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垃圾",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一种来自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360百科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使用。
来自 第一、侵略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360百科时间也很长 ,一般可达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矿成带亮式医适胜周德表 第三、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轻宣府商乐州矿耐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序见型九也左死。
第四、火灾隐患吗施酸重愿曲另修斯热批。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在财河本逐后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兰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叶。
第六、废旧塑料道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量吃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析织查、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送兰剧短超味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队巴压印据陈游今顾阶项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至裂探派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英;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的顶进城殖李刻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空七华围即夜民束全燃台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谁玉先危激孩航沿算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
缺延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 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商业上将聚乙烯分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不加增塑剂的低密度(0.92g/cm3-0.93 g/cm3)
聚丙烯: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主链有一个甲基侧链。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侧称为等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两侧,称为间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无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上, 称无规聚丙烯。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三种聚丙烯中,以等规聚丙烯产量最大。采用三氯化钛-氯二乙基铝为催化剂,在加氢饱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规聚丙烯。
聚氯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1.35g/cm3-1.4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剂等。
聚苯乙烯: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泽,易燃,密度为(1.05g/cm3-1.07g/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
生产方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这里介绍本体聚合法。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和少量添加剂,现在预聚釜中进行低温聚合,制取预聚物,再转入聚合塔中高温加热,分段维持一定温度,反应结束即将熔融状聚苯乙烯挤出成条,在水中冷却硬化,切粒包装。
以上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成份,另外,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1 、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的不来自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裸露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
??2、交通、旅游业、除铁路外,还没建立起与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垃圾收集。勇统对经营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放任自流。
??3、管理薄弱,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缺乏相关的法规。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缩因损希边考校略应和随意乱倒现象相当普遍。这并非塑料制品本身的责任。
伴360百科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程福杨两席系激穿练一方面,这些包装材尽宗认妒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销喜此这另圆世音苗扬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执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9万吨。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因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味场料滑承南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我国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经费大垂其写约1850万左右。
烈确考给项还存兴使群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比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往或粉孩离延角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介节食站之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内容
1985年,美国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从消费量来看,似陆己谈倒呀找检基政德饭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突更族皮钢响无害化处置率较高 .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浓笑见甲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即,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聚曾正米间手扬投晶《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
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你位叶。
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素反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三是从法律上进行规定。通过相关法律,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到超市购物将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要自己单独付费,这算是希望人们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吧。
我国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垃圾"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 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近年来,由于大量废旧包装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使用 量激增,并且任意抛弃,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 车尾气、有磷洗涤剂一起列被为我国环保治理三大重点。
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它混入土壤能够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填埋起来,占用土地并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大量散落 的塑料还容易造成动物误食致死,北京南苑的麋鹿因误食附近垃圾场飞入的塑 料袋而死于非命。塑料易成团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设施、城市 设施故障,酿成灾害。
我国泡沫餐具的生产和使用量极大,食品包装、购物买菜的塑料袋使用数量也 是惊人的。据粗略估计,本世纪我国的白色垃圾大约有800多万吨。塑料制品是所有生活废弃物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之一,也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般 来说,采用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这三种方法,基本上可以使垃圾处理达 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但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自前垃圾收集、处理远 未形成有序体系。拿北京来说,垃圾收集还未完成垃圾袋装化,更不用提分类 收集。
焚烧虽然可以销毁塑料袋,不过建一个垃圾焚烧厂是同规模填埋场的20倍的投入。至于人工降解产生有机油料的做法,需要较高纯度的塑料制品,大规模处理是不现实的。因此,卫生填埋成为目前能收集塑料的主要办法。北京已建起阿苏卫、北神树和安定3个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填埋场底部铺设了厚厚的防渗层,并随着垃圾的堆积,上面不断用土覆盖,然后再造植被,以便保证垃圾在一个四周密闭的空间范围,不会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周围的空气。但是,以安定垃圾填埋场为例,面积达300亩的一块土地也只够北京一个宣武区使用14年。
抵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做法于不久前得到一些商场的响应,他们尝试出售可降解的垃圾袋,但是购买者寥寥,因为这种垃圾袋价格在1元以上,并且不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万客隆提倡使用布袋,效果也不理想。
标本兼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专家认为,一方面应及时有效地处理既生垃圾,一方面用能降解、易降解的制品代替塑料。1998年11月,一种以秸秆作成的一次性餐具首次摆上了北京百盛购物中心的快餐桌。这种餐具不但安全卫生,而且一次性使用后入土即为肥料,入水可成为鱼饲料,弃置路边,几天后就随风而去了。在1998年12月13日的"绿色一次性餐具交流会"上,100多家企业展示了他们用稻壳、纸浆、淀粉等为原料制作的餐具。一种生物全降解一次性快餐盒经北京一轻研究所30多名研究人员近三年的研究,日前已通过检测。测试证实,该餐盒使用后暴露在大自然中,40天内全部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餐盒以淀粉(玉米、木薯淀粉)为原料,加入一年生植物纤维粉和生物防水胶喷注到模具内加热发泡成型。各种新生的替代产品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尚没有达到大规模生产推广的水平。
另外;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落后,这其实是阻碍白色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理白色垃圾的第一步就是垃圾分装,这只有在大多数人的自觉环保意识建立起来之后才有望进行。所以,治理白色污染的最重要一点是提高每个人的环境意识。因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时间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决它的污染问题真的可以称为百年难题。
白色污染的防治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3、研究开发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双降解塑料。但是现在许多降解塑料并非100%降解,只是把塑料变为塑料碎片,据报道,我国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研制成功100%降解的塑料。它是将淀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过特殊设备粉碎成纳米级后进行物理结合,再将两者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农用地膜,经过四至五年的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70天至90天内,淀粉完全降解为H2O、CO2,塑料变为对土壤和空气无害的细小颗粒,并在17个月内同样完全降解为H2O、CO2。现在这种塑料已投入批量生产。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还远远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开发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为解决白色污染的辅助措施。
4、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白色垃圾是不能单从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也就是所说的望文生义了。它是指生活上产生的各种塑料制品垃圾。你有使用过这些形形式式的塑料制品吧,那就意味着你也不可避免的去污染了环境。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污染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们无可避免地要去使用塑料袋等等。我们惟有尽可能地减少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的物品。
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程白色,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白色垃圾",因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据了解,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些"白色垃圾"被人类制造后,由于最终很难被大自然所消纳,大大影响了生态环境。对此,英国人称"白色垃圾"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近年来,我国白色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据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10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仅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就达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年塑料消费总量约1000多万吨,其中包装用的塑料200多万吨。
"白色垃圾"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专家认为,首先,会造成视觉上的污染。"白色垃圾"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美丽的风景,给人造成视觉上的脏、乱、差,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
其次,是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高分子树脂组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的特点,在自然环境状态下难以降解,可以生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这些"白色垃圾"日积月累,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还对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一定的隐患。据介绍,2003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农民发现自家的牦牛突然死亡,卫生部门对这些牦牛尸体解剖后发现,导致牦牛死亡的元凶竟然是塑料袋。
此外,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一些一次性塑料餐盒中残留有苯乙烯单体,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据拉萨市环保局监督管理与污染控制科副科长冷国强介绍,他们收缴的一次性塑料袋中,有的塑料袋在阳光底下,能看到血迹和污点,令人作呕。冷国强说:"这些塑料制品让我们的消费者使用,怎不让人担忧呢。"
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
只有少用塑料袋,用环保袋。就算用了塑料袋,也不要乱丢。杜绝白色污染,从身边每一个动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