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面试时常会被问到有关需求/项目管理的问题,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除了必备的产品技能之外,作为产品经理的你需求管理、项目管理是否过关,也是检验是否是优秀产品经理的标准,面试过程中不免也会被考察到。
关于产品经理常见面试题目,本次整理“需求/项目管理篇”,希望对你面试时有所帮助。
产品需求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4个维度:
比较常用的工具有马斯洛模型、Kano模型、四象限法、二八原则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使用这些工具的前提,还是要通过不同维度去结合分析,我一般会从三个维度去分析,研发和运营成本、影响面(包括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因为笔者做的后台产品,对用户体验要求没那么高,你若是做的C端产品,可以把用户体验这一维度加上)。
举个例子:影响1w人的功能,平均每天使用1次,和影响1k人的功能,平均每天使用1k次,投入的研发成本是一样的,肯定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的需求。
《更快的马与福特汽车》和《用户与音箱》想必大家对这两个经典案例都耳熟能详,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你要深层次的挖掘用户的需求,有时候用户说的并不是他想要的。
首先我会明确需求的来源,是公司业务方的专员,还是业务方的领导;是外围用户,还是专家用户;是一两个用户,还是大部分用户(二八原则)。比如业务方的专员他对业务的理解程度肯定不如他的领导,所站的高度不一样,需求的价值也会不同。
每当接受到一个需求的时候,我至少会一步一步的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再加上多方面了解,在不断刨根问底的时候,有时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这个问题和上个问题有点类似,用户通常提出的需求是基于某种场景下提出的,可能考虑的并不成熟,这个时候就要你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分享给大家高一个level的方法,面试官会瞬间感觉你高一个逼格——
”HWM分析法”意思就是“How might we我们可以怎样”,我们大部分人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思路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打开思维定式,而不是局限在具体的解决方案里,它的核心重点在“我们”、“可以”、“怎么样”,先最大范围的搜集产品的所有可能性,然后抽象出这些想法背后隐藏的核心概念和产品需求,再整理出具象化的产品设计方案,最后形成可视化的PRD。
大致流程如下:
这个方法对产品创新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过这个方法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长久坚持下去你的思路会如潮水般涌来,堵都堵不住。
面试官是想了解你的产品规划能力,或者你有没有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过未来产品的规划。
我会不定期的对产品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理清楚产品上线后的效果和接下来的方向应该怎么走:
这个问题主要考察你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项目的推动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了解现状、如何解决、后期如何规避。
首先要清晰的了解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是原因导致延期的、与原定的上线日期差多少,是因为技术上碰到了难点,还是开发评估的时间偏差,还是其他原因。只有了解清楚现状,才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根据问题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若是因为技术上碰到了难点,是否可以协调资源完成,或者在功能上想出一个折中方案不仅能满足业务需求,技术上也能实现。
若是开发评估的时间偏差,是否可以适当加班完成(毕竟当初时间是开发同学自己承诺的,要为自己承诺负责),再看与原定的上线日期相差多少,是否可以相应的砍掉非核心功能,来保证能按时上线。解决方案确定下来之后,要第一时间通知业务方以及干系人,确保他们获取到一手消息,让干系人有心理准备。
最后就是后期如何规避的问题了,方案有很多、比如需求评审的时候细化需求保证每个人充分理解。
我在此推荐一种方法,需求评审完之后,由开发人员评估时间的时候,可以用“估算扑克”(敏捷开发中的一种方法)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与预计的时间偏差较大,但是用熟练了以后,就会觉得屡试不爽。
这个问题主要考察候选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需求变更是产品迭代过程中的常态,有时候是业务方临时加需求、有时候是老板提出当前版本必须要上的需求,也有可能需求评审时考虑不周,导致与原需求有偏差,不得不需求变更。
在这里笔者只能为你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要了解清楚现状,为什么会变更?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会产生多大影响?不变更行不行?若不变更,是否可放在下个版本进行迭代?若变更后,当前版本会不会出现延期的情况?(项目延期请参考问题5),
另外给大家提供一个我的做法,我们团队研发同学在任务估时的时候会预留1天左右的时间,来应对未来突发状况的产生,若没有突发状况会提前进入下个版本的迭代任务中。
所有面试问题及答案,笔者仅仅能为你提供一个思路,更多的还是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应变能力,祝你面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