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header bidding正如洪水一般改造着广告技术行业,而SSP却在其中通过偷偷提升price floor(地板价格或价格底线)的方法,从广告主身上牟利。
相较于之前预先将最低价格设置成固定水平,现在的一些SSP会在获得出价之后,擅自设定更高的地板价格,由此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广告主仍然被蒙在鼓里,以为依旧是按照二价竞拍运行。
所谓二价竞拍,指的是在广告竞价当中,出价最高的广告主获得此次曝光,但交易价格按照第二高价来决定。而地板价格则决定了广告位的最低交易价格,广告主的出价必须高于地板价格。
而在SSP的新欺诈手法中,当广告主完成竞价之后,SSP会偷偷将地板价格设置为最高出价的95%,导致最终的实际交易价格要于第二高价,结果就是将二价竞拍变相为最高价竞拍。
这种偷偷提升地板价格的方法,可以让SSP从不知情的广告主身上赚取额外的收益。
正如下图所示:
在正常的情况下,地板价格被设定为8美元,最高竞价20美元的广告获得展示机会,而实际成交价格为第二高价10美元。在作弊首发中,SSP会在竞价结束后,将价格地板升至最高价的95%,也就是19美元,结算价格高出原价近一倍。
由此一来,广告主最终的交易价格会比常规的二价竞拍高出很多,与一价竞拍相差无几。
这种做法存在的原因是,无论是发行商还是广告主,都不能完全访问交易中涉及的所有数据。除非他们聚在一起比对各自的数据,不然无法发现是哪个合作方欺骗了他们。
SSP这么做不光是因为可以自己获利,一位交易市场的负责人称,过去SSP可以有不少自己的独有媒体资源,靠售卖这些资源就足够赚钱了,而现在headerbidding出现后,常常会出现几个SSP竞价一个资源的情况出现,更高的地板价,意味着赢得竞拍的几率更高,也就更赚钱。第一高价竞拍确实有他的优势,但是否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方对信息都知晓透明,而不是现在这种黑箱操作的情况。
改变最低竞价价格几乎就是完全改变游戏规则。SSP通过插入代码的手段,在发行商竞价超时之前自动提高地板价格。
例如,一个发行商可能给SSP 0.5秒的时间来响应广告请求。SSP将在0.49秒内收集所有出价,然后在竞价结束之前,将地板价格调至最高出价的95%。
SSP采用的欺诈策略并不仅限于使用欺骗性的地板价格一种。偷偷涨价的方式还有很多,而DSP也采用了误导性的手段偷偷涨价。买方对于欺诈应对不力的一个原因是比对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很多时候在采买数量比较大时,买方的疏忽给作弊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从某种情况下来说,欺诈对于广告主是呈一边倒性质的。
如果广告主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系统性的数据打通,数据透明化就会让这种欺诈现象无处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