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所以没有自主生产电脑CPU,主要因为长期以来遭遇了外部技术壁垒。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两家芯片巨头Intel和AMD垄断了世界CPU市场,而中国的芯片产业则处于萌芽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资金。此外,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技术封锁政策,阻止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并切断了他们与国际芯片生产企业的合作渠道。
可是,中国芯片产业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秉持“自主创新”的理念,不断钻研和攻关,不断推动芯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如今,国内一些企业已经研发出了一些性能不错的芯片,比如海思、紫光展锐等,虽然与Intel和AMD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与外部技术壁垒不同,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核心技术缺失。CPU是一种复杂的集成电路,研发需要掌握众多的关键技术,包括电路设计、制造工艺等等。这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这些都是中国芯片企业相对欠缺的。
作为产业链的上游,芯片是硬件技术的“母机”,没有自主可控的芯片,也就意味着无法掌握主导地位。这给中国的电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购买国外的CPU,也使得中国的电脑品牌在全球市场上难以立足。
芯片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中国的芯片产业自身缺乏强势的财力支持,也缺乏政策性资金的引导,国内资本市场也缺乏对该行业的配置和投入。
与此同时,芯片产业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投入,而国内企业往往将投资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产业链的下游,也就是制造和销售环节。这导致芯片研发的投入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许多企业在初期获得了一些成果后就不再投入,难以在技术上进一步发展。
鉴于国内芯片产业的整体状况,中国的电脑企业选择代工和采购国外芯片成了唯一出路。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电脑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市场需求巨大。而在国外芯片价格昂贵且存在出口限制的情况下,若出现一款稳定的国产CPU将会在中国电脑市场上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因此,随着国家对芯片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国产化发展呼声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芯片研发,而且一些初创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加入全球芯片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国的芯片产业正在通过积累经验和加大投入不断逼近全球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