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电位作业法是一种矿物勘查技术,通过对地面上的电位分布进行测量分析,来探测地下的矿物资源。它利用地球自然电场中的电位差测量技术,测出地下电位的分布,进而反演出不同深度的岩石类型、结构和含矿性质,从而达到探测矿产资源的目的。
地球的自然电场是由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分布造成的,它的产生和分布是不断变化的。地电位作业法利用了自然电场的变化,即地下矿体与周围岩体在运动中会产生电势差,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对地面电位的测量找出矿体的位置。
在野外实际应用中,使用一系列测量设备放在同一水平面位置,然后进行不同深度上的电位测量。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地下岩体的结构、岩性和含矿性质等地质信息。
地电位作业法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可以在探测金属、非金属矿物、石油天然气以及地下水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它也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
相对于传统的地震波勘探和电性质勘探等技术,地电位作业法具有以下优点:
1. 采集数据便捷,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和工具,只需要使用数据采集器就可以开展测量。
2. 相对于地震波勘探和电磁性质勘探技术,地电位作业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3. 相对于地面的隐伏管道、地下水等目标,地电位作业法针对性强,探测结果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