各应口量读衡频胡浮不分现象

  如:胡须 vu,姓胡 fu

  6.麻佳高化,麻开三读i,部分麻开三组字高化出韵,这是绩溪岭南话与其他徽州方言韵母上的最大区别

  如:歙县、屯溪 「车 」 'ia 绩溪「车」'i 「蛇」so

  7.梗臻深开三等字读ia~,不分文白读,即 见吃判六由裂一度in/ing→ia~ 现象;

  魂部,钟部、东部合并为一个随背胞钟鼻化元音 a~

  如:清:'ia持料今巴议缩甚娘城治略~ 新 椂愀縀 魂 fa紧过补迅~ 钟 tsa~ 东 ta~

  8.端定透组的蟹开四,止开三部分字腭化,同时元音高顶出位,造成 华去众深投地 = 次 = 气的现象。

  地 = 次 = 气 ts'

  鸡 = 紫 = 低 ts

  9.大体上不分尖团,但是咸山摄和流摄字大部分字要分尖团

  先 ≠ 显、酒 ≠ 九

  但是 清 = 轻、经 = 井、想 = 香

  10. 古浊上字今音大部分仍读上声,部分字并入阳去

  例:辫 、稻、是、上、妇 等

  并入阳去音的:父、蚌 等

  11.古敷母个别字有白读如p',与滂母合流,如「」「」p'u

  古章母个别字有白读,读如舌头音t,与帮母合流,如 「」tie

  古非母个别字与晓母合流(声旁为"方"),如 「」hong

  12. 蟹开一二等有别,但是不分效开一二等(极个别字分)

  蟹开一:该 k'a、海 ha

  蟹开二:街 k'、鞋 h

  效开一:保 p

  效开二:饱 p 敲k'o

  蟹合一和蟹开一不分,皆读洪音;流开一和流开三不分,皆读细音

  蟹开一:来 la

  蟹合一:雷 la

  流开一:楼 l椂

  流开三:流 l椂

  注意,此处 鞋 字,个人认为可拟音为 r,因为这个"h"很明显带一个喉部擦音

  会岭南话的,请比较"好"和"鞋",应该能感觉出来两个字的声母不同。

  13.咸山摄五分,分别读为、a~、e总、 ie总、 ye总

  普通话 华阳话 华阳话(用拼音不严格拼写)

  汗: han ha~ hang 慢: man m mao

  边: pian pe总 ban

  显: 椂愀渀 椂攀樀总 xin

  专: zhuan 礂攀樀总 jun

  其中"边"和"显"不同韵是华阳话区别于其他徽州方言的特征,但是郊区例如 校头、板桥话这两组字合流为 ie总

  区分的规则是遇 组和n的时候,拼ie总 ,其他的拼e总 ,l 两者皆可

  14.流开一、蟹合三、四和止、通合口三等见晓组字,声母不腭化,仍读牙喉音声母

  但是,岭南话也有先于腭化的字,只是数量比较少

  葵花盘: 'y k'o p'a~

  刚刚:椂漀縀 椂漀縀

  15.通摄合口字保留u介音

  用 yua~ 工kua~

  16.结构助词不用"的"、"地"、"得",用"仂",类似于吴语毗陵片的"佬"

  连读变调与儿化

  岭南话有着较丰富的连读变调

  在表示小称的时候多采用连读变调,较多见的是在两组字或者三组字中,后字(三字组中指第三字)逢阴平、上声变为阳平,逢阳平变阳去、逢阴去变阴平、逢入声变为高降调。

  平时的连读变调比较复杂,举其中几例:

  上:在 上海、上去、上头 三个词中该字有三个声调。

  绩溪:本词有 55? 42 和 34? 33 两种调值的说法。

  岭南话有儿化音,但不是很丰富,与西片徽语不同的是,岭南话习惯在后面加一个自成音节椂

  如: 一下下儿 ye? ho ho 椂

  一点点儿 ye? te总 te总 椂

  自成音节的儿化音节有,但是很少

  如:猫 min

  特殊字音

  环k'u 刀、关k'u 王刀

  出虹ko~

  产s 妇

  大鄣to~ 山

  山sa~ 核ha

  寺ts'餂

  斜 i

  ……

  岭北话音韵

  声母

  岭北的声母和岭南话的一样,21个

  p波 p'泼 m网 f飞 v横

  t 都 t' 毒 n泥

  ts鸡 ts' 坐 s四 z人

  主 '局 匂 i要

  k高 k'铅 嬁 h花

  φ叶

  韵母

  里 i飞 ae盖 a拔 o爬 斗e

  iae竭 ia姐 i调

  u步 ua怪 醉ue

  y雨 yae血 ya靴

  ae~根 a~三 o~床 天e~

  ia~间 io~良

  uae~红 ua~官 宏ue~

  yae~群 远 ye~

  爂 二

  n 尔(你)

  说明:

  * 岭北话资料较老,而且归类的时候没有按舒促分开

  * 元音e略有复化为ei的趋势

  * 爂是不颤动的卷舌音,限于"二、而、儿"等字

  * h配后元音的时候,略有舌根摩擦,如"好"字

  * 合口呼介音u自成音节能力差,只能和k k' 相配

  声调

  阴平 21 诗

  阳平 32 时

  上声 55 九

  阴去 324 盖

  阳去 223 树

  入声 32 急

  说明:

  * 阳去调可做23,但是特别长,所以记做223

  * 入声有 -? 喉塞音韵尾,连下字时不失落

  特点

  岭北话和岭南话在很多方面很"互补"

  1. 岭南话和岭北话端定透组的蟹开四,止开三部分字都腭化,但是岭北话元音不高顶出位

  期=地≠次

  2.岭南话除咸山摄和流摄外,都不分尖团;岭北话除了咸山摄字不分尖团,其他都分

  岭北话:显=线、钱=欠

  但是 清≠轻、九≠酒、箱≠香 、强≠墙、京≠井

  3.岭南话标志性的 显 与 天 不等韵,岭北话等韵

  4.虽然都是鼻化元音,但是鼻化的程度不一样

  用不标准的拼音表示,就是岭北话基本没有"后鼻音"

  红:岭南话 fang

  岭北话 huan

  清:岭南话 qiang

  岭北话 cian

  5.岭北话晓、匣母没有与非敷母合流

  红:岭南话 fa~

  岭北话 huae~

  6.麻佳高化,岭北话麻开三读ia,但是个别麻开三字也出韵(一般这类字有文白读)

  「车 」 'ia

  「蛇」 漂/ 椂愀

  「社」 漂/ 椂愀

  7.岭北话的的个别地点如上庄等地,通合一等字保留u介音

  「同」t'ua~

  8.岭南话 韵母可以和 m n p 相拼,但是岭北话不可以

  皮:岭南话 p'

  岭北话 p'i

  9.部分常用的古日母字,岭北话读成z母,而不习惯读成泥娘母或者零声母

  人:zae

  日:ze

连读变调

  岭北话连读变调也较丰富,主要有如下几种规律

  阴平21:凡遇降调变23,其他的不变

  阳平32:在任何调前都不变

  上声55:除上声前不变,其他调值一律变为53

  阴去324:一律变为35

  阳去223:在任何调前不变

  入声32:在上声阴去前不变,其他变35

另附

  《绩溪岭北音系》(前言部分)

  赵元任

  民国二十三年,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有个徽州方言调查计划,参加的有罗常培、杨时逢、跟我三个人。我太太安徽人,所以也参加了做向导。我自己开着一架不太抛锚的汽车,从南京开到了徽州,一路上当然比一般下江地方更美。路过一个特别山明水秀的地方,问起来,原来这就是胡适之先生的家乡绩溪县的岭北乡。那时我们的录音设备跟接头的各发言人都约定了以屯溪为工作站,主要的几种方言代表就是所谓的徽州六县,绩溪音就只记了城内的音系,竟把岭北的音系错过。一直到1956年,那时胡先生住纽约,我采用录音带把地道的绩溪岭北的音给记录下来。

  徽州方言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归类,所以我在民国二十七年给申报六十周年出版的中国分省新图画方言图时候就让徽州话自成一类。因为所有的徽州方言都分阴阳去,近似吴语;而声母又没有浊塞音,又近似官话区,如果要嫌全国方言区分的太琐碎的话,那就最好以音类为重,音值为轻,换言之,可以认为是吴语的一种。大家都知道,行政的区域跟方言的区域往往不相干的。我们那次到徽州调查方言以后,不久最南的一个婺源县改划归了江西省,可是民国二十五年又归还了安徽。其实啊,这一隅的方音很有点介于吴楚之间的意味。就在婺源尽隔壁的江西玉山县我们在民国二十四年做初步调查的时候就发现那里的口音非常近乎吴语。所以拿徽州认为广义的吴语区内可以说也不算扯的太远罢?这也算"吴头楚尾"之又一义了。

  绩溪岭北(以下简称绩溪)的声韵各例字虽然不够做比较音韵之用,但大体看的出每类包括些在音韵上占哪些地位的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二手车过户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