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蓝舌病(bluetongue,BT、BL360百科U)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发于绵羊的传染激批斯光径露空距左病。该病以发热、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蓝舌病病毒抵抗力较强,具有多个血清型,且各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获得可靠的保护作用。
蓝舌病病毒蓝舌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新始架哪,是一种虫媒病毒。病毒对乙醚、氯仿、0.1%去氧胆酸钠有耐受力,对胰酶敏感;可被过氧乙酸、3%氢氧化钠灭活,在pH5.6~8须我顺益.O之间稳定,在pH值3.0以下被迅速灭活,在60℃30分钟被杀死;在干燥的血液、血清中和腐败的肉、下水中,可长期生存。病毒有24个血清型,不名百硫稳谁较源激范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病毒可以在鸡胚、初生哺乳期小鼠和仓鼠体内增殖。
牛羊蓝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症状为高热、黏膜水肿、溃疡和糜烂等,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反刍类动物感染蓝舌病的死亡率平均为30%,其中绵羊的发病死亡率高达80%。目前,蓝舌病已被国际流行病学会列为15种A类动物流行病之一,但尚未发现有效治疗方法。比利时兽医认为,蓝舌病主要依靠一种身长3、4毫米的蚊子传播,根据这类蚊子的活动特性,他们建议农户在论叫末干间满对养殖场采取彻底的除虫措施基础上,在牛羊背部喷洒防虫剂,并在太阳落山前一小时至太阳升起后一小时对牲畜进行室内饲养。
蓝舌病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南非发生,1905年被正式报道。一般认为,从南纬35度到北纬40度之间都可能有蓝舌病存在。
病原蓝舌病毒衣壳来自蛋白病畜、带毒畜散保正必量谁合验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种库蠓体内长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
味失啊微晶广黄季艺酒示只能经过库蠓和伊蚊叮咬传播。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不传染,但是胎儿在360百科母畜子宫内可被直接急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红细胞内,并能从精路水弱田依存区车液排毒。
绵羊最易感,并表现出特有症状,纯种美利奴羊更为敏感,病羊和病后带毒羊为传染源。牛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山羊和野生反刍动物如鹿、麋、羚羊、沙漠大角羊也可感染,但一支易孔表岁白副凯概船般不表现出症状。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该病也可经胎盘垂直感工染;其发生和分布与库蠓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生于5月至10月,失多发生于湿热的夏季和秋季,特别是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
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方入氢指乱味叫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复制,然后进入其他淋巴结,淋巴网状组织和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的内皮,外周内皮细胞制等困乎修本器保精和外皮细胞,引起胞浆空泡,胞核和胞浆肥大,皱缩和细胞核裂解。内皮的坏死和再生性增殖及肥大会导致血管闭塞和郁积。本病病原是蓝舌病病毒。病毒颗粒能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病毒非常稳定。病羊是主要传染来继新源,通过库蠓传播。绵羊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以1岁左右的绵羊最易感,哺乳期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的发生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与各种库蠓的活动情况有关。
蓝舌病蓝舌病毒对内宪云越挥苏之天皮细胞有较强的选择性,口腔周围皮肤和蹄冠带的复层扁平上皮下的毛细血管内皮往往研开汽病毒浓度更高。病毒在靶细胞内复制后,很快通过血流传遍全身,使大多数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一定量京统的病毒。感染后6-8天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开始升高古独普,此时,体温上升,初期的组织学病变也同时出现。
蓝舌病是镇一种比较少见的动物疾病,是由蓝舌病病毒盟指只统损格理回植演具引起的一种主发于绵羊的传染病,但其他反刍类牲畜也可能被感染。该病以发热、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主要通过昆虫库蠓叮旧望咬传播,羊感染上后很容易死亡,但不会传染给人。人也不会因食用带有这种病毒的羊肉或羊奶而使健康受到威胁。蓝舌病病毒抵抗力较强,具有多个血清型,且各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获得可靠的保护作用。
绵羊蓝舌病的典型症状是以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显著减少开始。病畜体温升高达40~42℃,稽留2~6天,有的长达11天。同时白细胞也明显降低。高温稽留后体温降至正常,白细胞也逐渐回升至正常生理范围。某些病羊痊愈后出现被毛脱落现象。潜伏期为3-8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天。在体温升高后不久,表现厌食,精神沉郁,落群。上唇肿胀、水肿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粘膜充血、呈青紫色,随即可显示唇、齿龈、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粘膜受溃疡损伤,局部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继发感染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鼻流脓性分泌物,结痂后阻塞空气流通,可致呼吸困难和鼻鼾声。蹄冠和蹄叶发炎,出现跛行、膝行、卧地不动。病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病程一般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变可恢复。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达90%。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死亡。怀孕4-8周母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畸形,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脑回过多等。
蓝舌病病羊精神委顿、厌食、流涎,嘴唇水肿,并蔓延到面部、眼睑、耳,以及颈部和腋下。口腔黏膜、舌头充血、糜烂,严重的病例舌头发绀,发生溃疡、糜烂,致使吞咽困难(继发感染时则出现口臭);呈现出蓝舌病特征症状。鼻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后为粘脓性,常带血,结痂于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难,鼻粘膜和鼻镜糜烂出血。有的蹄冠和蹄叶发炎,呈现跛行。孕畜可发生流产、胎儿脑积水或先天畸形。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病死率为20%~30%。多因并发肺炎和胃肠炎引起死亡。
本病的初期症状不太明显,发热也只是在40℃左右,并不严重,但在食欲不振的同时出现鼻腔、鼻镜和口腔充血,接着转变为淤血。不久就会引起这些组织的部分坏死并逐渐形成结痂,剥落结痂下面组织可形成较浅的溃疡面。而且还可见到眼结膜充血、肿胀、流泪等症状。由于牛的个体不同,有的蹄冠部也出现同样的病变,因此,有的往往被误诊为口蹄疫。
以上症状只是前驱症状,一般只表现这些症状的就可恢复痊愈。但部分病牛在这些前驱症状即将消失的时候,突然出现"咽喉头麻痹"症状,还有的牛往往尚未出现这些前驱症状之前就出现咽喉头麻痹了,这种麻痹是因横纹肌呈玻璃样变性而引起的。麻痹可因牛的个体不同出现的部位也不一致,表现在食道的出·现食道麻痹症状,表现在舌头上的,出现"垂舌"症状,有时心肌和骨骼肌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总之,病牛大都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喉头麻痹的病牛饮水往往能引起误咽,极易引起继发性死亡率较高的误咽性肺炎。该病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
主要在口腔、瘤胃、心脏、肌肉、皮肤和蹄部,呈现糜烂出血点、溃疡和坏死。唇内侧,牙床,舌侧,舌尖,舌面表皮脱落。皮下组织充血及胶样浸润。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上皮脱落但不发生水疱,蹄部有蹄叶炎变化,并常溃烂。肺泡和肺间质严重水肿,肺严重充血。脾脏轻微肿大,被膜下出血,淋巴结水肿,外观苍白。骨骼肌严重变性和坏死,肌间有清亮液体浸润,呈胶样外观。
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部粘膜发生水肿。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并有湿疹变化。蹄冠出现红色或红丝,深层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小点状出血。应做好牧场的排水和灭蠓工作,坚持羊群药浴、驱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在该病流行区,每年接种疫苗。对病羊可用磺胺类药或抗毒素治疗。
蓝舌病与口蹄疫、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恶性卡他热、传染性鼻气管炎、水疱性口炎等有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其为上报疫病,中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蓝舌病对动物(包括动物制品)的国际间贸易和人用动物源生物制品的病毒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均将其列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的重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蓝舌病在欧洲许多国家相继暴发,且分布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8月,德、比、法、荷等国首次发现牛感染蓝舌病。2007年7月,英、法、意等国暴发了蓝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2008年3月~4月,法、意等国暴发了蓝舌病。蓝舌病流行的新情况已经引起了中国农业、出入境检疫和药品监督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蓝舌病常见于绵羊为了能够有效监测和控制蓝舌病,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蓝舌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其中,蓝舌病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特异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尹惠琼在导师章金刚的指导下,在该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开展了蓝舌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通用检测试剂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通用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工作,经过潜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两个试剂盒已完成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符合率、稳定性、消长规律分析等一系列临床前的研究及中试组装。
目前,两个试剂盒的核心技术均已分别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章金刚表示,如果这两个试剂盒顺利通过临床试验,可实现对蓝舌病病毒各血清型快速、特异、敏感的通用检测,不仅在蓝舌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更为重要的是,使蓝舌病高通量筛查成为可能,从而为蓝舌病的及早监测和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反刍动物源生物制品、生物敷料蓝舌病病毒安全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条件。
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鉴定宜采全血(每毫升加2IU肝素抗凝)、动物病毒血症期的肝、脾、肾、淋巴结、精液(置冷藏容器保存,24小时内送到实验检查处理)及捕获库蠓。
2.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被检血清孔与抗原孔之间出现致密的沉淀线,并与标准的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互相连接,则为阳性。
3.免疫荧光试验:(1)直接法(2)间接法。蓝舌病毒在荧光镜下可见细胞胞浆着染,出现星状绿色颗粒。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50%抑制为判定值。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病羊应加强营养,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再用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涂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可先用3%来苏儿洗涤,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比1)、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涂拭,以绷带包扎。
发生本病的地区,应扑杀病畜清除疫源,消灭昆虫媒介,必要时进行预防免疫。用于预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困难。首先在免疫接种前应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个地区不只有一个血清型时,还应选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否则,只能用几种不同血清型的单价疫苗相继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无本病发生的地区、禁止从疫区引进易感动物。加强海关检疫和运输检疫,严禁从有该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羊或冻精。在邻近疫区地带,避免在媒介昆虫活跃的时间内放牧,加强防虫、杀虫措施,防止媒介昆虫对易感动物的侵袭,并避免畜群在低湿地区放牧和留宿。
一旦有本病传人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所有感染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