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已经演示了nginx的安装以及常用命令,这一章节重点讲解nginx的配置文件。
不同安装方式,nginx的文件存放路径也有所不同。
源码编译安装方式:在安装目录下的conf目录下,比如我的安装目录是/usr/local/nginx,那么他的配置文件就在/usr/local/nginx/conf目录下。
yum安装方式:在/etc/nginx/目录(主配置文件)与/etc/nginx/conf.d目录下。
通常源码安装的nginx的配置文件,会是下面这种结构,yum安装的有细微差异(大致是一样的,就是server是通过include引用的独立配置文件)。
...
events {
...
}
http {
...
server {
....
location {
root html;
...
}
}
}
nginx的配置指令可以分为两大类:指令块与单个指令。
指令块就是像events { },http { },server { }等,单独指令就是像root html;这样的。
nginx规定指令块可以嵌套,如http块中可以嵌套server指令,server块中可以嵌套location指令,指令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指令块,如root指令可以同时出现在http、server和location指令块,需要注意的是在location中定义的指令会覆盖server,http的指令。
3.1 全局配置: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1;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pid logs/nginx.pid;
events {
use epoll;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user :指定nginx的工作进程的用户及用户组,默认是nobody用户。
worker_processes :指定工作进程的个数,默认是1个。具体可以根据服务器cpu数量进行设置,
比如cpu有4个,可以设置为4。如果不知道cpu的数量,可以设置为auto。
nginx会自动判断服务器的cpu个数,并设置相应的进程数。
error_log :设置nginx的错误日志路径,并设置相应的输出级别。
如果编译时没有指定编译调试模块,那么 info就是最详细的输出模式了。
如果有编译debug模块,那么debug时最为详细的输出模式。这里设置为默认就好了。
pid :指定nginx进程pid的文件路径。
events :这个指令块用来设置工作进程的工作模式以及每个进程的连接上限。
use :用来指定nginx的工作模式,通常选择epoll,除了epoll,还有select,poll。
worker_connections :定义每个工作进程的最大连接数,默认是1024。
客户端最大连接数,就要考虑有几个工作进程了,两者相乘就是的。
当nginx作反向代理时,需要除以2.
ps:进程的最大连接数受Linux系统进程的最大打开文件数限制。
比如ulimit -n 默认时1024,如果不改变这个值,
即使修改工作进程为2048,也无法处理这么多连接。
http指令块
3.2 http指令块: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client_max_body_size 20m;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32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32k;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keepalive_timeout 0;
keepalive_timeout 65;
#gzip on;
server {
...
location {
root html;
...
}
}
}
include :主要是可以引用指定的配置文件。
default_type :设定默认类型为二进制流,也就是当文件类型未定义时使用这种方式,
例如在没有配置PHP环境时,Nginx是不予解析的,
此时,用浏览器访问PHP文件就会出现下载窗口。
log_format :定义日志文件格式,并默认取名为main,可以自定义该名字。
也可以通过添加,删除变量来自定义日志文件的格式。
access_log :定义访问日志的存放路径,并且通过引用log_format所定义的main名称设置其输出格式。
sendfile :用于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将tcp_nopush和tcp_nodelay两个指令设置为on用于防止网络阻塞;
keepalive_timeout :设置客户端连接保持活动的超时时间。在超过这个时间之后,服务器会关闭该连接。
gzip on :开启压缩功能,减少文件传输大小,节省带宽。
client_max_body_size :用来设置允许客户端请求的最大的单个文件字节数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用于指定来自客户端请求头的header_buffer大小。
对于大多数请求,1K的缓冲区大小已经足够,
如果自定义了消息头或有更大的Cookie,可以增加缓冲区大小。这里设置为32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用来指定客户端请求中较大的消息头的缓存最大数量和大小,
“4”为个数,“128K”为大小,最大缓存量为4个128K
client_header_timeout :设置客户端请求头读取超时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
客户端还没有发送任何数据,Nginx将返回“Request time out(408)”错误
client_body_timeout :设置客户端请求主体读取超时时间。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客户端还没有发送任何数据,Nginx将返回“Request time out(408)”错误,默认值是60
send_timeout :指定响应客户端的超时时间。这个超时仅限于两个连接活动之间的时间,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客户端没有任何活动,Nginx将会关闭连接。
3.3 server指令块: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location /
{
root html;
...
}
#error_page 404 /404.html;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location ~ \.php$ {
...
#}
#location ~ /\.ht {
# deny all;
#}
}
server :用来定义虚拟主机。
listen :设置监听端口,默认为80端口
server_name :域名,多个域名通过逗号隔开
Charset :设置网页的默认编码格式
access_log :指定该虚拟主机的独立访问日志,会覆盖前面的全局配置。
index :设置默认的索引文件
location :定义请求匹配规则。
error_page :定义访问错误返回的页面,凡是状态码是500 502 503 504 都会返回这个页面。
3.4 location指令块:
#location ~ \.php$ {
# root html;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fastcgi_index index.php;
#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 deny access to .htaccess files, if Apache's document root
# concurs with nginx's one
#
#location ~ /\.ht {
# deny all;
#}
location ~ \.php$ :凡是以php结尾文件,都会匹配到这条规则。
root :php文件存放的目录
fastcgi_pass :指定php-fpm进程管理的ip端口或者unix套接字
fastcgi_index :指定php脚本目录下的索引文件
fastcgi_param :指定传递给FastCGI服务器的参数
location ~ /\.ht :凡是请求类似.ht资源,都拒绝。
这是比较基本的nginx配置,更加详细的配置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需求,遇到了在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