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间短路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免受短路故障的损害,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在相间短路保护中,保护动作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下面将就相间短路保护动作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间短路的保护动作原理是基于电流互感器探测相间短路故障时所产生的二次电流信号,运用比率计算来得到故障的位置,再根据故障位置的不同,通过断开合适的电力设备分断器,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相间短路保护保护的故障类型包括双相短路、两相和地短路和大地短路。对于双相短路故障,只有一段线路中的两个导体发生短路。而对于两相和地短路故障,则是一段线路的两个导体发生短路,并且发生短路的两个导体中的一个接地。而大地短路只是一段线路的一条导体发生短路,并且短路接地。
相间短路保护的保护动作速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保护动作速度要求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相间短路保护的保护动作时间应该在10毫秒以内,有的电力系统还需要更快的动作时间。保护动作速度的快慢和所采用的保护装置的性能和特性有关。
相间短路保护动作需要配合各种保护装置来实现,常用的有线路保护装置、断路器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和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等。其中,线路保护装置可以实现线路的瞬时相间短路保护;断路器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保护设备的相间短路保护;母线保护装置可以实现母线的相间短路保护;而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互感器的相间短路保护。