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草莓音乐节发布的一条广告,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活动主办方摩登天空以“摩登天空生育办公室”的名义,在广告中公开宣称:“让全村都怀上二胎,是草莓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音乐节是一种社交体验感很强的活动,但音乐节的主题应该是音乐,舍弃音乐而言他,本身就是一种跑题的宣传。
也因此,这则广告一经发出,便招来大量指责。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的语汇和其中所包含的性暗示意味,令人感到低俗并受到冒犯。
《新京报》也刊发评论文章批评称,“作为音乐节主办方,却主动将音乐节污名化,实在是匪夷所思。”
文章还批评道,首先,无论人们是否有在音乐节上寻求交往的意向,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非常私人的。将这一话题打入广告中,令人有强烈的私人情感空间被侵犯的感觉。
其次,在广告语中将音乐节与性进行强关联,是一种刻板偏见。这和“女孩同意和你去看电影就等同于愿意和你回家”或是“能来夜店蹦迪的能是什么好人”这种言论没什么区别。
其三,在音乐节广告中使用“怀上二胎”这样的词汇,将国家政策用轻佻、低俗的形式展现,客观上也消解了政策本身在社会层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有宣传无保护性行为的嫌疑,两头不讨好。
很快,音乐节主办方摩登天空也意识到不妥,于4月23日将这条广告删除,并通过微博向公众道歉,称“以后定会谨言慎行”。
然而,像草莓音乐节这样搞性暗示营销的例子并不鲜见。今年4月19日,杜蕾斯和喜茶推出的宣传广告就是涉嫌性暗示营销的又一个案例。这些广告文案用露骨的语言,挑动受众情感,意图以此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完全没有道德上的顾忌,也不考虑人们内心中的感受。
杜蕾斯和喜茶推出的文案,引发了网友的反感,在舆论场上遭到了广泛批评。网友纷纷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喜茶有阴影了”,“俺以后再也不喝喜茶了”,“风流和下流只是一字之差”,“无节操”。
杜蕾斯和喜茶搞性暗示营销一事,也引起了官方的高度重视。4月23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其官方微博转发文章《从杜蕾斯到“丰胸”椰奶:被软色情毁掉的中国人》,并评论称,近年来,低俗广告营销屡见不鲜,性暗示、消费女性、性别歧视是其一成不变的手法。该办已将此类“软色情”问题纳入当前正在开展的网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内容。
喜茶也在其发表在微博上的道歉声明中表示,将删除这些广告文案,并“以更加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
著名食品企业湖南长沙绝味食品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绝味”)也曾进行过性暗示营销,并因此遭到了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处罚。
2017年“双十一”期间,绝味发布了一张带有“黄色元素”且有不尊重女性内容的海报,企图通过暗示性行为的公开宣传来调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然而,这份广告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广大民众的汹汹怒议。
随后,长沙工商行政管理局及时介入,要求绝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对其罚款60万元。
《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性欲与吃喝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但是在对待性欲的问题上,导之以健康,齐之以道德,规之以秩序,才是正确的态度。就商业活动本身而言,如果出售的商品本身与“性”不搭边,却还非要往“性”上面靠,玩“性”的噱头,那就是属于为了商业利润而罔顾道德的用心不良行为了。
现如今,在市场竞争激烈、商品与服务的同质化倾向日增的情况下,商家想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办法去促销本在情理之中。但是不管如何别出心裁,都不能打道德的擦边球,更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否则的话,常在河边走,不可能不湿鞋,一旦钻空子、打擦边球成了习惯,早晚会碰到红线,栽大跟头。
因此,也奉劝那些喜欢以“性”暗示为卖点、不惜突破底线来获得利润的商家:自重才能长久,搞性暗示营销可能会获小利于当下,但终将吃大亏于将来。与其变着法儿的琢磨性暗示营销,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上谋创意、下功夫。
不要把低俗当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