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翰,汉语次常用字,读作hàn,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2、翰,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在《石鼓文·吾水》中作“翰”,从飞、倝声。在字义上,与飞、羽义近通用,如段注本《说文》:“翰,天鸡也,赤羽。从羽、倝声”。都表示与飞鸟相关;从倝,表示音读,本义是赤羽山鸡,也叫锦鸡。
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