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2011年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文传、张伯明、孙宏斌。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构成分为:
1、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独快半渐控以及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提;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可靠行、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等;
3、变电来自站综合自动化;
五级分层调度管理
国家调度控制360百科中心--国调
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网调
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调
地市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地调
县汽怎扬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县调
调度基本原则:
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本书全面阐述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模型和算法。全书共分10章。第1章讨论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第2章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第3章李列或要露走介绍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测的来自相关技术。第4章阐述电力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和技术,以及远动通信规创哥盟建约的基本概念。第5章介绍调度自动化的主站系统--SCADA/EMS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功能构成和基本内涵。第6章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模型和算法。第7章讨论实时静态安全分析的模型和算法。第8章阐述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第9章讨论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第10章介绍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360百科力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候孩信盟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并可供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自动化的科学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
1.2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1.3电力含危支践布菜航吸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3.1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分区分级调度
1.3.2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4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1.4.1信息采集美到传汉发迫和控制执行子系统
1.4.2信息传输子系统
1.4.3信息处理子系统
1.4.4人机室露纪联系子系统
第2章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
曾阻待费言晶究 2.1引言
2.2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2.2.1继电保护的功能
2.2.2监视控制的功能
2.2.3自动控制装置功能
2.2.4远宪功明培操歌采专动及数据通信功能
2.3玉内鸡言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
验是哪无己 2.3.1变电站自动化兵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肥群耐几迫占犯湖 2.3.2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3.3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3.4分散分布式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识老除干妈自动化系统
2.4变电站指策粉自动化的发展
第3章电力系统数据采集
3.1引言
3.2开关量输入电路
交花文 3.2.1隔离电路
3.2.2滤波去抖电路
3.2.3驱动控制
3.2.4地址译码电路
3.2.5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3.3开关量输出电路
下异区求征护变审是木 3.4模拟量输入电路
3.5模拟量输出电路
3.5.1结构形式
3.5.2D/A转换器
第4章电力系统数据通信
4.1引言
4.1.什目轻然训1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基本功能
4.1.2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基本结构
4.1.3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
4.1.4远动通信配置的基本类型
4.2星安鲜宁信息传输与信道
4.2.1电力系统传输信道
4.2.2多路复用
4.2.3数字调制与解调
4.3差错控制
4.3.1概述
4.3.2差错控制方式
4.3.3误码控制编码的分类
4.3.4有关误码控制编码的几个基本概念
4.3.5纠错编码方式简介
4.3.6循环冗余校验码
4.4远动信息传输的基本模式及其规约
4.4.1概述
4.4.2远动信息传输规约
4.4.3IEC的相关国际标准
第5章主站系统--SCADA/EMS系统
5.1引言
5.2调度自动化的硬件结构
5.2.1集中式系统
5.2.2分布式系统
5.3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软件
5.3.1操作系统
5.3.2开发支持环境
5.4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支持平台
5.4.1任务调度与实时通信子系统
5.4.2数据库管理系统
5.4.3图形系统
5.5SCADA系统
5.5.1SCADA系统基本功能
5.5.2SCADA数据库
5.5.3SCADA系统的评价指标
5.6EMS应用软件基本功能
5.7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
5.8EMS系统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和组件化
5.8.1开放系统
5.8.2CORBA简介
5.8.3概要分析
5.8.4主要优点
5.8.5CORBA的基本框架
5.8.6IEC 61970标准
第6章电力系统实时拓扑分析与状态估计
6.1引言
6.1.1什么是状态
6.1.2谁决定状态
6.1.3厂站的典型接线方式
6.2网络拓扑的实时确定
6.2.1厂站的接线分析
6.2.2网络的接线分析
6.3电力系统静态状态估计
6.3.1概述
6.4量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的拓扑方法
6.4.1对量测系统分析的一些基本认识
6.4.2可观测性分析的步骤
6.4.3利用边界注入量测合并量测岛
6.4.4基于潮流定解条件的可观测性分析
6.4.5实时数据的误差和不良数据
6.4.6状态估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6.4.7极大似然估计
6.5电力系统静态状态估计的算法
6.5.1Newton法解加权最小二乘估计问题
6.5.2快速分解状态估计算法
6.5.3稀疏矩阵技术的应用
6.5.4状态估计和常规潮流的关系
6.6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中不良数据的检测和辨识
6.6.1概述
6.6.2残差方程--量测误差和残差之间的关系
6.6.3不良数据的检测
6.6.4不良数据的辨识
6.7抗差状态估计
6.7.1概述
6.7.2M-估计
6.7.3最大指数平方抗差状态估计
第7章电力系统实时静态安全分析
7.1绪言
7.1.1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1.2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数学模型
7.1.3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分类
7.1.4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分类
7.1.5安全控制功能的总框图
7.2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中的潮流算法
7.2.1直流潮流法简介
7.2.2Newton-Raphson法潮流计算
7.2.3快速解耦潮流计算
7.3电力系统静态安全评定
7.3.1矩阵求逆辅助定理
7.3.2快速分解法交流开断潮流的计算
7.3.3发电机开断的模拟
7.4安全控制对策
7.4.1灵敏度分析
7.4.2准稳态灵敏度
7.4.3校正控制的数学模型
7.4.4控制变量变化量Δu的求解
7.4.5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7.5电力系统安全控制对策
7.5.1电力系统有功安全校正对策分析
7.5.2电力系统无功安全校正对策分析
7.6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简介
第8章自动发电控制
8.1引言
8.2分级的有功频率控制
8.2.1一次调频
8.2.2二次调频
8.2.3三次调频
8.3互联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
8.3.1联合电力系统的自动调频特性分析
8.3.2互联电力系统的控制区和区域控制偏差
8.3.3互联电力系统中单个控制区的AGC控制策略
8.3.4互联电力系统多区域控制策略的应用与配合
8.3.5多区域的优化控制
8.4AGC主站软件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8.4.1AGC主站软件概述
8.4.2负荷频率控制的基本流程
8.4.3时差修正和无意电量偿还
8.4.4AGC中的若干问题
8.5自动发电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与参数的确定
第9章无功电压自动控制
9.1概述
9.2无功电压的基本特性
9.3无功电源、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设备
9.3.1同步发电机
9.3.2输电线路
9.3.3变压器
9.3.4并联电容器
9.3.5并联电抗器
9.3.6串联电容器
9.3.7同步调相机
9.3.8静止补偿器
9.4网省级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
9.4.1两级电压控制模式
9.4.2三级电压控制模式
9.4.3第三级电压控制的模型和算法
9.4.4第二级电压控制的模型和算法
9.4.5第一级电压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9.5地区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
9.5.1自动电压控制的软件结构
9.5.2滤波
9.5.3校正控制
9.5.4全局优化控制
9.5.5安全监视模块
第10章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
10.1概述
10.2DTS体系结构
10.2.1DTS系统基本概念
10.2.2DTS系统基本功能与模块
10.2.3DTS仿真室结构
10.2.4DTS系统在调度中心网络的位置
10.3软件支撑平台
10.4仿真支持系统(教员台系统)
10.4.1教案制作与管理
10.4.2仿真过程控制
10.5电力系统模型
10.5.1稳态模型
10.5.2稳态仿真
10.5.3动态模型
10.5.4暂态时域仿真
10.5.5中长期动态模型
10.6二次设备模型
10.6.1概述
10.6.2自动装置模型
10.6.3继电保护模型
10.7控制中心模型
10.7.1SCADA模型
10.7.2PAS模型(EMS高级应用模型)
10.7.3AGC模型
10.7.4AVC模型
10.8培训评估
10.9DTS与EMS的一体化
10.10多调度中心联合培训和反事故演习
10.10.1模型集中式
10.10.2分解协调模式
10.11DTS的应用
10.11.1调度员电网调频操作、调压与无功控制的训练
10.11.2调度员倒闸操作训练
10.11.3事故处理的训练
10.11.4恢复操作的训练
10.11.5二次系统的学习
10.11.6运行方式研究和事故分析
10.11.7电网规划研究
10.11.8SCADA/EMS的测试考核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