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姜的功效与禁忌有哪些 姜的功效与禁忌

1、排汗降温:生姜做为我们常见的调味品,但是却不受人们的欢迎,很多人觉得,生姜的味道是比较冲鼻的,那么你可以就错了其实生姜有着排汗降温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食用生姜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随着汗液可带走体内的余热,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可做菜肴的调味品,进餐时吃一小片,或生姜榨汁,冲服3~10滴,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2、祛除风寒:在秋季和冬季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天气的寒冷所导致感冒的发生,那么在这个时候喝一点生姜水是再好不过的了,生姜是我国传统的驱寒良药。身体沾染寒气,喝点姜糖水,驱除体内风寒,还能温暖身体,防治冬季感冒。 夏季暑热和风热引起的感冒则不宜食用。

3、健脾胃:在夏季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天气的炎热,喜欢吃一些比较寒冷的食物,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凉气的散发,但是对我们的身体也是造成了影响,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恶化严重。 生姜属于升阳食物,适合在上午食用,在下午和晚上不宜食用生姜。

4、防治肠胃炎:夏季细菌生长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冲泡代茶饮,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主要是生姜中的将辣素和姜烯等成分具有灭菌杀菌的功效。 鲜生姜50g,洗净切碎,加水300ml,煎30分钟。每日3次,2日服完;即有治疗肠胃炎的功效。

5、防治晕车:生姜味辛,主要含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成分姜烯,对由于运动引起的“运动适应不良症”有缓解作用,民间常见吃生姜来预防晕车、晕船等症。 一般量为生姜汁3滴到10滴,冲服,也可拿一小块在头晕时吃掉或者闻其辛辣味治疗晕车。

6、中毒急救:生姜对于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毒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甚至还可解鱼蟹毒。 解毒方法: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

7、杀菌消炎:生姜是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的,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有很好的抵抗效果,经常进食一些生姜能很好的防止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同时生姜还对皮肤真菌和阴道毛滴虫有灭杀效果,用生姜水漱口还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有消炎镇痛效果。 使用方法:外伤可用直接用生姜碾碎外敷,也可用生姜煮水来清洗外伤,皆可预防感染。

8、解酒:生姜辛辣,可加速血液流通,能促进血液中酒精的消化,在酒后喝一小口生姜蜂蜜水,可以缓解或消除酒醉。并且蜂蜜对酒后头痛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9、滋养头皮防头屑:经常用热姜水清洗头皮,可有效的减缓头皮的新陈代谢,能防治头皮的掉落,减少头皮的烦恼,另外,经常用生姜水洗头对秃头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姜烯能直接透过皮肤表皮,深入到毛囊根部,对毛发有很好的滋养效果,同时还能预防头屑。

10、延缓衰老:生姜中含有姜辣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其中姜辣素进入机体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能识别并清除机体内部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其效果甚至是维生素E的数倍。

11、美容去疮:很多女性还在为雀斑、痘痕烦恼,却不知,每天早晚用生姜在癍痕处轻柔一下,持续2个月左右就可去除雀斑、痘痕等,此外,这种方法还对皮肤的干燥有一点的疗效。 建议在用生姜涂抹之后别立刻用水去清洗涂抹的部位,就让生姜的汁液慢慢的干在皮肤和痘印上,以免影响效果。

12、克消除脚臭:生活中,脚臭一直困惑着很多朋友,甚至愿意花大钱治疗脚臭,可效果甚微,其实坚持用姜水泡脚就能很好的治疗脚臭。 在烧洗脚水是待水开时加如几片生姜,再让水煮10分钟作用,加入一点食盐,一点白醋,用这种生姜水泡脚,坚持一个星期,脚臭就可除去。

13、调味增香:生姜有芳香味和辛辣味,能提神醒脑,刺激味蕾,作为菜的调味品使用时,主要用来祛除荤菜的腥味,增进菜的鲜味,从而增进食欲。 常做为肉类、鱼类、木耳等菜的调味品。

14、生姜的禁忌: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