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没得感情的搬运工,它是用爱发电的工具人。它每天都要搞一搞话题,上一上热搜。
文 | 盛倩玉 编辑 | 沈小山
2020年了,你是不是还在疑惑,bot是个啥?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政府与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哎不好意思,打错了。
不是BOT,是bot 。
bot,robot的缩写,机器人的意思。现在微博上活跃着大批以bot为后缀的“机器人账号”,定期发布特定主题的内容或网友投稿。
它是没得感情的搬运工,它是用爱发电的工具人。它每天都要搞一搞话题,上一上热搜。
5月11日晚间,@大学生发言bot登上微博热搜,同天晚间,还有@迷惑沙雕bot,@天秀bot两个bot号登上热搜
快乐的搬运工,皮下的工具人
考古bot号,你会追溯到Twitter。Twitter上最早一批的机器人号,由固定的脚本控制,可以在触发某些条件时自动进行发推、回复等操作。
比如鼻祖级的@big_ben_clock,它推送的内容只有一个,和大本钟同步进行整点报时。每天BONG BONG BONG这样。
但bot号中国化进入微博后,渐渐多了一丝人味,机器逐步被博主取代(机器也有今天……)
它们接受粉丝的投稿,再由人工筛选、加工,把符合主题的内容发布出来。换句话说,大部分微博bot号,并不真由机器人操控,它只是加了一层“无人格的设定”的博主,每日故作无感情状。
因为披着一张robot的皮,所以这些bot号运营者也被称为“皮下”。
有着近65万粉丝的@偷听bot,是一个专门收集人们偷听到的对话的bot。每条微博开头都是一个“耳朵”的表情,跟着是投稿人偷听到的对话片段。
整个bot号里弥漫着一股祥和的氛围,不踩不撕,这可能要归功于皮下设置的规则。“每一篇稿件都是路过的人间片段,也仅仅是片段,放轻松。” “陈述和反驳时,只在用词上客气一点,擦肩而过的我们,大概率不会吵起来。”
@僵尸文学bot也是值得一品的bot号。因为僵尸号也要发博养号,所以经常会抓取发送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组合起来就诞生了“僵尸文学”。
拜读过这些微妙的僵尸文学,网友表示,“僵尸比我还会写文字,我疯了。一生弃笔!”
捆绑追星文化,robot偏离初始设定
2011年开始,一个名为@古城钟楼的账号出现在微博上。虽然这个号并没有bot后缀,但它做的事和Twitter上的鼻祖bot号 @big_ben_clock一样。报时,就完了。
@古城钟楼跟西安市中心的钟楼时间同步,除了到点铛铛铛铛铛铛铛,其他啥也不做,现在居然已经有了105万粉丝。不是网友太沙雕,只是这样子真的很有仪式感啦。
有码农根据它的发布时间等因素判断,这其实也就是个比较简单的程序,真正的robot。
2018年下半年,微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bot号。这一时期的bot账号,不同于@古城钟楼,很多已经多已经是皮下人工操作,发稿主题从沙雕迷惑行为到传播圈层文化应有尽有。
比如各种段子笑掉头的@天秀bot,比如发布真·鲁迅语录的@鲁迅 bot,比如中国古代戏曲的@戏文bot,甚至是专门推荐bot号的@botbot。
这个时候在不少bot号用户看来,一个好的bot号应该是“强调无人格、原创非转发、主题高度相关聚合、尽量中立避免纷争的”。它应是区别于有强营销属性的段子手账号的。
网友对bot账号的解读
到一个bot号,意味着follow了这个细分话题的实时进展,不仅可以获得最新最相关的信息,还可以与同好交流讨论。
此后bot号内容愈发多元,进入2019年,也开始与追星文化强势挂钩。先是专注嘲讽张艺兴的@孙艺兴bot出圈,这个号将张艺兴出道以来所有相关的节目、采访都挖出来作为素材,每天进行花式嘲讽。
该账号被封禁后又更名为@嘲羊区bot重出江湖,热度竟有增无减,目前粉丝已经达到91万。还有越来越多收集某明星负面内容的bot账号,或是专门安利某些明星的bot账号涌现,更多涉及娱乐圈的红黑产业。
这些微博早已抛弃了bot号“中立、无人格、不带情绪”的初始设定,甚至是比通常人格更为激进,评论区的各种辱骂争执也屡见不鲜。
bot号制造话题,粉丝参与狂欢。
原本没得感情的robot,仿佛一夜之间具备了“意识”。
有人成功变现,有人用爱发电
今年3月6日,@嘲羊区bot发布了一篇长文,称自己已从原皮下手中买下此号,此后在评论中透露,入手价格实际不到50万元,但并未说明具体价格,引发网友猜测。
不止是@嘲羊区bot,粉丝数达到78万的@直男发言bot此前也也在微博中提到,自己不过是几天没有更新,就有人私信询问价格,想购买该账号。
bot号运营似乎成了一门好生意?内容只需由网友自行生产,一些bot号擅长通过各种互动和话题煽动情绪,吸引粉丝与流量。“成功”的bot号可以通过卖号实现一次性变现,还有不少bot号索性直接走上营销号的路子,推广接到手软,恰饭恰到饱嗝。
而一些仍然坚持分享同好、发布投稿的bot号,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停博。毕竟皮下并非真正的robot,他们也是有着真实生活的普通人,长期用爱发电难免令人疲惫,更没有人愿意自己热爱的精神家园成为网络喷子的论战现场。
共同的爱好使人们在网络中聚集,也短暂的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互联网中的每个人其实也都藏匿在一张皮下,一旦发现观点立场的差异,人们往往表现得比现实生活中更为激进。
而对于广大bot号爱好者/网瘾少年来说,平静一点、客气一点,才能在互联网世界中获得更长久的快乐。
或许正如@亚非文学bot在最后一条微博中所说的,
“希望大家都平心静气一些,发言之前想一下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有没有被各种真假夹杂的信息带偏。不要把热爱和不理智的愤怒过度上升,当做自己一方的工具。”
来源 | 南都周刊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