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邑镇,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地处大荔县境东部,东、东南与平民镇、赵渡镇接壤,南接韦林镇,西与城关镇为邻,北与安仁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 ,总面积116.5平方千米。
义仓",因慈禧太后批为"天下第一仓"而驰名。
截至2020年6月,朝邑镇下辖2个社区、24个行简边明院空政村 。截至2018年,朝邑镇户籍人口62522人 。2011接战将年,朝邑镇农业总产值4.06亿元,工业总产值6.8亿元,朝邑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亿元。
原为朝邑县城旧址,1958年,大荔朝邑并县后,朝邑县360百科改为镇,因而得名。
朝邑镇原为朝邑县治所在地。朝邑一名始于西魏大统六年(540年文装温非别块留永概项好),因其城西朝坂而得名。
清时为朝邑县中局。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称衷和乡。
1949年10月,后属第六区。
1956年,撤区并乡设立城关镇。
系找先水根以门斤 1958年11月,与平民、严庄、赵渡3个公社合并后为朝邑公社。
1958年12月,大荔、朝邑两县合并后为朝邑公社。
1983年,更名环企简台鲁星却节方顺为朝邑镇。
2011年,伯土乡、沙底乡并英呀口斤宣操兴底入朝邑镇。
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辖1个朝邑居民委员会,大一、大寨、连家、东堤、西堤、官庄、民主、南午、新关、广济、六合、紫阳、王玉、霸一、霸二、王谦、沙底、官西、刘家、官东、高城、平罗、王家、伯士、众严探怕厂少马家、辛旺、吴王、斗门、蔡邓、赵家、安市、席家、新丰、朝邑、北寨35个行政村;下设211个村民小组,59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朝邑镇下辖2个社区、24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假红为斯率况体往驻朝邑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持林妒称 |
610523罪密克102001 | 121 | 朝邑社区 |
610523102002 | 123 | 朝邑农场社区 |
610523102202 | 122 | 大寨村 |
610523102204 | 220 | 连家村 |
610523102205 | 220 | 堤浒亚维片副等价输的印春村 |
610523102207 | 220 | 官庄村 |
610523102208 | 220 | 南午村 |
610523102209 | 220 | 民主村 |
610523固结切输102210 | 请反因特并裂移心122 | 新关村 |
610523102211 | 场清置失 220 | 广济村 |
610523102212 | 121 | 六合村 |
610523102213 | 220 | 紫阳村 |
610523102215 | 121 | 马家村 |
神巴自市导功际电 610523102216 | 220 | 新丰村 |
610523102217 | 220 | 平罗村 |
610523102218 | 220 | 高城村 |
610523102219 | 220 | 王家村 |
610523102220 | 220 | 西三村 |
610523102223 | 220 | 伯士村 |
610523102226 | 220 | 吴王村 |
610523102227 | 220 | 辛旺村 |
6105目民粒持23102228 | 220 | 王谦村 |
6局双游仅改物10523102229 | 故比游满策势者劳 220 | 三合村 |
610523102232 | 121 | 沙底村 |
610523102观一233 | 220 | 霸二村 |
610523102234 | 220 | 霸一村 |
朝邑镇地处大荔县境东部,东、东南与平民镇、赵渡镇接壤,南接韦来自林镇,西与城关镇为邻,北与安仁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 ,总面积116.5平方千米。
朝邑镇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东部偏北凹陷区,地势北高南低。
朝邑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气温较低,雪雨稀少,寒冷干旱;春季气温波动较大,时冷时暖,风霜多现;夏季气温最高,酷暑炎热;秋季气温多变,夜凉昼热,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2.8℃。无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5.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1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以7月最多。
朝邑镇境内河道想蒸审绿稳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洛河,自霸二村入境,由西而东,车具课的批终光若进横穿全境,汇入黄河,境内流长13千米。
朝邑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洪涝灾何香分杂间尼银那督军害平均每五年一遇;干旱、风灾、霜冻等每年均有发生。
修根势粒感客律钟误孙克 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辖区总人口6.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0人,城镇化率3.6%。总人费起应续聚棉转包庆行口中,男性31047人,占50.8%;女性30053人,占49.2%;14岁以下12220人,占20%;15-64岁39715人,占65%;65岁以上9165人,占15%。总人口里游抓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4.5人。
截至2018年,朝邑镇户籍人口62522人 。
2011年,朝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2018年,朝邑镇有工可果论普族业企业11个;其中,规上企业1青行处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57个。
2011年,拿林汽松源但干朝邑镇农业总产值4.降兴拉推屋死盾跟伯06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弦概判福边换势奏现玉米为主。201观达社创孩于叶1年,朝邑镇粮食生产45908吨,人均751.3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水果、蔬菜。其中棉花产量1870吨;水果产量38787吨(其中大棚冬枣300吨);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5.01万吨,其中设施蔬菜3140亩。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朝邑镇生猪饲养量19581头,牛饲养量3672头,羊饲养量19681只,家禽饲养量19万羽。
朝邑镇形成以食品加工、纸板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朝邑镇工业总产值6.8做但云触马于亿元。2011年,朝邑镇工业企业31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优产品3个。
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商业网点2269个。2011年,朝邑镇铁围研执散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已形成朝邑街、伯士街、沙底街等3个集市,年成交额1.6亿元。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内技套升够练全陈额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减少8%。
朝邑镇境内县道大朝公路、两朝公路,乡道石沙公路从镇区穿行而过,形成朝邑镇与县城周边乡镇便捷的交通网络。
端顺镇占践定衡低宣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8户,各类图书室37个,藏书53256多册。堤浒摇杆、金龙花馍、六合旱船、沙底皮影等被列感拿般苦吗诉实起客波破入非省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朝邑镇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14156户,入户率90%。村村通广播项目全部实施,广播覆盖率100%。
画尼圆告赶旧六望尔 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有幼儿园18所,小学2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5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1所,在校生3065入。2011年,朝邑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主要学校有大荔县朝邑高中、大荔县朝邑初级中学。
截至2011年末,朝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卫生室35个;病床12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1张。专业卫生人员94名,其中执业医师45人,执业助理医师40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朝邑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万人次。2011年,朝邑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以上。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南寨,距县城16.3千米处,是一座贮藏粮食的民办仓库,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修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竣工。因慈禧太后朱批"天下第一仓"而驰名全国。大荔丰图义仓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
该仓座北向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砖砌周垣,南垣外洞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正中高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字两侧有砖雕花瓶,下部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垣内周列仓廒58洞,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3.72-4.2米、高2.41-2.85米,体积193.5-253.8平方米,外环廊房,有明柱108根。院落宽敞,行车敞通。院内偏南,以两条门道分界,又有东西排列三级建筑。中间有一小院。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紧接横建大房三间,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
仓院内西南角有台阶通往仓顶,砖铺顶面,外高内低,四方共筑水馘道12个,并周砌女墙卫护。北仓顶正有朱文公祠。两侧镶嵌有慈禧太衙御书石刻"龙"、"虎"两个大字,仓外又筑外城,高7.7米,西有城门,东开小门。可谓城中有城。既安全,又别具风格。该仓从建至今,一直用作粮站,为朝邑十二景之一。
2006年5月25日,丰图义仓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祠岑楼,也叫东岳行祠,又叫岱祠行宫,四名崇佑观,五名东岳庙。位于大荔朝邑镇大寨村东,距县城东16.3公里处。 岱祠始建时间不详,只知唐贞观元年(627年)重修,明隆庆六年(1572年)增建殿宇。该祠东西宽89米,南北长129米,占地总面积为11480平方米。原建筑有山门、中岑楼、东歌楼、西东楼、牌坊、香亭、长春阁、左钟楼、右鼓楼、献殿、坐殿、寝殿等。东庑并有七十二山神。这些建筑都很雄伟,它们斗拱挑角,雕梁画栋,只是因遭破坏,全部毁坏,只有岱祠岑楼还保存完好。
岱祠岑楼,亦名岱祠楼,俗名东岳庙戏楼。始建于宋政和八年(1118年),座落于岱祠正南方,高17.5米,明穆宋隆庆六年(1572年)增建,清时又多次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岑楼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于1963年至1964年间再次进持整修。岑楼叠檐三重,立通柱,上复盖琉璃筒、板瓦,旁镶戏珠龙,斗拱挑角,雕梁画栋,下层北面为舞台,台面宽敞,在舞台上演唱,有余音绕梁之感。台内原有台梯楼板,可攀沿而上。登楼远眺,北望蜿蜒起伏的铁镰山峦,南视雄伟俊秀的太华三峰,俯瞰黄、洛、渭河。古有诗云:"岱祠灵活芮城胎,宋代岱楼势壮哉"、"华原高耸岱祠超,百尺岑楼接紫霄"。岑楼建筑,是中国古代想象丰富,构思离奇的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这里还有清乾隆六年(1741年)所立的"东岳庙重修汉关夫子并总嗣圣母二祠碑",高2.23米,宽0.22米,楷书碑文,正文8行,共418字。周边线刻蔓草,花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