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1896年6月2日-1979年8月1日 ),原名顺井,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 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民国七年茶判苏云他温最(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随即被派往美国留学。曾在克拉克大学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民国九年(1920年)入哈佛大学转入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十三年(1924年)开始从事田野考古,赴河南新郑对春秋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清理。 脱叶满达衡帝民国十五年(1926年)发掘的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为中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其对殷墟的发掘则奠定了中来自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地位。李济曾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历史语360百科言研究所考古概审鲁衡写消艺组主任。1949年以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办了考古人类学系,为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
李济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文味年笑使皇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华接第家直合研究,其中花费精力最大的是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著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在与他人合著的《古器物研究专刊》第1-5本中,对殷墟发掘所获170件青铜容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其他论著中文的有安《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英文的有《中国民族的起源》《安阳》等。
1896年6月2日,生于湖北钟祥县,自幼在家接受传统教育习读"四书"、《周礼》等。1905年,九岁入来自县高等小学。李济在接受新式学堂教育的同时课余仍从其父补习儒家经典《孟子》担仔罪挨等。
1907360百科年,随父李权来到北京;1911年,入清华学堂。 在学期技角断啊振容断受城克间他和同学发起成立"新少年会"相与倡导砒砺品行和学业此会后更名"仁友会"以"改曾笔十风景班练列属节良社会振兴国家"为主便够机李那某音旨。
1918年,毕业省岁陆乱鲜兴美苗责银于清华学堂,后前往美国留封表都制轮计学,就读麻省克拉克大学,学习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与徐志摩结识。又和同寓五人"订立激励爱国章程每日举行朝会晚上唱国歌",其拳拳报国之心于此可见。一年后获心理学文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试图从社会学尤其是映端明冷例述阶准广经济与优生两方面去看人口问题。1920年获得硕士学位。
1920年夏,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受民族学家罗兰·狄克森与体质人类学家恩斯特·虎顿指导。于1923年完成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从而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完成论文后他还就进一步拓展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颇具启发的意见。他认为运用人类学等新兴学科的方法正"展非补务格屋兰歌倒装太现出进行巨大科学探索的广阔天地。在中国这个研究领域需要有考古学的调查、民族志的调查和人体测量学的调查。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规模及其宏大的需要有极大的匠心独运的心智钱宗来作出答案"。其中中国文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尤值得研究。
1923年夏李济学成归国应击煮聘为南开大学人类学、社会学教授。次年任南顺父开板洋除开大学文科归删酷晚主任。 回国之初李济的科丝章其东架还研重点仍集中在人类学尤其是体溶杆攻调燃掉怕官认衣矿质人类学方面。1924年10月他在丁文江资助下赴河南新郑一处青铜器出土遗址作实地考察并对那里获得的一些人骨作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写成《新郑的骨》一文。嗣后又在中国科学社和南开示大学的资助下专程赴湖北各地进行居民体质调查对包括学生、工人、警察、犯人等人群在内的一千人作了人体测量发现鄂西北较鄂东南居民的身长普遍要高些试图从中找到湖北居民历史周视入殖司持架上的迁徙源流和构成痕迹。但雄组元不久其工作重心就开始种外点南火花治季参转向田野考古。
1925年4月,29岁的李济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特约讲师讲授普通人类学、人体测量学、古器物学和考古学等停沙本。
1926年2、3月间,李济和地质调查所的袁复礼到晋南汾河流域开展旅行调查发现交头河、西阴村等史前遗址和多处历史遗迹并顺道在山西介休对当地居民人作了人体测量。同年10月由美方出资李济作为主持人和袁复礼等人正式对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进行了田野发掘室收载住搞则跟入械逐前后历时二月多采集遗物余箱大多为新石器时代陶片以及一些石制工具、箭头、骨器和半个经人工切割的蚕茧由此把中国人养蚕的历史上推到了新石器时代。
1928年,李济受聘回到母校清华,在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做人类学讲师,与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况生括等学术大师同执教鞭。10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李济受傅斯年邀请,加入史语所考古组阵营,甲坏异散的船钱齐从此开启了考古人生。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创立时,李济正与美国弗利尔艺术陈列馆商谈合作事宜,傅斯年以考古主任非先生莫属,驰电相邀。李济同意就聘,随后与董作宾亲赴安阳,掘得大宗龟甲、兽骨、陶器铜器。
1929年禁想乘初,应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930年5月,李济在南京寻勘六朝古墓,后赴济南、临淄等地访求历下及齐都遗迹。同年11月,与董作宾等发掘山东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掘得黑陶、贞卜及兽骨,发现龙山文化誉厦页遗存,主撰《城子崖》一书,于1934年出版。 李济认为"大约一方代表沿海岸育成的东方文化一方代表与那更古的西方文化接触过的西北文化。但是两文化似乎都直接一个更古老的同样的中国背景"。从而依据新的考古发现对安特生的观点作了直接回应和纠偏。 在 7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赠予李济考古学讲座一棕戏雅席。
1931年秋季开始,每年补助史语所经费三万元,作为考古工作、语言研宄及出版报告的费用。当年春,李济与董作宾再次前往安阳,会同河南省政府人员进行实地发掘,小屯之外扩至后冈。在后冈,梁思永发现其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小屯、龙山、仰韶三期叠压痕迹明显,显示三期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李济曾根据殷墟出土遗物讨论东方古代文化,认为骨卜、蚕桑、装饰艺术等要素皆起源于华北,分别代表早期中国人的宗教、经济和艺术生活。同时,李济认为,殷商青铜文化的来源问题十分复杂,有赖于殷墟发掘与史前资料的陆续发现,需要广泛的田野考古与深入的比较研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传播东北非中国领土的谗言,李济义愤填膺。他认为,史前时代的东北在民族文化上即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并为傅斯年的《东北史纲》作成英文节要,斥日人谬说,正天下视听。
1933年,李济应蔡元培先生之约,组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任主任。计划建立自然、人文、工艺三个馆,分别由翁文灏、李济和周仁任主任。
1935年4月,殷墟第九次发掘,自洹水南岸小屯扩至北岸侯家庄;10月,在西北冈掘墓四处,获石器千余件,不乏精品。同时,李济兼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后,获取补助费用,为侯家庄发掘提供经费保障。
1937年,李济应邀前往伦敦及斯德哥尔摩讲学,并出席国际科学联合会总会的伦敦大会。返国后,适逢抗日战争爆发,李济随中央研究院西迁,经武汉、长沙而至昆明,最后迁往四川南溪李庄。而中央博物院筹备亦前往昆明,李济随即派人赴陕西宝鸡、三原等地调查彩陶遗址,并在云南昆明至大理、苍山一带探寻史前遗址。1938年,李济被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选任为荣誉研宄员。
1939年3月,李济主持大理附近的马龙等地发掘,得遗址十处。同年12月,于南诏遗址掘获有字瓦片百余,成为研证南诏史的重要资料。对此调查结果,李济主撰编为《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刊行。直到抗战胜利,李济随史语所留川六年间,一面整理研究安阳发掘遗物,一面谴人分赴西北、西南各省调查古代遗址。
1945年,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首任馆长。1946年春,中央研究院返回南京,李济以专家身份奉命参加中国驻日代表团,赴日本务京、京都、大阪等地,调查、接收战时日本军民劫掠中国的书画、古器物及一切与文化有关的古物。李济先后调查了东京帝国大学考古学研宄室、京都帝国大学考古陈列馆、东方文化研宄所和白鹤美术馆等公立藏处,还有住友氏、藤井善助氏、守屋氏、三合定治郎氏与黑川福三郎氏等私人藏所,使许多重器得以回归故土。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迁居台湾。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暨故宫博物院迁台,李济主持督运,终使文物得以安然运台。 并于隔年创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
1953年秋,李济率团赴菲律宾参加第八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与第四届远东史前会议。
1954年秋,接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墨西哥大学讲学。
1955年,应邀在华盛顿大学讲学。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
1958年2月,被"国史馆"延聘为史料审查委员。1959年,哈佛燕京学社资助成立东亚学术计划委员会,李济被选为主任委员;10月奉命代理中研院院长;同年秋,获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以访问学人身份在哈佛大学研究一年。
1960年秋,因劳困不堪,遂患糖尿病及眼疾;1973年,不小心摔断了左腿骨,行动十分不便,但手和脑仍在不停工作,读书、写作不辍,以英文撰写《安阳》初稿;晚年将主要心血倾注在中国上古史的撰写。
1979年8月1日,因心脏病去世。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他领导的安阳发掘,对20世纪整个下半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高去寻在内的中国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是在安阳接受的考古学训练。
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李济作为中国第一位考古学家,他个人的研究取向与成就产生深远的影响(张光直,1981,99-100)。他坚持以第一手的材料作为立论依据,并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根据可定量的有形物品为基础。同时,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诠释考古资料,并不以中国的地理范围限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问题。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说:"就中国考古学而言,我们仍活在李济的时代。"
许倬云:"由于全人类是他研究的告括背景,他研究中国历史时,可以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诚实的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不受偏见的蔽囿。"
吴她仍系够族大猷:"在李先生之前作(中烧到迫期国)考古的都是外国人,李先议来送动终生确是国人中第一个作练察线频中国考古的人,深受我的景仰来自。"
李敖:"李济三十一岁起就做学阀360百科,八十四岁才在武侠小说中蛋许短死去。他垄断学术,自己不研究也不给别人机会,'安阳发掘报告'有轮损担德校育变防酒部始无终,'中国上古史'计划拖延不做",又称李济是"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
张光直:
"近六十年的岁月里,首先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的李济命样守育机简希抗,为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在他的研究领域占据支配地位。"
"迄蛋误向念数预散张责今为止,在中国考古学这出门许用伤交足根明金块广袤土地上,在达到最高学术典范这一点上,还没有一衡输音药送个人能超越他。"
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须再争脚首但他对待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
父亲:李权,号郢客。
母亲:涂氏。
儿子:李光给航处政绿史月法谟。
1.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研究院丛书,1928。
2.TheFormationoftheChinesePeople.Harva尼牛终本围另头械改毫土rdUniversityPress,1928.
3.城子崖,与傅斯年、董作宾、梁思永、吴金鼎、郭宝钧、刘屿霞合又孙指附件交死脱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1,193卫掌济4。
4.小屯第三本‧殷虚器物甲编:陶器烟赵优政受星据身封防上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2,1956。
5.TheBeginningsofChineseCivilizati草on:ThreeLecturesIllustratedwithFindsatAnyang.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1957.6.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1964。
7.殷虚出土青铜爵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二本,1966。
8.殷虚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三本,1968。
9.殷虚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四本,1970。
10.殷虚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器之研究,与万家保合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五本,1972。
1.幽兰,《清华学报》2.2,1925。
2.TheBonesofSincheng,《中国科学社论文专刊》31,1926。
3.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29,页1-2。
4.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29,页37-48。
5.殷商陶器初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29,页49-58。
6.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虚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30,页219-252。
7.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30,页337-348。
8.现代考古学与殷虚发掘,附载于《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30,页405-410。
9.俯身葬,《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31,页447-480。
10.发掘龙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1,1931。
11."Archaeology,"In:SymposiumOnChineseCulture,ed.,bySophiaH.ChenZen,Shanghai:China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1931,pp.515-526.
12.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33,页559-578。
13.安阳发掘报告编后语,《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1944,页729-733。
14.殷虚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1933,页73-104。
15.城子崖报告序,《城子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1,1934,页11-17。
16."SummaryofRecentArchaeologicalWorkinChina,"In:ProceedingsoftheFifthPacificScienceCongress,Vol.IV,Canada,1934,pp.2815-2824.
17.中国考古之学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31.7,1934。
18.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中国考古学报》第一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3,1936,页1-2。
19.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941。
20.古物,《中央日报》全国美展特约论文,1943。
21.远古石器浅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次专题展览会》,1943。
22.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中央研究院《学术?刊》1.2(1944):1-14。
23.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六同别录》中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1945,页1-3;又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3(1948):179-182。
24.中国考古学报前言,《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3,1947,页1-2。
25.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3,1948,页1-100。
26.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3,1948,页1-70(稿存上海);又刊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4,1952。
27.跋彦堂自序,《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报集之2,1948,页14-16。
28.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2(1950):1-17。
29.瑞岩民族学调查初步报告──体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2,1950。
30.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1950。
31.中国民族之始,《大陆杂志》1.1(1950):2-5。
32.博物馆与科学教育(中央广播电台讲演辞1944),索子明着故宫文物浅说代序,1950。
33.值得青年效法的傅孟真先生,《自由中国》4.1,1951。
34.中国史前文化,《大陆杂志》2.11(1951):1-5。
35.从人类学看文化(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三十五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3.11(1951):356-363。
36.傅孟真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傅所长纪念特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1,页11-19。
37.殷虚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523-619。
38.小屯陶器质料之化学分析,《台湾大学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1952。
39.关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之创设,《台大文摘》1.4,1952。
40.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之经过,《大陆杂志》5.7(1952):219-225。
41.北京人的体质与生活,《大陆杂志》5.10(1952):321-329。
42.跪坐蹲居与箕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283-301。
43.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1953。
44.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自由中国》9.9;又《三民主义半月刊》19,1953。
45.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性质与成就,《中国一周》191,1953。
46.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民主评论》5.4,1954。
47.太平洋科学会议(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八十八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8.4(1954):304-306。
48.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中央日报地图周刊》八周年400期纪念,1954.4.23。
49.台湾大学现行招生办法之商榷,《自由中国》10.9,1954。
50.如何办科学馆,《中国一周》211,1954。
51."NotesonSomeMetricalCharactersofCalvariaoftheShangDynastyExcavatedfromHouchiachung,Anyang,"《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549-558。
52."ImportanceoftheAnyangDiscoveriesinPrefacingKnownChineseHistorywithaNewChapter,"《中央研究院院刊》2上(1955):91-102。
53."StudiesofHsiao-t'unPottery:YinandPre-Yin,《中央研究院院刊》2上(1955):103-117。
54."DiverseBackgroundsoftheDecorativeArtsoftheYinDynasty,"《中央研究院院刊》2上(1955):119-129。
55.对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155-160。
56.论追求真理应该从认识自己身体作起,《中央日报》,1956.8.5。
57.试论中国文化的原始,《中央日报学人》1,1956.10.2。
58.殷虚陶器研究报告序,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8,1956。
59.人之初,《中央日报学人》12,1956.12.18。
60.论道森氏晓人案件及原始数据之鉴定与处理,《现代学术季刊》1.2,1957。
61."PatteryandBronzeoftheYin-ShangPeriod,"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9/10,1957。
62."HuntingRecordsFaunisticRemainsandDecorativePatternsfromtheArchaeologialSiteofAnyang,"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9/10,1957。
63.殷虚白陶发展之程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853-882。
64.由?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809-816。
65.?形八类及其文饰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0上(1959):1-69。
66.殷虚建筑遗存序,《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2,1959,页1-4。
67."ExamplesofPatternDissolutionfromtheArchaeologicalSpecimensofAnyang,"ArtibusAsiae22.1/2(1959):138-142.InstituteofFineArtsNewYork.
68.文化沙漠,《自由中国》21.10,1959。
69.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国际会议开会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5/16,1960。
70.我与中国考古工作(口述,由李青来笔记),《新时代》创刊号,1961。
71."AncientChineseCivilization,"Collier'sEncyclopedia,NewYork,1961.
72.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1-3。
73."SomeAnthropologicalProdlemsofChina:Reconsidered,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HistoriansofAsia,"SecondBiennialConferenceProceedings,1962.
74.我在美国的大学生活,《传记文学》1.5/6,1962。
75.ChinesePeople,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9/20,1962。
76.我的记忆中的梅月涵先生,《清华校友通讯》2,1962。
77.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3(1962):351-370。
78.侯家庄1001号大墓序,《侯家庄第二本‧1001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3,1962,页1-3。
79.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一(比较觚形器的花纹所引起的几个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下(1963):699-739。
80."ForewordinKuang-ChihChang'stheArchaeologyofAncientChina,"YaleUniversityPress,1963.
81.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21/22,1963。
82.古器物研究专刊发刊辞,《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1964,页3。
83.古器物研究专刊序,《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1964,页5-10。
84.殷商时代青铜技术的第四种风格,《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1964):343-351。
85.南阳董作宾先生与近代考古学,《传记文学》4.3,1964。
86.想象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比较(历史博物馆专题讲辞),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丛刊》2.3,1965。
87.「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及其所引起之问题,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4,1965。
88.回忆中的蒋廷黻先生,《传记文学》8.1,1966。
89.如何研究青铜器,《故宫季刊》1.1,1966。
90.关于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一般问题和建议,灵辉译,《新时代》6.7,1966。
91.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星岛日报创刊号廿五周年论文集》,1966。
92.大龟四版的故事,《董作宾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集》,台北,1966。
93.红色土时代的周口店文化,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6,1967。
94.我的初学时代,《传记文学》11.3,1967。
95.自由的初意,《自由谈》19.4,1968。
96.考古琐谈(一)──古物保存法颂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一),《自由谈》19.5,1968。
97.考古琐谈(二)──敦煌学的今昔,《自由谈》19.6,1968。
98.考古琐谈(三)──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自由谈》19.8,1968。
99.考古琐谈(四)──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自由谈》19.10,1968。
100.华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别、分布与编年,《大陆杂志》36.4,1968。
101.斝的形制及其原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8):335-350。
102.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附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8):913-944。
1.甘肃史前人种说略(DavidsonBlack:NotesonthePhysicalCharactersofthePrehistoricKansuRace,MemoirsoftheGeologicalSurveyofChina,SeriesA,No.5),1925。
2.奉天沙锅屯及河南仰韶村之古代人骨与近代华北人骨之比较(DavidsonBlack:TheHumanSkeletalRemainesfromtheShaKuoT'unCaveDepositinComparisonwiththosefromYangShaoTs'unandwithRecentNorthChinaSkeletalRemains,PalaeontologiaSinica,SeriesD.Vol.1),1925.
3.周口店储积中一荷谟形的下臼齿(DavidsonBlack:TheLowerMolarHominidToothfromtheChouKouTienDeposit,PalaeontologiaSinica,SeriesD.Vol.VII.),1927.
4.ManchuriainHistory:ASummary(节译傅斯年:东北史纲),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
5.人类学(A.L.Kroeber:Anthropology,ScientificAmerican183.3(1950)),"中央文物供应社"五十年来科学的进展,1951。
1.历史圈外(介绍一本有关先史学的小人书)(BeyondtheBoundsofHistory,byHenryBreuil,EnglishTranslationbyMaryE.Boyle;P.R.GawthornLtd.,London,1949),《大陆杂志》1.8(1950):4-6。
2.猎熊(介绍一本有关先史学的小人书)(BeyondtheBoundsofHistory,byHenryBreuil,EnglishTranslationbyMaryE.Boyle;P.R.GawthernLtd.,London,1949),《大陆杂志》1.11,1953。
3."AsiaandNorthAmericaTranspacificContacts,"AssembledbyMartinW.Smith,AmericanAntiquity,Vol.XVIII.No.3,Part2,Jan.1953,TheSocietyforAmericanArchaeology,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1953。
4.中国思想史之研究,StudiesinChineseThought,ed.,byArthurF.WrightComparativeStudiesofCulturesandCivilizations,No.1.TheAmericanAnthropologicalAssociation,Vol.55,No.5,Part2,MemoirNo.75,Dec.1953,pp.XIV+317,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3,1954。
5.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byJosephNeedhamF.R.S.WithResearchAssistanceofWangLing,Vol.1.IntroductoryOrientations,pp.XXXVIII+318.CambridgeattheUniversityPress1954,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6,1955。
6.中国铜器时代古兵:北京故宫博物院杨宁史旧藏三代青铜兵器图录,ChineseBronzeAgeWeapons:TheWernerJonnings'CollectionintheChineseNationalPalaceMuseum,byMaxLoehr,AnnArbor: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6,pp.I-XIII;1-233.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7,1956。
李济的故宅所在地: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双眼井。李济曾取派名李顺井,抑或与此有关。现在这里是钟祥旧城居民聚集区,充满着浓厚的古城韵味。
为纪念李济对中国考古学的开创之功,鼓励更多的考古专业学生不断进取,在李济之子李光谟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发现中国文化基金设立了"李济考古学奖学金"。该奖学金面向海内外各高校考古专业(含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文物、出土文献等专业)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申请组别包括田野组、公众考古组和学术组。
2012年,首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终评结果在京揭晓。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9所高校的12名学生分获学术组、田野组和公众考古组奖学金,另有17名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的学生荣获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