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灯心草 | 拼音:dēng xīn cǎo |
拉丁学名:Juncus effusus L. | |
别 称:秧草、水灯心、野席草 |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百合目 | 亚 目:灯心草亚目 |
科:灯心草科 | 亚科: |
族: | 属:灯心草属 |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根茎横走,具多数须根。茎圆筒状,直径1~2毫米,外具明显条纹,淡绿色。无茎生叶,基部具鞘状叶,长者呈淡赤褐色,短者呈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复聚伞花序,假侧生,由多数小花密聚成簇;花淡绿色,具短柄;花被6,2轮,裂片披针形,长2~2.5毫米,背面被柔毛, 边缘膜质,纵脉2条;雄蕊3,较花被短;子房3室,花柱不明显,柱头3枚。 蒴果卵状三棱形或椭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淡黄褐色。种子多数,斜卵形。 花期4-7月,果期6-9月。 |
灯心草生于河边、池旁、水沟,稻田旁、草地及沼泽湿处。 |
灯心草味甘、淡,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