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把CPU分为若干个功能相似而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处理完一个操作后,把结果传递给下一个模块,串行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流水线,这个流水线的长度就叫做流水线级数。
流水线级数是衡量流水线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流水线级数越小,指令执行速度越快,但是无法发挥流水线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流水线级数越大,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越强,但增加了指令执行的延迟,降低了指令执行速度。
同时,流水线级数还受到芯片制造工艺、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了使流水线系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降低流水线级数,提高处理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通过在处理器结构中加入多级缓存、改变总线结构等方式,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通过改变指令集结构等方式,使得每个指令都尽可能地只占用一条流水线段,避免不必要的停顿等待。
在实际编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手动优化技巧,如避免使用浮点计算、尽可能使用循环展开等方式,使得指令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冒险(如数据冒险、控制冒险等)尽可能地减少,从而降低流水线级数,提高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