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两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而其中的首句并非出自毛主席之手,主席化用古人的诗句,再次创作,才有了今天的经典名句。
事实上,它出处于唐代“诗鬼”李贺一首非常有名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其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乃本诗的点睛之笔,亦成为惊世绝句。
这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在通往咸阳的古道上,路边枯衰的兰草,就像在为远行的客人送别。如若上天有感情的话,它也会因为这份悲伤而变得衰老。
写这首诗的时候啊,大唐已经开始由盛转衰,到处封烟四起,民不聊生那么,李贺自己也是怀才不遇,四处碰壁,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这样一首《精铜仙人辞汉歌》来抒发自己对家国兴亡的一种感叹
怀有鬼才之思,将自己满心的悲伤融入天地之间,赋予上天人性的美好意象。
他写出了他的悲伤,不是一个人的悲伤,是人类的悲伤,是天地间永恒的悲伤,成为千古绝叹!
李贺之后,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广为传颂。所以后人评论这句诗说是意境高远,感情深沉,北宋的文学家司马光甚至认为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句举世无双的奇诗,把它称为是奇绝无对,也就是说这个没有人能再写出一句与之相映。
而在唐朝,当时的文人无论如何努力,始终没有一个意象、意境能够匹敌的下句。
这期间不乏有,“心如无尘心自明”、“海如无量海自枯”,但是总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于是,此句“奇绝无对”的名声就传了下来。
两百年后,北宋仁宗年间,京师开封。
有一个和欧阳修齐名的大诗人,他有一个嗜好啊,就是特别的好酒,是个酒鬼。
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就有人提到了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就说,这个司马光说了说这个诗啊,没有人能对得上来
当时这个石延年喝的是醉醺醺的,一听没人能对得上来,当时就不服气了,说什么叫没人能对得上来,我现在就对给你听听
结果石延年就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抬起头,啊,看了看这个天上的月亮,借着酒意,脱口而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在场的人一听都惊呆了。
月如无恨月常圆,来比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仅实现声律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两相连配自然融为一体,与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真可谓是天作之合,
一个流传了200多年的绝对,终于有了下联。
好的诗句,总让人念念不忘。后人将李白、苏轼、李贺和石延年的诗各择一句,拼成一副名句对联:
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这幅对联包含了唐宋三大文豪的名句,再加上石延年的绝对,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时间来到1949年4月,解放军飞度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在这历史迎来巨变的关键时刻,毛主席挥毫写下了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全诗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壮,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在诗的尾联,主席反其道而行之,将古人留下的千古绝叹,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
诗句的不同,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意境和人生态度。“诗鬼”李贺,一生穷愁潦倒,壮志难酬。石延年借酒消愁,郁郁寡欢,写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不甘。
毛主席以前人未有的视野和豪情,给后人指明了人生在世的真谛,让我们每每遭遇困难挫折时,只要想到这句话,心里总是充满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从此,这句话被更多人知晓,也将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