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K字库,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是对汉字的一种编码方式,采用双字节编码,其中第一字节编码区域为0x81-0xFE,第二字节编码区域为0x40-0xFE,编码范围包含常用的汉字、繁体汉字以及一些生僻汉字,可以表示21000多个汉字。
GB和GBK都是汉字编码标准,其中GB是简体中文的国家标准,采用单字节码,可以表示6600多个汉字。而GBK是GB的扩展版本,采用双字节编码,可以表示更多的汉字,包括繁体汉字。
GBK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繁体汉字的使用,在数字、字母、符号等ASCII字符编码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些繁体中文字符的编码,使得用户在浏览、编辑文本时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
GBK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文本编辑、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在文本编辑方面,使用GBK编码,可以在同一文本中包含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汉字;在浏览器方面,GBK编码支持网页中的繁体汉字的显示,而且在很多早期版本的浏览器中,GBK编码是一种必要的编码方式;在操作系统方面,Windows系统使用的默认编码方式就是GBK,也就是说,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涉及到文件系统、文本编码等方面都会用到GBK编码。
GBK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解决汉字编码的问题,对于繁体汉字的处理也比GB编码更加方便。另外,由于GBK既能支持中文字符,又能表示常见的ASCII字符,因此,GBK编码非常适合在多语言环境下使用。
相对来说,GBK的缺点主要在于它只能表示有限数量的汉字,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背景下,GBK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量和不断扩大的汉字需求。而且,GBK也不能很好地表示一些生僻汉字,所以已逐渐被Unicode编码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